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去年10月,是我们南京军区的老司令员许世友上将逝世15周年.我们曾先后在将军身边工作,特别是李永春给许司令员当过很长时间的秘书,曾多次聆听首长讲述他与毛泽东的交往经历,比如毛泽东怎样给他改名字,"文革"中毛泽东如何保护他等等.尤其给我们印象深的是毛泽东为他松绑的一段历史插曲.  相似文献   

2.
正1973年12月,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80年1月专任中央军委常委为止,他在广州工作生活了6年之久。许世友调到广州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开始静下心来阅读《红楼梦》《天体运行论》和《汉书·周勃传》。当时,毛泽东给他带了30本《天体运行  相似文献   

3.
蔡建军 《前线》2016,(8):80-80
正1973年12月,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他居住的广州留园7号的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党员,秘书孙洪宪建议成立一个党小组,把组织生活规范起来。一天,大家决定开会酝酿党小组长人选。这时,许世友推门而入,大家赶紧起立:"请首长指示!"许世友说:"什么指示?不懂规矩,党内一律平等嘛!"听说要选党小组长,许世友便顺手拉过一张硬板凳坐下说:"既然开党小组会,我也得发发言!一定要选一个  相似文献   

4.
李文卿 《党史纵横》2002,(11):10-14
《“文化大革命”中的许世友将军》由“文革”期间许世友将军的秘书、后任国防大学政委的李文卿上将撰写。该文集中地再现了许世友将军1967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期间的主要经历,重点记述了动乱岁月许世友将军同林彪、“四人帮”进行坚决斗争,致力于稳军安民护国等富于传奇色彩的动人事迹。作者凭借近距离观察的优势,饱蘸真情实感,着力描写我党我军这位著名战将忠勇双全、胆识兼备的军人风骨和性格特点。笔下皆为亲历、亲见、亲闻之事,取材翔实,表述朴实,可以说,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许世友将军。该文篇幅较长,经征得作者同意,我们将其删改成若干个故事,从本期开始连载。  相似文献   

5.
苏振兰 《党史纵览》2012,(11):12-15
1973年12月,毛泽东一声令下,解放军八大军区司令员实行对调,开国上将、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80年1月专任中央军委常委止,许世友在广州工作、生活了6年之久。这一时期,他坚决贯彻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大  相似文献   

6.
高复运同志是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组专家,已年逾古稀.他早年当过陈毅的保健医生,后来相继担任南京军区总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军区保健室主任、院长和军区卫生部长.“文革”期间在许世友身边工作,他还参加了许司令员病重以后的治疗和抢救工作.高复运同志曾多次给我们介绍许司令员的晚年情况,使我们对许司令员更加崇敬和怀念.  相似文献   

7.
一 1973年12月22日,毛泽东签发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全国共有门个大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都任职时间不长,最长的也才四个月,他们都原封不动。北京。军值李德生和沈阳军区陈锡联、济南军区杨得志和武汉军区曾思玉、南京军区许世友和广州军区丁盛、福州军区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皮定钧湘互对调。毛泽东在书房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了这一命令,同时宣布邓小平参加中央军委的工作。毛泽东说:“我提个建议,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建议在座的政治局委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九届二中全会以后,毛泽东不止一次在开会或聊天时提议唱这首歌。 毛泽东宣布对调命令后,让王洪文宣布对调的名单。王洪文刚当上党的副主席,比较牛哄哄,没把老将军放在眼里。他是从上海发迹的,许世友是南京军区司令员,在军队方面说,上海是南京的管辖范围月B时张春桥挂了个南京军区政委的名,许世友根本不买他的账,最恨的就是他。许世友爱憎分明,粉碎“四人 帮”后,许世友说:“我早就看出张春桥不是好东西。”毛泽东去世时,江青围攻许世友,许世友拍案而起,说:“你张狂什么?主席在我让你三分,现在你再胡言乱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南京军区某军专事新闻摄影,有幸数次跟随许世友司令员下部队视察和采访,耳闻目睹了许将军不少趣闻轶事。许世友将军1903年出生于河南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6年就参加党领导的武装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戎马一生,从战士、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师长……一步步地从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红军期间,他五次参加敢死队,当了营长和团长后还参加敢死队。他八次负伤,  相似文献   

9.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毛泽东主席有着深厚的情谊。 他们的交往充满了特殊的传奇色彩。 毛泽东第一次见到 许世友,就给他改了名 许世友同志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是在l935年8月。那时他是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正率领部队踏上纵横数百里的茫茫草地,开始了红四方面军长征路上最艰苦的历程。一天,毛主席来到了第四军军部,所谓军部也就是正在行进中的草地上。  相似文献   

10.
罗元生 《党史博览》2001,(12):34-39
“永别了,世友” 1985年10月22日下午3时许,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 负责值班的王秘书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这是军区保健办公室主任黄政打过来的:许世友司令员因病全力抢救无效,在军区医院逝世。 “许司令员逝世了?!”王秘书一时惊呆了。出于职业的习惯,他马上镇静下来,拿起电话,请“一号台”总机迅速接通军区首长和退居二、三线的军区老首长,逐一复述刚刚接到的电话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过去,有不少人都听闻过许世友司令员在少林寺练过功夫的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南京军区还有位副司令员钱钧也出自少林寺。钱钧中将和许世友上将同样武功高强,且有5年在少林寺学武的经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2.
夏明星 《广东党史》2011,(3):15-18,55
1973年12月,毛泽东一声令下,解放军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80年1月专任中央军委常委止,他整整在广州工作、生活了六年之久。  相似文献   

13.
许世友(1905-1985),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人。少年时,他曾到少林寺学习武术,后投身革命,身经百战,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革命经历充满传奇色彩,直到今天仍然为后人所津津乐道。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并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2015年2月28日是许世友110周年诞辰,本刊特组织一组图片,纪念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开国将军。  相似文献   

14.
破例土葬,他如愿以偿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一颗耀眼的将星陨落了──戎马一生的华夏名将许世友在古城南京逝世。10月31日下午,4000名军民在南京军区大礼堂向许世友将军遗体告别。15时整,几乎在告别仪式开始的同时,晴朗的天空忽然浓云翻卷,沉雷隆隆,下起了瓢泼大雨,将列队等候的军官们的新式军服和皮鞋浇得透湿。有人说:“老天爷为许司令哭了。”说来也巧,当告别仪式完毕,竟然云过天晴,阳光四射。许世友遗体人殓后,准备运往他的老家——河南新县许家菜。50年代,许世友曾当面向毛泽东主席提出恳求:“我活着尽忠(为革命),…  相似文献   

15.
许世友是我军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高级军事将领“。两袖清风,一身廉正之气”,这句话用在许世友身上一点都不过。作为党的一名高级干部、军队高级将领,许世友从没有想到为自己置办什么家业,也没有想到为子女留下什么财产。亲友沾不到“光”许世友对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绝不允许他们打着他的旗号沾光谋利。他的夫人田普,是抗战早期参军的老同志,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时,田普担任南京军区干部部副部长。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后,她相随到广州。为了安排好田普的工作,当时军区政治部的领导曾提出,要让田普在广州军区干部部继续担…  相似文献   

16.
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许世友就曾向毛泽东主席提出:"如果有仗打,我还想打一仗,然后就休息."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调到广州军区.197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中越边境西段由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指挥,东段由许世友指挥.当年许世友74岁,比杨得志大5岁,成为我军历史上亲临前线指挥的年龄最大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后,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退居二线。此后,老将军即以笔为武器,转入了第二战场,相继出版了《我在红军10年》、《我在山东16年》、《许世友回忆录》等著作。若不知许世友将军经历的人,难以想象,老将军原来竟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放牛娃。  相似文献   

18.
许世友与枪许司令有一支美式五星左轮手枪,是他的心爱之物。这支枪还是早年从国民党一个军长手里缴来的,他整天别在腰上,枪不离人,人不离枪,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但我从没见他擦过。他也不让别人摸。子弹也是多年前的。不知还能不能打得响。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党史博览》编辑部:我是商丘市市直工委原纪委书记,1958年10月16日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下连当兵时的班长张吉生。看了贵刊2004年第7期上刊登的《1958年将军下连当兵记》一文,发现其中有关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下连当兵的部分内容与事实不符。文中许将军下连当兵的日期、地点、所在班班长的姓名及班长军衔有明显的失实,请予更正。一是将军下连当兵时间的“10月17日”应更正为“10月16日”;二是下连当兵所在班“二排六班”应更正为“三排七班”;三是所在班班长的军衔“中士”应更正为“下士”;四是该班班长的姓名“张吉水”应更…  相似文献   

20.
具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出身贫苦农家,在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建国以后,许世友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上将军衔。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许世友指挥了一系列著名战役,成为我军著名将领,名垂军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