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具有强烈的历史情怀,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口述或笔耕抗联史。他们述事继志,致力传承抗联精神,留下了丰硕的成果,展示了优良的学风。抗联人所书写的抗联史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更是激奋后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抗联英雄园     
《实践》2021,(8)
正抗联英雄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阿荣旗政府所在地)建设社区东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从1939年12月至1942年三次挺进呼伦贝尔,同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一起展开了抗日游击活动。抗联部队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少数民族群众共同抗日,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和挑拨我国民族关系的阴谋,并且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日联军1940年、1941年大部队集中到原苏联境内“野营”整训期间,对东北的抗日斗争并没有停止活动,他们组织小群部队回东北进行抗日斗争,长达4年之久,是东北抗联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由苏境派出的和留在东北坚持斗争的小部队,虽然人数不多,活动的时间有长有短,也没有较大的战斗,但是小群部队在东北的抗日斗争活动,体现了抗联主力部队进入苏境以后,仍然十分重视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时刻准备重返东北战场;体现了抗联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取祖国解放所坚持的伟大斗争的连续性:体现了抗日联军始终是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救国旗帜。由此可见,抗联小群部队4年多的抗日斗争。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中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九一八事变后,由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76万日军,消灭敌人18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也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从抗联中走出的10位开国将军大部分是抗联师团级干部,还有少部分是参加抗联后不久就转入苏联学习或参加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初级干部。少将王明贵(1910-2005),吉林磐石  相似文献   

5.
正1936年春至1937年夏,在小兴安岭密林深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了政治军事学校。此时,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各部按照《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一律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在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发展时期创办的一所培养抗联军政干部的正规学校,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造就了一批军事和政治干部,在东北抗  相似文献   

6.
张博 《奋斗》2010,(1):56-56
<正>从1931年到1945年间,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的东北,活跃着一支名叫"东北抗日联军"的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与日寇坚持斗争了14年,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场持续了14年的游击战争,同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江南三年游击战争一样,艰苦卓绝,可歌可泣。如今,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已经远离我们半个多世纪,但抗联的历史、抗联战士所创造的丰功伟业和宝贵精神财富仍应被我们铭  相似文献   

7.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且没有稳固的后方根据地和必要的给养,东北抗日联军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然而,他们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始终战斗在抗击日寇的最前线。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写在旗帜上抗联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抗日与工农群众日常经济政治斗争密切联系起来,并把民族革命战争提高到土地革命阶段,作为当时的中心任务。1937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入队誓约书把爱护同胞人民作为誓约第二条内容,即:"我必定要爱护同胞人民,决不敢倚仗势力,利用机会欺侮人民,或营私作弊。对于同胞妇女和劳苦兄弟,特别尊敬和保护他们。"这个誓约只有三条,第一条讲忠实抗日救国,第三条讲遵守纪律,保守机密。由此可以看出,打击敌人和保护人民是一致  相似文献   

8.
倪良端 《党史纵览》2004,(11):52-55
抗联处境艰难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全境.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军民在白山黑水间,组织起东北抗日联军,燃起熊熊抗日烽火,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的统治,牵制了大量日军.气急败坏的日军对东北抗联严密封锁,疯狂进攻.抗联将士被迫隐入深山野岭,缺衣少药、粮绝弹尽,许多指战员被饥饿和寒冷夺去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6,(1)
抗联精神曾经在东北人民的抗日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抗联精神一直影响着东北人民。时至今日,在经过了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传承之后,抗联精神的核心与新时期的"辽宁精神"实现了时间上的传承和内容上的契合,为推动辽宁省的发展、实现东北振兴和国家和谐发展提供精神上的指引。  相似文献   

10.
抗联史料与抗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抗日联军自“九一八”事变后,直到互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与侵略者艰苦奋斗十四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乃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全国解放前后,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史,在国内外,都有一些文章和著作问世。但是,那个时期对这一重大历史的研究很不系统、很不全面,史实也多有不准确之处,个别的甚至还有歪曲。五、六十年代,抗联史的研究开始进行,但十年动乱期间,研究工作基上处于停顿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几年来,全国特别是东北三省的文学界(主要是党史界)全面开展了对于东北抗日联军历史…  相似文献   

11.
1936年2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东北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东北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反日游击队一律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抗联)。到1937年秋,抗联建成11个军,队伍发展到3万余人,并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进行大规模的游击战争。抗联坚持英勇的战斗,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威胁  相似文献   

12.
正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战时间最长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东北抗联与包括东北抗日义勇军在内的东北人民一道,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艰苦卓绝、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抗联蕴育了宝贵的抗联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对我们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具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2,(10):27-27
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位于哈尔滨市依兰县丹清河林场四块石。 该遗址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依兰县北境。四块石为县内最高峰,海拔980米。这里山势险峻,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秘密营地,抗日联军第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军都在此地活动过。1936年,抗联第三、六军在这里建立了后方基地,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驻地。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独立创建和领导的武装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联奋战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以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在"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采访了现年94周岁的抗联老战士周淑玲。  相似文献   

15.
<正>每当听到《松花江上》这首歌,我就会想起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想起不甘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想起我的父亲刘运丰跟我讲的有关地下抗联交通站的往事……九一八事变后,我的爷爷刘振铎根据开展地下抗日工作的需要,把家从周家窑搬到了庆城县城(现庆安县),在西马路茂世恒胡同租了一间房子住下。听父亲说,那时家里常有"亲戚"来串门儿。每次来"亲戚"时,我爷爷总是  相似文献   

16.
在东北抗联的队伍里。有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少年营”。他们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同英勇的抗联战士一样,抛头颅、洒鲜血,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消灭侵略者而顽强战斗,在抗日斗争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1998年5月东北抗联早期革命家、中纪委原常务书记韩光为抗联少年营题词:“铁血少年营”。  相似文献   

17.
冯煊 《世纪桥》2010,(20):16-18
<正>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是东北抗战史上一次艰苦的战略转移,它对粉碎日伪当局对抗日联军大规模的"围剿"和"讨伐"、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具有十  相似文献   

18.
吕勋福  刘贤 《世纪桥》2009,(12):30-32
在东北抗联的队伍里,有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少年营”。他们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同英勇的抗联战士一样,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消灭侵略者顽强的坚持战斗,在抗日斗争史中有着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9.
正编辑同志:在2016年第5期《党的生活》上看到《为抗联烈士们寻亲》这篇文章后,深为王明贵将军父子致力于为抗联烈士寻找亲人并为其正名的努力所感动。我是东北抗联革命烈士丛世和之孙。爷爷当年是王明贵麾下第三路军三团一营营长,也是伪满时期东北著名的"白刘事件"主要受害人。1943年3月26日,爷爷被日军杀害,因此事件系日寇白城宪兵队和汉奸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东北地区活动着一支重要抗日队伍,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联军中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对祖国的忠诚,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弘扬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一批专家、学者精心撰写《抗联将领丛书》,并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经各方多年努力,目前已全部出齐。这套丛书收录了东北抗联各军的主要将领,特别是抗联第一、二、三路军的主要将领。他们是《杨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