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的产生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贯彻实施好宪法,对于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稳定、人民权利的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都具有重要作用。1982年宪法颁布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宪法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06,(12)
宪法———法律的法律。———马克思一语概括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普通法律的规定不能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什么是宪法?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的经典论述,道出了现代宪法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保障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为什么要修改宪法?邓小平早已给出了答案。———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宪法是什么?就是民主的政治。———毛泽东告诉我们,制定宪法,依照宪法治理国家,根…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宪法的重要意义宪法学是研究宪法这一特殊现象的法律科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因此,学习宪法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人人都要学习宪法。作为中国公民,都应学习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次,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再次,宪法作为一门学科,是法学的基础。最后,宪法课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课。二、学习《中国宪法概论》的方法2003级法律专业大专班学员,使用的…  相似文献   

4.
坚持“三个代表”深化学习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崇德 《新视野》2002,(2):51-53
我国的现行宪法自从1982年12月4日颁布以来,迄今已19周年了。现行宪法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一部宪法。在19年的光辉里程中,宪法作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的根本法,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1998年6月16日,李鹏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归根到底就是依照宪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宪法的实施摆在首要位置。”这个讲话凸显了宪法在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我们的国家沿着宪法指引的道路和方向迅猛前进,取…  相似文献   

5.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客观要求,庄严地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宪法的修正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意志和利益,顺乎民心,合乎国情,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实践表明,现行宪法保障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6.
宪法和普通法律,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制定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宪法和普通法律各自的特征又决定了它们有着严格的区别,这种区别使得宪法和普通法律产生了以下三种关系: (一)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在宪法中规定了国家的一些根本制度和人们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家的结构形式;公  相似文献   

7.
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由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俗称“八二宪法”。二十年的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社  相似文献   

8.
马艳 《理论与当代》2004,(11):29-29,33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和国家根本任务在其所选择的经济政治体制中的落实。可以说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宪法实施的保障体制,而宪法实施是依法治国的体现与反映。一、依法治国是宪法实施的保障体制宪法实施的好与坏,对一个国家向何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制约着政府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它确立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性质,指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并由此而产生出基本的对内对外的政策。所以说,宪法实施得到真正的贯彻,使其纸上的美好制度变成事实,这才是通过宪法的最终目标。宪法…  相似文献   

9.
崔英  裘菊 《求实》2003,(Z2)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人民基本权利义务 ,集中体现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的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民主和人权。世界各国宪法的产生 ,都是先有了统治基础和制度框架 ,然后才制定出宪法。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利益集团在宪法的规制下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随着国家生活中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 ,统治阶级不同利益集团势力的消长又对宪法自身产生影响 ,统治阶级会随时根据需要修改宪法。在这种互动过程中 ,使国家从一种平衡达到另一种更高层次的平衡 ,政治也在这一过程中螺旋式进步了。美国宪法的产生是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0.
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最高权威。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好的宪法,但是在国家和社会实际生活中,尚未真正树立起宪法权威。小法冲击大法、规章冲击法规、法规冲击法律的现象较多。因此,建立法治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整顿宪法秩序,不断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把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多种问题提高到宪法原则上来认识和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民的宪法权利得到法律保障,使政府权力受到法律制约。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树立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