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劳骥 《党课》2014,(7):108-109
有个犯下重罪的贪官“忏悔”说:我是被权力害死的,没有权力时,拼搏努力想权力;有权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儿,就这里那里都想搞(贪),最终害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郭庆晨 《党课》2010,(11):125-126
近年来,差不多每天都能从媒体上读到有关贪官的报道。贪官的贪腐“事迹”读得多了,就会发现贪官们有三大共同的爱好:藏钱、高档消费、搞女人。 先说藏钱。贪官没有不收礼的。这个“礼”,实际上就是各式各样的钱。贪的都是些不义之财,这种钱是不能公开的,更不能放在明面上招摇。  相似文献   

3.
最近,常宁市爆出一则“你买官,我不卖”的新闻:常宁市市级班子选举换届时,极少数科局级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在该市选举换届工作会议上,市委一位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毫不留情地把两个干部送给他的“买官钱”公开曝光,当场转交给市廉政办。并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了这席话:“你买官,我不卖!我要了你的钱,我就是贪官;因此我提拔你,就是培养贪官。这样做,我的良心不容,我的人格不容,党纪国法不容!”闻此言,我不禁为之拍案叫好!时下,市场经济大潮已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事物已涂染上一层商业化的“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4.
俗语云:不碰南墙不回头。此语是说那些执迷不悟不听好言相劝的人,他们不到碰在墙上头破血流无路可走的时候,是不会幡然悔悟反省自己是否走错了路线。这种人就是芸芸众生中最愚不可及冥顽不化的人吗?其实还不是,“不碰南墙不回头”,此话反过来说,就存在着“碰到南墙还回头”的可能,是可救药的。还有那么一部分人,是“碰到南墙也不回头”,一条道儿要走到黑的。在现代贪官的队伍里,这种被钱迷了心窍、身陷囹圄仍不思悔过,反而强词夺理,编造出一套“歪理邪说”以推脱罪责的人,还真有不少。 “我是人民公仆,花人民一点钱算什么?…  相似文献   

5.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和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又一批腐败分子原形毕露中箭落马,留下了一幅幅丑态百出的贪官脸谱。纵观贪官堕落的历程,不难发现:在权力、金钱、美色等诱惑面前,抑制不住膨胀的私欲,不能及时防微杜渐,轻易被贪婪和欲望扭曲了灵魂,是其陷入罪恶的泥潭难以自拔的主要原因。贪官最终被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贪官不仅因其恶行遗臭历史,其“告白”也留下千古笑柄,留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明代宋载土育说:“钱是英雄好汉。有了它诸般趁意,没了它寸步也难。”莎士比亚则厌恶地说:“金钱,这人类共同的娼妓。”在那种金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们对金钱的认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拜金主义”,把钱奉为万能之神;另一类则贬斥金钱,把它看作万恶之源。马克思给“钱”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钱,只不过是一种流通与分配的手段。它既非无所不能,又非万恶之渊薮。从货币到资本,又从资本到货币,真正的万恶之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至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那是另一方面的问题了。列宁…  相似文献   

7.
贪官腐败还有“艺术”么?有的。否则,昨天做贪官,今天被查处,岂不短命?为生存发展而“适应形势”,贪官也就讲究起“艺术”来了。先说“曲线”艺术。就是不亲手贪污受贿,而是默认、支持老婆子女去办“大事”,自己在背后暗箱操作,赃款赃物等不义之财不沾自己的手,而让老婆子女去巧取豪夺。这样,自己仍然是个“正人君子”,可以继续大作反腐倡廉报告,可以大拍胸脯赌咒发誓说自己不贪一分钱,可以在事发后推得一干二净。浙江省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就是一例。他老婆儿子出面,帮人家解决不该解决的独立融资资格问题、劣质大楼高价出售问…  相似文献   

8.
近来,有关贪官“迷信”的话题很是引人关注。据报载,原湖南省娄底市委副书记、纪委副书记罗子光“迷信”数字,他的前任的“坐骑”的车牌号码最后两位数是“17”,而他则强行霸占了单位里尾数为“66”的车牌号码。应该说,很多贪官都有一些个人“癖好”,但我们对于贪官的如上言行,不能简单地以迷信视之。对于迷信活动的本质,是人们在对自身命运感到无奈时的一种心理要求。贪官的如上举动,有多少人会相信是贪官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另一个被认为是“迷信”的贪官丛福奎,当别人送钱给他时,他总是不要,他要人把钱作为善款捐给女大师,人们说到他时…  相似文献   

9.
随着反腐之剑高举,一个个 贪官人头落地,“要钱不要 命”成了一些贪官真实写照,成了老百姓鄙视贪官的口头禅。钱,身外之物,世人皆知。贪官却舍命求财,在贪婪中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当他们走向刑场时,却发出痛不欲生的悔恨,然而悔之晚矣。 贪官毙命  无路之时说悔迟 一些贪官污吏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掠财。然而,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最终将一个个贪官送上了断头台。 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省委书记夫人阎健宏大肆贪污索贿,被判处死刑; 广东省大龙集团公司总经理谢鹤亭(副厅级)贪污公款人民币419万、港币…  相似文献   

10.
当年一曲“十五的月亮”唱红祖国大江南北,“军功章徇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脍炙人口。然而,曾几何时,有些人用自己的行为将歌词改写为“铁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近年来,伴随着一个个贪官的被查处,贪官背后的“贪内助”现象引人关注。众多案例表明,在一个个中饱私囊、私枉法的贪官身后,往往有一个贪婪的内当家。大贪官戚火贵临刑前悔恨地说:“我如果有一个好老婆的话,如果她及时提醒我,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于是,“贪官都是贪妻惹得祸”,成为一些人的共识,此论不时见诸于报刊。乍听起来,此论似乎有一定道理。的确,“家风”不…  相似文献   

11.
某贪官的辩护律师曾这样为其辩护:“我曾给30多位高官做过辩护律师,此人是唯一一位没有婚外私情的贪官。”似乎他算是贪官里比较优秀的一位,应予宽大处理。  相似文献   

12.
莫清华 《前线》2013,(2):80-80
一些贪官东窗事发后往往会道出这样的“苦衷”——“盛情难却”,以此为自己的污浊行为进行辩解。仿佛是“盛情难却”惹的祸,似乎是别人害了他们,而他们无可奈何,相当无辜。“盛情难却”成了一块狡辩的遮羞布。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5,(7):53-54
查一路在6月4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原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党委书记张小川,被指控犯有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滥用职权罪:当审判长问他在任职期间是否学习过法律时,张小川承认学过宪法,至于刑法,他说:“没学完”:联想到一段时间以来,贪官受审,“不懂法律”几乎成了托词,似乎说自己不懂法律,就可以罪轻一等。其实,  相似文献   

14.
“我根本不知道这个钱是赃款!早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就是打死我也不敢收。”“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面对各种诱惑时,必须慎对‘小意思’的感情投资、慎入‘小圈子’结党营私、慎进‘小场合’饮恨失足、慎耍‘小聪明’误事害己。” 这是两名已经受到党纪国法惩处的贪官痛彻心扉的忏悔。他们之所以失足落水,就是因为在种种考验面前,“警戒线”没有发挥警戒的作用、丧失了“把握住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会宽容     
王武强 《求贤》2006,(3):43-43
有位贪官被查处后,在忏悔中讲述了自己堕落轨迹和心路历程:我走上领导岗位后,手中的权力也渐渐大了起来,这时不少人便主动来和我套近乎,要和我交朋友。我却不了情,不好拒绝人家的美意;那些所谓的朋友经常请我吃喝玩乐,送我钱物,说是朋友间的礼尚往来。我却不了情,领下了他们的心意;“朋友”有“困难”,要求我帮忙时,我更却不了情,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违规地为他们办事。正是一次次的却不了情,我的思想开始蜕变,人性战胜了党性,低层次的思想战胜了高层次的思想,等到我发现自己完全脱轨时,已经无药可救了……这位贪官要求司法部门把自己的忏悔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广大领导干部不要步自己的后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贪官被送进高墙后,有一句共同的“绝唱”:“贪财只为子孙谋”。原湖南省国际信托公司董事长张德元因受贿 220万元被判死刑后,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大吼:“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万间,夜眠八尺。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无非是想留给子孙今后日子好过些。”   做长辈的给子孙留些什么,怎样做才使他们生活好 ?是遗财,还是遗德 ?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至今未彻底解决的新话题。   古今中外许多有识之士,都懂得留给子孙最重要的是才智和清廉。东汉时期的杨震官至太守,子孙常粗食步行。有人劝他分些财产给子孙,杨震说:“…  相似文献   

17.
“贪官大多出身苦”被作为一个特点提出来,最先于去年7月25日《检察日报》署名周建达的文章《贪官的八大特点》,随后又被作者兰帆几乎全文引用并刊登在《青年参考报》上,再后兰帆的这篇文章被《政工研究文摘》2000年第五期摘录。此语先后被三家报刊(笔者所看到的)刊登,可见其影响力和影响面。笔者认为,“贪官大多出身苦”作为贪官的一大特点,不仅提法很不妥当,而且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对“贪官大多出身苦”提出质疑,目的在于澄清是非,正本清源。为郑重起见,现将周建达《贪》文中对这一特点的文字原文抄录:“六是贪官大…  相似文献   

18.
切莫刻意“包装”自己江溪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最近被党组织列为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朋友告诉我:千万别像以前那么直了,尤其是心里想的千万不能是口里说的,自己做的不一定是心里想要做的,要学会“做人”。我觉得像是被戴上了“紧箍咒”,事事处处拘束着自己,谨言...  相似文献   

19.
贪也有道乎?     
有些贪官对如何才能“贪而无虞”虑之甚细,其中“规矩”颇多,甚可玩味。看贪官自道:例一,王德水的“原则”。河南荥阳市原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德水,涉嫌受贿23.7万元人民币、1万港币、1000美元。在接受检查官询问时,他说:“我和其他人(应是其他贪官)比起来,还不算太贪,因为我有我的收钱原则,收钱就要给人办成事,办不成事,我就把钱退掉。”“为什么?”检察官问。“我不会让人花冤枉钱的。”析:王德水自制的“贪则”是“收钱就要给人办成事”,很符合交易原则。“办成事”云云,兑现向买官者之诺也。你给钱,我…  相似文献   

20.
曹桂芳是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水利局原局长,因贪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她在忏悔书中说,“直到被逮捕,我才知道贪污是重罪”。(8月5日《检察日报》) 有人说“贪官一忏悔,人们就发笑”。声泪俱下、扭捏作态的忏悔“八股文”我们已经看过不少:工作前期必定是廉洁奉公的,对金钱没有太多想法,后来随着职务提升权力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