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56年1月,我国制定并公布了《一九五六年——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草案),《纲要》中提出了“除四害”的任务。为此,《人民日报》于1月12日专门发表了题为《除四害》的社论,这篇社论在列举蚊子、苍蝇、老鼠、麻雀的危害时,讲到了麻雀对农作物的危害,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包括麻雀在内的“四害”。就在此后不久,全国上下便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除四害”。就在此后不久,全国上下便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除四害”高潮。 当时,曾一度任过国民党北平市长的何思源  相似文献   

2.
正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纲要》指出:"国家应当有计划地开垦荒地。从1956年起,在12年内,要求国营农场的耕地面积由1955年的1300多万亩增加到1亿亩左右。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当组织移民和鼓励合作社组织分社或者派出生产队,进行垦荒。"团中央在第一时间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向边疆移民屯垦的意见,号召全国青年垦荒。  相似文献   

3.
<正>为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支援工业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后经多次修改,于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并作为正式文件公布。《纲要》对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规定了具体指标,人们简称为"四五八":要求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在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北地区达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达到  相似文献   

4.
1956年,在毛泽东“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思想的指导下,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下,经过全国600多位科学专家的共同努力,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即《1956年-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以下简称:12年科技规划)成功颁布.“从此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了一个长期、全面的规划,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件大事”.聂荣臻主持全国科技工作前后,积极参与12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工作,并科学领导和监督这项规划的执行,对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已经面世。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在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并使用这本教材。为此,中国史学会、教育部社科中心、《高校理论战线》编辑部邀请相关人员于2007年2月13日召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讨会”。本刊摘编金冲及同志的发言。以帮助读者了解这部教材,正确地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6年6月26日至7月6日) 大会在长沙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五百九十六名。会议议程是听取和讨论前届省委的工作报告,讨论和通过《1956年到1967年湖南农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选举新的省委员会和出席党的“八大”的代表。会上,周小舟代表中共湖南省委作了“工作报告”;李瑞山作了《关于中共湖南省第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3,(7):1-1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的重要时刻,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在组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中,认真组织干部群众研读江泽民同志的原著,把《纲要》的学习纳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计划。《纲要》的印发和学习,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的重要时刻,中共央发出关于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在组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中,认真组织干部群众研读江泽民同志的原著,把《纲要》的学习纳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计划 《纲要》的印发和学习,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20,(1):12-1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是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中共中央提出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讲话后的第二天,这个讲话要点就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先后编入《毛泽东著作选读》和《毛泽东文集》。毛泽东的这个讲话要点,是一篇阐述关于社会  相似文献   

12.
近期政要     
中组部人事部要求认真学习贯彻《纲要》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改革的精神,抓好《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通知指出,《纲要》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是今后几年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认真贯彻执行《纲要》精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做好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各项应对工作,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宏伟目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2001年5月15日亚太经济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2年5月7日印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提出  相似文献   

14.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厂简初纲要》)和李鹏总理关于《纲要》的报告。《纲要购画了我国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措施,是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纲领,一、两个奋斗目标是对“三步走”战略的坚持和发展未来1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纲要})确定了“九五”期间奋斗目标和未来ISi3的奋斗目标。“九…  相似文献   

15.
周玉华  吴金梅 《奋斗》2006,(3):23-24
上个世纪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从实施可持续发展、富民强省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设想。并制定了《黑龙江省生态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国家环保总局批准黑龙江省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从2001年至2005年,经过“十五”期间启动阶段的建设,《纲要》所确定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已初步实现。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要求,笔者认为,认真总结启动阶段生态省建设的成就,分析其不利因素,对于推进“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十年生态省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是非常及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按语     
正探索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多方面艰难探索:从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制定《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即《农业四十条》),从掀起人民公社化运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2,(1)
为了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在不断地批判“右倾”的气氛下,全国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社论,号召“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第一次提出“大跃进”的口号。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11,(4):72-72
一、今年全国“两会”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蓝图。本期在“特别报道”栏目刊发了《“十二五”蓝图中的重庆机遇》等重要文章。各级党组织要结合这些文章,组织党员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相似文献   

19.
汪大洲 湖北省宜昌市人,57岁。1956年参加工作,现任宜昌县晓溪塔镇第二初级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学一级教师,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课堂最佳结构探讨》、《初中语文复习课型实验》受到县级以上肯定并推广,已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经过反复修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媒体公布,公开征求老百姓的意见。这部规划纲要被称为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线图”,最大的亮点是把“促进教育公平”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