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文章基于大连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以来,整体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与处置机制建设与发展现状,在充分认识健全和完善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与处置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基础上,重点围绕着完善应急管理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和强化应急管理处置机制建设两大方面展开论述。着重阐明预防预警系统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更应注重防范预警功能;应急处置行动必须消除单元要素存在着的“短板”,才能避免处置行动效果的“木桶现象”。进而提出推进大连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与处置机制建设的四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修复包括三个重要内容:一是以事件暴露问题的解决为契机,配套地解决和控制一些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相关的、可能导致事件再度发生的各种问题,巩固事件处置的成果。二是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修复包括三个重要内容:一是以事件暴露问题的解决为契机,配套地解决和控制一些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相关的、可能导致事件再度发生的各种问题,巩固事件处置的成果。二是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评估事件造成的损失、形成改进意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三是重建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辅助机制,尽快使组织系统从危机状态进入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05,(8):6-6
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于7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指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  相似文献   

5.
浅谈我国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模型体系,通过预警标准和警情预报,可以及时有效地把握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形势,利于先行采取预防对策和快速实施科学决策。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理论和预警技术,利用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提出完整的、适宜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等级体系,重点是确立预警等级指标、预警指标权重、实际警情等级分值划分等,通过预警指标体系与等级标准的建立,为各地公安机关进行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提供技术路径和参照模型。  相似文献   

6.
预警指标体系是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建立的基础条件。基于群体性事件预警原理,可从社会发展风险、社会环境扰动、社会安全状况和社会控制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三级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建立重点指标阈值预警模型和宏观状态预警模型,实现群体性事件预警的自动化、智能化,为超前预控、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的要求,在国务院将制定、修订公共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应急预案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的大背景下,2004年6  相似文献   

8.
郭少辉 《中国保安》2010,(10):36-38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近年来,大规模自然灾害、有预谋的恐怖袭击、突发性政治事件等公共危机事件在全球呈高发态势,成为影响各国社会稳定的制约性因素。在一些西方国家,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建立健全科学的突发事件预警、处置机制,成为政府和各类民  相似文献   

9.
姬志洲  林伯海 《求索》2007,(7):43-44
社会公共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是社会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立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内核。合理选择具有代表性指标的数量并确定指标的权重是社会公共事件运行机制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和评述社会系统稳定因素及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以有的社会公共事件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安全事件是指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恐怖袭击等严重威胁社会治安秩序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取应急特别措施进行处置的突发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社会性、紧急性、危害性和采取特别措施予以应对的必要性等基本特征.社会安全事件的认定关系到社会管理状态的合法转移,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逻辑起点.反映全球化进程和社会转型双重作用下累积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经济安全事件,参与人数众多、事态扩大、矛盾激化、影响较大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政府用常态行政管理措施不足以维护当地治安秩序的严重暴力刑事案件等,应列为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研究,目的是以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可量化社会现象为参数,以数量值为测量标尺,以参数权重比标识级差,依据量表、图示、标尺等形式,借助现代管理科学和技术,提出适合维护我国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需要的预警等级指标体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必须认真研究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建构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范式,从城市规格与基本预警指标的角度探析建立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关键技术与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刑事侦查阵地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阵地控制,是刑事侦查工作中重要的基础业务工作。本文根据公安部刑侦局下发的《刑事侦查阵地控制工作规定》提出的对刑事侦查阵地要指挥秘密力量进行控制的要求,重点阐述了指挥秘密力量控制刑侦阵地的意义,阵地控制秘密力量的选择建立,指挥使用秘密力量控制刑侦阵地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越轨新闻信息传播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求索》2010,(1):190-192,56
社会控制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新闻媒体报道社会越轨行为,传播越轨新闻信息,能够促进社会控制制度建设,促使社会控制制度变革,监督人们对控制制度的遵守。因此,越轨新闻信息传播,是社会控制危机的预警机制和社会控制制度的完善机制,也是社会控制制度发挥控制功能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日,湖北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向党外人士通报了"关于加强社会应急预警体系建设情况".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在座谈会上强调,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加快应急管理观念的根本转变,加紧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系统的建设,希望统一战线成员要为维护稳定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一要从解决民生问题着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中,社会矛盾还会不断显现,有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还相当困难,这些问题会引发很多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5.
行程时间可靠性可作为衡量突发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影响的基本评价指标,用行程时间指数、规划时间指数、缓冲指数来表征。在行程时间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以行程时间指数变化率作为评价突发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影响程度的评价指标。通过一起南京市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来说明行程时间变化率的计算。结果表明,行程时间指数变化率简便易算,能够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影响范围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6.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旦爆发,就应积极处置,并正确把握处理事件的原则和方法,做到沉着应对,措施得当。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在突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政报》2023,(Z4):15-22
<正>津政办发〔2023〕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疫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23年4月4日天津市疫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天津市疫苗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疫苗安全事件,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苗安全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8.
网络销赃是一种新型的销赃手段,由于其具有隐蔽性、广泛性等特点,使得警方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控制网络销赃,发挥网络阵地控制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就要借助民警、网民以及现实社会、虚拟社会中的各方力量,发现和掌握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使网络销赃的控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社会管理手段的滞后,社会"隐形人"大量存在.对社会"隐形人"的管控应从出租私房、暂住人口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上,从旅馆业管理、阵地控制的模式上,从身份证件识别手段上,从强化社会面的巡防控制上,从加强秘密力量的建设上积极寻求对策,使其显形,以减少社会隐患.  相似文献   

20.
阵地控制是侦查机关依靠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有关单位或组织的协助,为发现犯罪或查缉犯罪人、搜集犯罪信息而对犯罪人经常涉足、利用、或犯罪发生较多的行业、场所进行公开或秘密控制的一种需要长期经营的基础性工作。当前阵地控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通过主动进攻,迅速占领新生阵地;完善布局,全面强化日常管理;形成控制网络,突出重点,主控犯罪滋生源头;整合资源,形成最佳控制合力等对策来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新型阵地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