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六、七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社会民主主义势力十分活跃,成为拉丁美洲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本文拟就这一现象进行初步的概括和分析。一·一概况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早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由于欧洲资本主义势力的相继入侵和本地区生产力的增长,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近代工业的某些部门,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  相似文献   

2.
《当代亚洲杂志》2005年第2期发表了国际著名左翼学者詹姆斯·彼得拉斯题为《反帝国主义政治学:阶级构成和社会经济行动》的文章,详细分析了目前全球尤其是拉丁美洲新的反帝国主义运动的历史、现状及其不同于以前反帝运动的新特征。作者特别分析了拉美新的反帝国主义运动的阶级  相似文献   

3.
八、拉丁美洲: 新自由主义的实验室 新自由主义在东欧取得胜利的影响在地球的其他部分,尤其是拉丁美洲显示出来了.拉丁美洲成了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第三大试验场地.事实上,尽管某些大规模私有化措施是在经合组织国家或东欧某些国家创始以后才在拉丁美洲被采用的,这个洲却是第一次系统地运用新自由主义经验的证明.我在这里要援引1973年9月智利军事政变之后在皮诺切特独裁下的情况来说明.这一政体的"功绩”在于宣告当前历史阶段的新自由主义周期已经开始.皮诺切特统治下的智利立即以非常冷酷无情的形式实施了新自由主义的纲领:放松管制、大批失业、镇压工会、有利于富翁的财富再分配、公共部门的私有化.这一切的开始差不多比撒切尔早10年.  相似文献   

4.
正由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崔桂田、蒋锐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拉丁美洲社会主义及左翼社会运动》一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拉丁美洲社会主义及左翼社会运动研究"的结项成果,是目前我国学界第一部系统研究拉丁美洲社会主义及左翼社会运动的学术专著。项目由奚广庆、崔桂田、蒋锐三位教授主持,国内拉美问题研究著名专家徐世澄研究员为学术顾问,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参与了研究和写作。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左翼在体制内崛起:反响、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月到2006年11月之间,全世界会目睹12个拉丁美洲国家先后举行大选。这是拉丁美洲这个辽阔大陆有史以来罕见的场景和时刻。众所周知,作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长期以来处于美国支持的军事独裁统治之下。实行定期全民大选以及体制内政权的和平移交,也就成为拉美民主化之后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走向。两位作者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与拉美关系的发展史。文章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经贸关系迅速升温,现在已经成为推动中拉关系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不过,中国在拉美的经济角色在当地存在争议。在中、美、拉三角关系方面,中国正在成为拉丁美洲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但是只是因素之一。拉美各国试图以此制衡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而不是用中国替代美国。在中国模式的吸引力方面,拉美国家不能照搬或复制中国模式,但是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拉丁美洲一些左翼执政的国家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社群社会主义"和"劳工社会主义"等口号,并正在付诸实践。这引起国际社会和我国国内的关注。拉美一些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具体主张和内容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些社会主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拉丁美洲研究所徐世澄研究员。下面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15日美http://fbc.binghamton.edu网站发表了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题为《拉丁美洲是如何左转的?》的文章,认为根据拉美大部分国家当前在国际和国内问题上的表现,可以判断拉丁美洲左转了。文章主要内容如下。要判断拉丁美洲是否已左转,首先要看我们谈论的是某些现政权在地缘政治问题上的立场,还是它们的国内政策。当然,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但无论如何,政权并不一定在两方面是一致的。对拉美而言,主要的地缘政治问题是它们对待美国的态度及其与美国的关系。似乎无可争议的是,大多数拉美国家在2000年之后都和美国拉开了很大距离。人们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国家争相把国营企业拍卖给本国或外国私人的浪潮,被西方新闻媒介称为“全球性廉价大拍卖”(a global fire sale)。大拍卖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它席卷欧亚及拉丁美洲,光是东欧和拉丁美洲,拍卖的资产就达500亿美元;拍卖的产业大到庞大的工业联合企业、油田和银行,小到公用设施、酒楼及饭馆等。卖! 这次全球性国营企业廉价大拍卖之风,据说刮自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为首相时的英国,很快便吹到欧洲大陆(尤其是东欧)、拉丁美洲及亚洲。东西德合并后,德国  相似文献   

10.
民众主义在拉丁美洲是一个周期性出现的政治现象。20世纪以来,该地区政治舞台上先后出现过经典、新自由主义和激进左翼三种不同形态的民众主义。经典民众主义与早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生,新自由主义民众主义诞生于民主化与市场化转型的特定时期,21世纪初的左翼民众主义则是新时期进步主义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时代背景各不相同,以上三种形态却都深刻反映出地区范围内贫富分化严重、政治参与受限、社会阶层固化等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在拉丁美洲,民众主义绝非"恶"的代名词,但其方案也并非解决问题的合理选项,并常常会在一场场的"狂欢"过后给其目标受益群体带来更大的伤害。与当前欧美民众主义的上行走势形成鲜明对照,受宏观经济衰退、政治生态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拉丁美洲历史上第三个民众主义周期似乎已然进入尾声。  相似文献   

11.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1949-)与尼泊尔当代历史并行发展,目前已成为该国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尽管出现较晚,但却异军突起,成为冷战后国际共运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本文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作者通过分析指出,宗派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尼泊尔共运的两大传统,前者导致了分歧与分裂,而后者导致了联合与合并,但大趋势是,从宗派主义到功利主义.从分裂到整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冷战后拉美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拉美共产党在理论探索上表现出从教条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向马克思列宁主义本国化和"拉美化"转变,从崇尚苏联传统模式向模式多样化和走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从建设工人阶级的政党向建设"群众性政党"的趋向转变;政策调整上表现出由主张暴力转向合法化和民主化,由关注国家政权转向关注民生、由"唯我独革"和单打独斗转向左翼联盟的走势.由于拉美共产党的情况非常复杂,分为不同的类型,其理论和政策的调整也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14.
陈湘源 《当代世界》2010,(2):47-49,46
自20世纪末开始,随着拉美左翼的不断崛起,以反美、反新自由主义和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为主要特征的拉美社会主义运动再次兴起。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同政府,以及巴西劳工党等纷纷提出自己的社会主义理念,并进行了大胆的、特色各异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 mid 1970s relations between the USA and Libya have been antagonistic. The radical policies the regime of Muammar Qadaaffi has pursued have made Libya one of the USA's bêtes noires . The reasons for US antagonism derive from Libya's repression at home, its alleged support for terrorism and for radical movements opposed to US interests, its staunch opposition to Israel, and its anti-Western rhetoric. Libya's hostility towards the USA rests on a perception of the USA as a global power intent on maintaining its hegemony and control over the Arab and Islamic world. Libyans have been resentful of US support of Israel to the detriment of Arabs and Muslims. Libya's resolute opposition to the USA especially in the 1980s, resulted in a series of military confrontations. The USA has maintained sanctions despite the suspension of UN sanctions on Libya in 1999. The USA has retained Libya on its short list of 'rogue states' despite recognition that Libya has stopped sponsoring terrorism. The contention here is that Libya, like the other 'rogue states', provides justification for US domestic policies (eg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Given the events of 11 September 2001 in the US, it is quite conceivable that Libya could become a target of the US antiterrorism campaign. The USA could at last find valid justific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the Qadaffi regime.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俄罗斯开始政治经济转轨后,政坛上先后出现了很多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这些政党经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有的停止了活动,有的影响日渐衰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尚存的一些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要想在短时间内崛起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