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2年底的一天,中共中央北方局常委,新任八路军前总参谋长的滕代远给129师刘伯承师长打电话:"老刘啊,八路军前方总部马上要大力开展对敌占区大城市的地下情报派遣工作,首先就是要从各师、各军区、各旅、各军分区抽调一批符合条件的作战,情报部门的科长、处长。总部看上你们师作战科长王岳石了,怎么样,还讲什么条件吗?"刘伯承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战线上有一位情报科长令人敬仰。她以坚定的政治立场.过人的胆识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出入虎穴,言传身教,做出过突出贡献.曾多次受到中共中央领导人和八路军前方总部首长的褒奖。  相似文献   

3.
静德 《党史文汇》2006,(4):36-39
主动出击,抗战迎来胜利日 194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太行分局和北方局合并,撤销太行分局,邓小平任北方局副书记并代理书记,主持北方局工作,同时领导八路军前方总部工作.八路军前方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名义,滕代远参谋长主持总部日常工作;杨立三任总部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张际春任野战政治部副主任并在罗瑞卿回延安后代理主任;张际春同时任北方局委员.  相似文献   

4.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的左权,协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并经常亲临前线运筹帷幄,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威震敌后。1942年5月,左权在反击日军"扫荡"时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他是抗战时期阵亡的八路军最高将领,虽然他的存世遗物很少,但笔者还是设法挖掘了一些有关他的抗战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张艳 《党史文汇》2014,(11):16-18
正1943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师部与八路军前方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中共北方局与太行分局合并,撤销太行分局,由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直接领导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块根据地的敌后抗战工作。身为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的邓小平,也从河北涉县赤岸村移居山西左权县麻田镇,主持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的日常工作。上任之初,摆在邓小平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带领根  相似文献   

6.
刘邓率军武装民众雄踞太行朱彭指挥东路军民粉碎围攻1937年11月11日,在太行山西麓石拐镇的一处大院中,一个重要的会议正在举行。从五台山南下到此的八路军总部,115师师部和在这里的129师师部会会,研究八路军在太行山中实行战略展开的问题。总部的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左权,115师的林彪和129师的张浩围坐在一间大屋内,仔细倾听刘伯承师长的发言:“朱总司令和彭副总司令传达的毛主席关于八路军各师在敌后占领战略要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我师从在里镇出发时,中央和总部明确指示要我们到太行山中开展游击战…  相似文献   

7.
在共和国元帅中,薄一波同刘伯承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工作关系。抗日战争时期,薄一波领导的决死一纵队与一二九师三六八旅组建为太岳纵队,划归八路军一二九师建制,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他仍在刘伯承的领导下工作过一段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刘伯承长薄一波15岁,在薄一波的心目中,刘伯承是师长,是战友,也是忘年交。1对于刘伯承,薄一波心仪久矣,知道他长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精通韬略,足智多谋。他很早就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最会打仗的参谋长只有“两个半”。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滕杨方案》是在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由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滕代远和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杨立三制订的,是《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的简称。这个方案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精神和太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它不但对部队的大生产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给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带来勃勃生机。它是创造性地执行毛泽东“公私兼顾”方针的典范,是大生产运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兰芳 《党史博采》2004,(10):41-43
194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太行分局合并,邓小平代理北方局书记,主持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工作;一二九师与八路军前方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邓小平主持八路军前方总部工作。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区党委直属北方局领导。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军区直属八路军前方总部领导。11月,中共中央根据北方局的建议决定成立中共冀鲁豫分局,又称中共平原分局,黄敬、宋任穷、李箐玉、苏振华、杨勇等为分局委员,黄敬任分局书记。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下,冀鲁豫分局直接领导冀南和冀鲁豫两个区党委。194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报请中共…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人们一谈起李达上将,都说他是"老参谋长"、"我军参谋工作的楷模".原因何在?其实不外乎两点:一是李达上将军旅生涯的大部分经历都没有离开过"参谋长"这个职务,先后任职于红八军独立第一师、红八军、红六军团、红二军团、红二方面军、援西军、八路军一二九师、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西南军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从事的都是参谋工作;二是李达上将长期辅佐刘伯承、邓小平两位军事大家,是刘、邓身边的好参谋长.在刘、邓身边的16年中,李达潜心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研究刘、邓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撰写出了40余篇充满军事辩证法、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军事论著,为发展我军的参谋业务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我军司令部和机关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钱江 《湘潮》2006,(11):43-45
人民军队中最初的参谋机关和参谋长人民军队的总部参谋建制,应当追溯至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军事指挥机构是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蔡廷锴、聂荣臻等人组成的“军事参谋团”。刘伯承任参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总部参谋长,是有道理的。但在南昌起义的队伍里,我军总部参谋部的建制还相当模糊。参谋长刘伯承身边有几个年轻军官,负责传达命令、起草文件,乃至安排司令部的驻扎和开拔,他们执行的实际上就是参谋工作,却没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2.
正1944年4月1日,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滕代远与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政委杨立三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持制定并颁布了《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史称《滕杨方案》。其在总结敌后生产运动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往"平均主义""反对私有""一切归公"的固化观念,主张"生产有分工,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根据"按劳分配,公私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了生产与分配、集体与个人、消费与积累的关系,推动了根据地军民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被誉为"大生产运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尚荣(1915—2000),湖北石首人,历任红军侦察科长、团参谋长,八路军一二0师七一五团团长、独一旅副旅长,晋绥野战军第一纵队独立一旅旅长,第一野战军一军二师师长、副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青海军区副司令员,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副总参谋长,  相似文献   

14.
《党员干部之友》2008,(5):47-47
淄博市临淄区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中队长、中队指导员,第三支队八团副营长,第四支队工作团长,第九支队一团参谋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司令部作战参谋、股长,滨海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科长,军区教导团参谋主任,警备十旅参谋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南军区八师参谋处处长,华东野战军三纵八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六十六师参谋长,副师长。  相似文献   

15.
正左权将军纪念馆位于晋中市左权县城北街社区内陵园街东段北侧。1946年为纪念在抗战中壮烈殉国的左权将军和733名军、政、民烈士而修建。馆内展厅有左权半身铜像、生平简历及他在抗战时期的图片和珍贵遗物。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等职。1942年5月反"扫荡"突围中,在辽县  相似文献   

16.
钱江 《党史博览》2003,(1):24-25
人民军队中最初的“参谋” 人民军队的总部参谋建制,可以追溯至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军事指挥机构是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蔡廷锴、聂荣臻等人组成的“军事参谋团”。刘伯承任参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总部参谋长是有道理的。但在南昌起义的队伍里,我军总部参谋部的建制还是相当模糊的。参谋长刘伯承身边有几个年轻军官,负责传达命令、起草文件,乃至安排司令部的驻扎和开拔。他们执行的实际上就是参谋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廷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任中央军委常委。曾当选为党的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18年4月9日,张廷发出生于沙县夏茂镇。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排长、团通讯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参谋,东进纵队通信科长、作战科长,三八五旅轮训队队长、作战股长。1941年任一二九师作战科长,在刘伯承、邓小平直接领导下工作。1943年任太行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1944年任太行七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邯郸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第六纵队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参与拟制刘邓大军出击陇海、定陶等战役计划,组织多项战斗保障和司令部勤务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最能展现张廷发军事指挥才干  相似文献   

18.
正刘伯承曾经说过"有了准确的地图,指挥员就有了眼睛;没有地图,作战行动就没有方向"。军用地图是战争的指南针,是先机制敌的加油剂,军用地图是否详细、准确,关系到军人的生命乃至整个战役的胜负。笔者试图简要记述抗战时期八路军前方总部组建测图室的辉煌历史,以彰显当年测绘战士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历史地位,颂扬太行山上  相似文献   

19.
正1940年12月下旬,由抗大总校卫生处文书刚调到干训队的齐心,接到总校通知,准备与原抗大一分校的陈彤、王军、林毅三位同学一同去延安学习。离校前,总校教育长何长工对她们讲:"你们到延安去,政治文化理论水平又会提高一步。"她们高兴极了。她们从冀西邢台地区出发,到达山西辽县(现左权县)八路军前方总部,准备随八路军前方总部陆定一首长等一起赴延安。  相似文献   

20.
<正>我军一代名将张震,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先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四军第六支队、八路军第四纵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和四师第十一旅旅长,相继辅佐彭雪枫、张爱萍驰骋淮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参与了党领导的敌后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副参谋长和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协助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挥戈华东战场,参与指挥了从宿北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