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采写《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宋庆龄与她的秘书们》《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宋庆龄与她的保健医生》这五部长篇系列报告文学时,笔者从宋庆龄上海与北京两地寓所的管理员周和康、安茂成及保姆钟兴宝、顾金凤乃至保健医生顾承敏等处,采访到大量有关宋庆龄艰苦朴素、廉洁从政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2.
抗战爆发后,延安成为全国千百万先进青年一心向往的革命圣地。为了培养青年工作干部,1940年,党中央在延安原安吴青年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校长陈云,副校长冯文彬,校址设在延安青年路。1940年5月3日,该校在中央大礼堂举行开学典  相似文献   

3.
《党建》1999,(4)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部分,毛泽东同志曾把青年比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并说:“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曾直接领导过青年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同样十分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高度重视青年工作,邓小平同志关于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新时期青年工作的科学指南。邓小平同志一贯对青年寄予殷切的期望。早在1955年接见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  相似文献   

4.
王凡 《党史纵横》2005,(4):34-37
她在中南海当保健医整整五十年。五十年来,她为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健康奔波,亲历了罗荣桓、李富春、周恩来总理生命的最后一刻并为他们守灵三天三夜。她医术高明,却始终在伟人背后默默服务。世人鲜知。走近王?,听其讲述———她被告知做董必武的保健大夫/参与创建青岛疗养院1954年春季,中央保健局正式命名。此前,这项工作虽然一直由中央保健委员会和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负责,但实际做这项工作的人员,都直接归属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傅连賞领导。也许是由于中央保健委员会和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地位比较高的领导,具体的医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知道于保萍是全国青年标兵和农一师劳模的人很多,知道于保萍担任工会主席17年的人却为数不多。她17年的工会主席工作,其实一样造就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侯志的风雨坎通路 她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山东最早的中共女党员;她担任过省、市委的秘书长和妇女部长,领导的职工运动、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她还在中央特科工作了两年多,在隐蔽战线上作出了特殊贡献……因受王明、康生的迫害,她的曾任中央军事部长的丈夫在苏联被捕,从此杳无音讯。为寻夫,她四处奔波几十年,并两次上书毛泽东。“文革”中一个“特嫌分子”的罪名,使她在监狱里度过了11年。尽管人生坎坷,但她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坚定气节,坚信“事实不灭,真理难欺”。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3,(3):18-19
<正>省关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原原本本学习十八大文件,联系关工委工作实际,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推动工作。一、全面落实"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新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这是对全党的要求,也是对"五老"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青团》2016,(1):31-32
<正>2015年,团思南县委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得到了党政领导和上级团委的认可。中央第二巡视组领导在听取团县委汇报后指出"团县委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全团"青年之声"建设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妈妈郭云轩(解放战争时离开中央机要部门后,改名为郭颖新),是湖北孝感县人,1915年出生。妈妈的祖上是清朝的武举,爷爷是农村里教私塾的穷秀才。她是在一个清贫而和睦、有着严格而良好家规的大家庭里长大的。她的父亲郭汉勋青年时期在清朝当军人,还是同盟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年仅26岁的青年党员赵岩,是吉林市交通银行营业部联行专柜的复核员。参加工作6年来,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多次获得荣誉,为党旗增添了光彩。 赵岩于1991年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先担任记帐员。开始由于业务不够熟练,常常忙到下班还没记完帐,一摞摞清单、报表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她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每天下班回家后,练习  相似文献   

11.
1958年,陶玉玲还是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的青年演员,到首都北京出席全国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时,就受到了敬爱的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听着周总理那慈父般的话语,她心里暖洋洋的,当时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虚心学习,决不辜负周总理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2.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88年8月,陶学新在农一师八团地膜机厂当上了一名车工。厂里的工人们都说她是一个“工作迷”。的确,她一天到晚就没有闲着的时候,车间里的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厂里为她算了一笔账,从1992年到1995年,她共创产值20.57万元,创利润7.2万元,用4年时间完成了16年的工作任务,被人们誉为走在时间前面、提前跨入21世纪的人。优异的成绩,换回了丰厚的回报。她先后获得农一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十佳青年”“优秀党员”、兵团“双学双比先进个  相似文献   

13.
回眸凯丰 纪念凯丰同志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岩春秋》2006,(3):51-53
育管理委员会主任。1941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任弼时、王稼祥、王明、张闻天、陈云、凯丰组成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同年12月凯丰同志任中央出版委员会成员。翌年1月,被推选为中国青年反法西斯临时委员会委员。1943年3月,中央机构精简,凯丰同志任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1945年4至6月,凯丰同志出席党的七大。会后担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和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派遣大批干部挺进东北,并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凯丰同志被调任东北局委员兼宣传部长。10月赴东北,参加了领导建立和巩固东北解放区的工作。亲自创办《东北日报》,先后兼任《群众》编委会副主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党的工作》编委会副主编。1948年8月,兼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东北分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前后,凯丰同志于1949年3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1950年9月至1953年1月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1951年2月至1953年1月任东北人民政府委员。1952年9月,凯丰同志调北京工作,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53年3月至1954年11月兼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院长。1955年3月23日,凯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  相似文献   

14.
1930年,在上海长大的李云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她才15岁.当时,组织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严守党的秘密. 1932年,李云调入中央特科工作.她回忆说,中央特科的纪律非常严格,"该你知道的你知道,不该知道的不许问""送情报的,可能不知道情报内容;取情报的,可能不知道情报来处""夫妻各自负责的工作,绝不告诉对方".  相似文献   

15.
正萧月华(1910—1983),广东大埔人。1937年转为中共党员。李德的夫人。少共闽粤赣特委负责人。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南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1932年,萧月华调到瑞金,在少共中央文书科工作。工作之余,她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球场上她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女将,舞台上她是一位好演员。萧月华年轻活泼、贤惠壮实,李德抵达中央苏区后,一下就看上了她。1933年秋,萧月华接受组织的意见,在瑞  相似文献   

16.
卢红军是酒钢河西堡铁厂水泥厂的一名青年技术人员.在六年的工作实践中,她一心扑在优化水泥配料方案上,不断探索利用工业废渣替代水泥原材料,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党建》1994,(2)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全国培养教育青年干部工作取得进展本刊记者最近,本刊记者从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获悉,从1991年9月以来,各省、区、市和部分中央、国家机关的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有关决定,推动了青年干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青团》2023,(6):33-34
<正>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扎实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基本职责,着力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哈尔滨工业大学团委扎实开展"五进知心"工作富有成效,孙长彬同志带着责任和情感走进大学生开展团的工作,为广大团干部走进融入青年、服务凝聚青年、团结引导青年树立了榜样,是全省"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成为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的生动案例,值得全省团干部深  相似文献   

20.
张丽云 《党史纵横》2007,(12):43-45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配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在中国东北建立了远东国际反帝情报组织.从1932年起,在中央的指示下,中共满洲省委指派中共党员王东周、杨佐青、庄克仁等陆续参加并领导远东国际反帝情报组织工作,先后选送几批中共党员和爱国青年赴苏接受特种训练;苏联也派出相当数量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到中国东北,从而形成了遍布东北各地的反帝情报网,建立了哈尔滨、齐齐哈尔、大连3个较大的情报组织.龙桂洁,便是哈尔滨情报组牡丹江站的工作人员,她与丈夫中共党员张慧忠一起做了6年的情报工作,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1941年张慧忠被捕牺牲后,龙桂洁继续为党工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