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惊慌的雨     
他是美院的高材生,在公园里,他要完成一个人物写生,他需要一个模特。他问了几个人,却无人应。迷信的人说,把一张美丽的脸画到画布上,画得越惟妙惟肖,那个人被抽走的魂魄就越多。他想,难道这些人都是迷信的吗?直到她的出现。她坐在那里,本身就优雅得如一幅画。他的请求,她大方地同意了。"请保持这个姿势",他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在画布上迅速地画了起来。天公却不作美,有些要下雨的意思。而他还没有画完,一滴雨便落到她的脸上,她却一  相似文献   

2.
有效日期     
我认为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对食品有效日期非常非常认真,而另外一种人对这事儿,怎么说呢?根本一点都不在乎.很显然,我是属于前一种人.不过,说实话我觉得另外一种人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早就应该因为食物中毒而死光了.  相似文献   

3.
玮东 《新青年》2006,(9):38-39
仁的故事 仁看着报纸上忠的照片,觉得这个人好像很眼熟,在什么地方见过呢?悉尼是个国际大都市,可是,有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在茫茫人海中,居然有人认识你.仁在卡灵福区开了一家理发馆,他想起来了,忠是他的一位顾客.每个月来一次,有时候还同他闲聊几句.仁知道他好像在大学念书,每次给他理发时都夸他的头很大,头大聪明吗!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可是没想到这孩子会失踪了.  相似文献   

4.
因为爱……     
一 2007年11月的一个星期天晚上,21岁的帕特利克·茂伯格在纽约市的团结广场地铁站等车,他是一家网站的研究开发技术员.他对我说:"突然,我从眼角里瞥见了一个漂亮女孩儿,她穿着浅蓝色的上衣,深蓝色的紧身裤,头发上卡着一朵花."如果你是个男人的话,纽约确实是一个乐趣无穷的地方,在这座城市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俏丽佳人触手可及.不过,这个女孩子却有些与众不同,这个女孩儿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女孩子.  相似文献   

5.
我认识克里斯特夫·瑞夫的时候,他正在纵身一跃就可以跳上摩天大楼,像子弹一样迅速飞上天空,而且力大无比,无人能敌.那一年是1977年,他刚刚25岁,正在拍摄电影<超人>,这部电影让他一夜成名,从此成了美国的偶像人物.我是一名摄影师.专门为杂志封面拍摄明星照和电影剧照.在<超人>剧组工作的时候,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高高大大、当时还没有什么钱的年轻演员.我们有一次还一起吃了顿晚餐,但是,当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位演员会对我未来的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卫宣利 《新青年》2006,(10):20-21
A 认识骆然之前,我先知道了他的名字:全市知名的特级教师,家庭背景显赫……我的印象里,这个人应该是35岁以上,满脸沧桑,戴一副高度近视眼镜,沉默寡言.  相似文献   

7.
他挑出一幅自己较满意的作品,安放在画架上,然后将剧本<大家不要害怕>平放在板凳上,他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他从没见过像那个人那样有魅力的人,大学生公寓里那个人的房间总是高朋满座,每晚总有一群人聚在他身旁,听他弹奏肖邦,朗诵诗歌,即兴表演哑剧,他迷住了每一个人,包括他这个羞涩的大学新生.  相似文献   

8.
诚信即生命     
有一位道德家十分看重诚信的价值,他认为,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人走向善是从讲诚信开始的,人走向恶是从不讲诚信为起点的。他说,人若讲诚信,那么即使犯了错误也会改正,而一个人不讲诚信,那么这个人就无药可救了,不讲诚信是人性恶中之恶。这天,他突发奇想,他决定向国王请求,放一些讲诚信的死囚出狱,赦免他们的死罪,以此在社会上推崇诚信的道德理念。他的这一想法得到国王的赞赏。不过,国王提出疑问:你怎样知道谁讲诚信谁不讲诚信呢?道德家说:在下自有办法,照我说的做就是了。国王觉得道德家的主意挺有趣,也很有价值,于是就同意了道德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他们原本是这个世界上互不相干的两个人,可在一次朋友的宴礼上,一见钟情. 她是北方女子,热情,直爽,开朗;他是一名水手,肤色黝黑健康,气宇昂扬.  相似文献   

10.
细雨 《新青年》2004,(3):40-41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个比较喜欢交朋友的人,我交了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叫阿帅。他的家也住在我们这个城市,但现在他在北方当兵。认识他纯属巧合。那时我还在上高中,通信地址也是学校的,那时我们学校很乱,常常发生丢信的现象。我是个朋友多的人,总收不到信,我就很生气,一气之下,我也干了坏事——我也偷了别人的信。我偷完信之后很后悔,但拆开信看完之后,我  相似文献   

11.
以爱的名义     
我们的父母是农民,他们生养了我们兄妹三人. 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但父亲并没有融入其中,他是个重感情的人,所以他从没想过要把我们丢下外出打工,他舍不得我们;他是一个做事过于谨慎的人,他复员之后,曾有人劝他开个修理自行车的小店铺,不用出钱只出力就可,可父亲并没有同意.这个决定使他错过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12.
    
乌贼藏 《新青年》2013,(1):12-14
他的直感告诉他,他离这个家伙已经很近了,他甚至感觉有些人明明知道这个人的存在……Chapter1他走在这条满是烟尘的街道上,四处打量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这是一个城市边缘的农村,墙砖的红色已经斑驳,手写体的计划生育等标语显得不合时宜。宽敞的马路两旁全是卖菜的农民,人们踩在满是剩菜和烂水果的地上讨价还价。他从包里掏出胶水,找了一个还算平整的墙面贴上了一张自己复印好的素描。素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梦想,抛弃一切 吴非是生在上海,长在江西的80后.复旦大学毕业之后,和大多数人一样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身边的朋友大多重复着同样的目标:上班-攒首付-供房子,吴非却不想过早进入这种失去梦想的生活.他想周游世界,尝试生活的更多种可能.朋友们得知他有这个想法,都劝他挣到更多的钱再去,到时候才可以更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14.
回头想来,在度过青春这么久以后才与他相遇,从他的文字中去认识这样的一个男子,不知是遗憾还是欣慰。这个吞服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一生的40岁的美国男人,就是在沉重绝望中教会人重生热爱的杰克·伦敦这个美国男子,他的人他的故事,像一段隔着悠悠岁月看轰然倒塌的古城墙,倒得寂然,却让人怅惘那随倒塌而起的烟尘,百年过去,仍然仿佛还在眼前心上。  相似文献   

15.
春雨绵绵的夜晚,琼、波和静3个好友聚在一起讲着悄悄话,琼说:“我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为什么嫁给现在的丈夫.怎么样?”这个提议得到了支持。琼说,我出的主意,那我先开讲吧!那时,我与他已经认识了一段时间,但还没能进入热恋“状态”,经不起他的缠磨就送了他一张照片。照片被他收藏进了皮夹里。一天深夜.他回家经过幽黑、狭长的小巷.被两个身高马大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法国《沙尔利周刊》恐袭事件引发连锁反应.7日,一伙武装分子袭击了法国讽刺性杂志《沙尔利周刊》巴黎总部,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伤;9日,其中两名犯罪嫌疑人库阿希兄弟逃至巴黎东部一家杂货店劫持人质时被警方击毙.8日,一名持枪者在巴黎南郊蒙鲁日打死1名女警察、打伤1名道路养护人员.《沙尔利周刊》巴黎总部遇袭事件后,法国发生了多起针对清真寺的袭击事件.此轮恐怖袭击共造成17人死亡,给法国、欧洲乃至世界带来巨大冲击.11日,巴黎举行150万人的反恐大游行,世界多国政要参加.13日,支持“伊斯兰国”(IS)的黑客入侵美军中央司令部社交网站官方账号,并在其网站贴出戴头巾的战士、“网络哈里发”、“伊斯兰国我爱你”等图文,警告“美国士兵要小心”.此外,中央司令部影音网站YouTube的账号也遭侵入.14日,复刊的《沙尔利周刊》封面又刊登一幅穆罕默德的漫画,该期印刷量达500万份,大大高于先前3万份的销量;许多西方媒体在头版转载了这幅漫画.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是西欧各国紧张情绪蔓延.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2004,(5)
我惟一认识的一个同性恋者是在他死后才知道他的同性恋身份的。从大家对他的议论中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同性恋者的艰难。如果能够选择,我想绝大多数人是不会选择做一个同性恋的,但书上说,那不是可以选择的。在我的身边,他的死注定要被当作谈资。先是有人告诉我,XX被杀死了。哦!好好的一个人,为的什么呀?有钱吗?唉———反正轻如鸿毛。同性恋。被他找的一个男的给杀了。那些曾给他介绍过对象的阿姨们恍然大悟,他有病啊!怪不得他让咱们伤透了脑筋。我心里想,被同性恋伙伴杀了怎么就轻如鸿毛了呢?即使轻如鸿毛也不应该因为他是同性恋这个原因。一…  相似文献   

18.
南北极     
一 嫣儿是美院的一名学生,学西洋画法,尤其擅长人体临摹,她没事的时候,手里老是握着铅笔,在纸上刷刷地勾勒人体线条,没几分钟便会出现一个男人的裸体.其实她脑子里事先并没想到要画一个什么人,但最后落在纸上的总是一个男人,脸是空白的,或坐或卧或立的姿势,冷漠又富于挑逗性.嫣儿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总感到跟纸上这个人有一丝相通,他会不会是存在的,不太远,也在这城市的某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9.
上网游览,并非是男性的专利,新一代女性也渐渐发觉网际网络有丰富的内容,开始要“自甘落网”.可是,偏偏为她们而设的网站却少之又少,原因可能是编写网页的程式设计员仍是以男性为主,根本未能感受到女性的需求.吴锦华虽身为男性,但却以慧眼看到女性的难处,于是毅然投下许多宝贵的金钱和时间,一心一意要为女性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网上女性市场大有可为“我可以相当肯定地说,红人馆是亚洲区第一个中文女性网站,接下来才陆续在美国等地出现类似的网站.”吴锦华在1年前进军网际网络的时候,在女性网站中看到了创业的契机,坚信女性市场才是未来网络世界最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20.
张大干以锲而不舍的毅力,使自己的艺术开始在世界崛起,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他是一个旅行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大使”,他使世界上无数的人知道:“艺术在中国”,使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优秀的中国文化和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