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灿新 《岭南学刊》2011,(3):132-134
建设学术强省是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根基,然而要建设学术强省,必须要有科学、客观、公正、公平、正确的学术评价。学术评价是学术文化建设的导向标,对学术文化建设和学术强省建设具有重大影响。要使学术评价在正确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必须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术评价环境。  相似文献   

2.
有无正常的学术批评乃是社会学术活动是否健康发展的客观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由百废而至恢复,迄今已初具规模。学术著作和学术新人的不断涌现至少表明它具有走向繁荣的潜力。但是,由于它几乎是从一片废墟上再生出来的,而发展过程又受到各种社会潮流的影响和冲击,学术活动尚乏一些必要的机制。社会报酬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3.
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岭南学刊》2006,(5):101-102
由广东省伦理学学会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召开。来自高校、社科联、党校系统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学术腐败的基本内涵。省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省社科院副  相似文献   

4.
从公共理性的视域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就是多元性知识主体进行多元性异识整合的一个平台或者说学术交流的公域空间,同时也可以说是催生与促进公共理性成长的摇篮与温床,也是原创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学术话语是对学术问题的言说与表达,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体,学术话语体系是对学术话语符号元素的有机整合,是在一定价值观念、方法体系与理论体系支撑下,由合理有序的架构将话语符号整合在一起的有机语词体系。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面向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世界进行话语追问与提升,对中国问题进行语词提炼,嫁接与推展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最后学术期刊要担当公共责任,推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促进中国学术话语权的生成,催生中国原创学术成果的呈现。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是一种经过同行评议、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的公共学术产品。学术期刊展示了学术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和交流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性的学术论文为主。学术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兴趣目标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学术规范,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是共生共存、相互依存的。以学术期刊为平台,有着共同的研究志趣、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守共同的研究规范的学者,在学术的交流与探讨、争鸣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逐步形成学术共同体。在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学术评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助推器。没有科学的学术评价,学术研究就失去标尺,而没有标尺衡量的学术研究,就失去学术公信力。学术评价既评价学术研究的水平和价值,也评价学术道德和学术态度。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也就是同行评议。外部的、非专业的评价,不论是官方的还是其他社会组织的评价,都只能导致片面的、扭曲的评价,造成学术评价的混乱。  相似文献   

6.
学术成果的量化并不等于学术质量的评估,更不可把学术量化和各种名利业绩直接挂钩,那样的结果不仅可能搞乱了学术,而且势必导致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7.
学术委员会     
委员(中文人名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列,英文人名按字母顺序排列)蔡立辉曹文春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公共管理综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从在校研究生群体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分析了个人背景、论文发表情况等与对学术规范情况评价的相关关系,并对老师的情况进行了间接了解。从调查中,我们认为要纯洁学术风气,还需要各方作出相应努力。  相似文献   

9.
学术卡片     
针对大学校园中"寻找毛泽东"热,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势利导.首先,"寻找毛泽东"要逐渐向"学习毛泽东"转化.要引导他们把"视点"从毛泽东"私生活"转向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通过对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认识,逐步升华到对领袖、对伟人的深刻理解和敬佩.如果这种"寻找"停留在现在水准上,"毛泽东热"便不会持续和发展.其次,"寻找毛泽东"要从大处着手,但又要从小事做起;既要全面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好毛泽东有关青年问题的几篇论述.再次,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出发,用毛泽东过去一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积极地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用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10.
学术动态     
为加强沿海开放城市青年工作的研究,促进沿海开放城市青年工作的健康发展,中央团校青少年研究所会同深圳团市委、深圳市团校拟于1990年12月在深圳市联合举办"沿海开放城市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研讨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总结交流开放城市青年工作的经验,以适应开放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研讨会的主要课题有:1.在开放改革形势下,特区团组织体制改革的探索;2.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基层团组织的职能与建设;3.沿海开放城市有关青年干部  相似文献   

11.
学术卡片     
报考研究生在悄悄升温北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出现升温现象.1991年北京地区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7800人左右,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为6000人,与前几年相比,呈回升趋势.据招生办提供的数字:199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5800人左右,由于当年有占本科应届毕业生总数1%的报考名额的限制,此数字不具可比性.1989年没有报考名额限制,报考的本科应届高校毕业生约为6700人.1991年对本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报考名额限为总数的12%,尽管如此,报考人数只比1989年少700人.报考研究生回升的深层原因何在?中国人民大学对北京的四所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学生的考研热情是与对毕业分配前景茫然及不乐观态度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学术卡片     
80年代欧洲青年研究的三大流派陈文兴撰文认为,80年代上叶欧洲社会学界青年研究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三个:第一,功能主义观点.欧洲的一些社会学者提出,青年的状况可影响甚至改变社会的状况.青年一代既有可塑性又具有主体性、创造性和抗争性.所以,社会应注重青年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社会规定性,减少和避免反社会的危害行为发生,促使青年一代创造新的价值和行为方式,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运用功能主义观点分析和解释青年现象的理论有:1.青年社会化理论.研究青年在社会环境诸因素的互动中如何去适应和创造进步的文化和价值.2.青年生活圈理论.从青  相似文献   

13.
学术卡片     
"新人观"探新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指出:"当18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引到大工业中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同样,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这种新人来".对此,唐仲勋、叶南客撰文认为,这里对"新人"的分析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种是相对于每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中青年成员的过程而言,他们相对于上一辈人呈现出一种时代精神和新的生活方式,可称之为"时代新人";另一种是对社会未来的宏观构想,相对于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提出明天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中的人类的精神和生活方式,可称之为"未来新人".这两种"新人"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如果说,"未来新人"是人类生活进步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4.
学术信息     
▲湖南《青少年研究》于1992年创刊.该刊由湖南省青少年研究所与省团校联合主办.以倾听时代声音,把握青年脉搏,探索创新求实,研究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宗旨.该刊暂为季刊,内部发行.▲我国第一部研究青年成才规律的专著《青年人才学》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5万余字.探讨了青年人才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主客体因素、思维方式、文化心态、社会导向,及其培养、开发与误区等问题.作者为安徽省团校的罗刚、周玉柱、戴玉忠.▲《大学生心理导论》一书最近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阐述了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特点及变化规律,反映出国内外最新的有关知识和研究成果,是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学术卡片     
教育观念在青年心中的变化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已经使得传统的只重学历的小教育观念日益显得片面和不合时宜.而全社会、全周期的大教育观念,顺乎历史潮流地凸现于青年心中,出现了四个变化:(1)过去把教育看作是一次性掌握知识的手段,现在则日益认识到教育是贯穿终生的过程;(2)过去把教育当作谋求满意职业的方法,现在看到教育是提高整体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3)过去把教育等同于单一的学校教育,现在懂得教育是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学术卡片     
刘吉谈"课桌文学"问题刘吉同志就盛行于大学的"课桌文学"问题发表文章认为,在90%左右的课桌上笔痕如麻,仔细辨认可看出其不同程度地折射出相当部分大学生的心灵世界."课桌文学"的内容主要有:(1)对自身的审视和认识(约占30%).其中包括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自我位置的寻觅,以及对大学生群体的审视和评价.并不是所有"课桌文学"的作者都是填补心灵空虚,其中也包含着他们对人生、社会的反思,对真理、信仰的追求.这类作品大多折射出一种追求中的受挫感、危机感.(2)评击时弊,感慨社会,对党和国家寄于殷切期望(约占20%).(3)有感于脑体倒挂、知识贬值,厌学厌考(约占15%).  相似文献   

17.
学术动态     
●为探索社会变革时期青年工作的新路子,本着研究、服务青年并为党和政府制定解决青年问题的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的目的,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于1989年4月5日成立青年心理研究中心."中心"集科研、教学、服务于一体.它将成为青年心态演变的寻踪者,社会与青年之间加深理解的心灵之桥,青年人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青年工作者与青年问题研究者交流合作的学术基地.(闻新)●山东省青少年研究学会于1989年7月正式成立.该学会是在共青团山东省委领导下的全省从事青少年理论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的优秀分子组成的学术团  相似文献   

18.
学术动态     
"中外青年比较研讨会"于1989年9月20日至22日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浙江、辽宁和山东等省、市的青年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认为,开展中外青年比较研究,是在青年工作中贯彻面向世界、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研究课题.它可以促进我们对国外青年和青年工作的了解,从而为我国的青年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为我国党和政府制定有关青年的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研讨中,大家对中外青年比较研究这个领域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中外青年比较研究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学术卡片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历史新意石汶同志在《"永恒主题"的历史新意》一文中,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就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工人阶级其他部分的结合.过去是为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革命意义上的"结合",今天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意义上的"结合".今天的"结合"已成为一种深层次的参与.知识分子接受改造是必要的,但同时更加重了知识分子运用科学知识的力量改造客观世界的分量和责任.在今天的"结合"中,知识分子接受"教育"也没有错误,但同时更鼓励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去发挥作用,参与决策.今天不仅提倡知识分子同工  相似文献   

20.
学术信息     
△全国高校思想教育研究会于1989年12月13日至17日在南京召开专题研讨会,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以及如何加强和改进作了交流和研讨.与会者对应从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今后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许多建设性建议.大家提到的问题有:(1)切实贯彻把德育放到首位;(2)要制订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大纲;(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建设;(4)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5)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等.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在会上讲话,肯定了全国高校思想教育研究会所起的作用,并对今后的工作讲了8点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长唐绍明,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