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从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转型时期,民初对抗性的央地关系是制约国家转型中的突出问题。民初的央地关系先后历经辛亥革命时期中央权力对地方的失控,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地方权力对中央的架空,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此消彼长三个发展阶段。民初央地权力关系的历史演变既受国家转型的深刻影响,也严重制约着国家的现代转型。近代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具有高度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中央集权政府,打破地方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有效地对整个社会进行整合,引领国家实现现代转型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表现为中央权力高度集中,地方缺少自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改革开放后,中央在行政体制安排上试行了经济特区,并对经济特区下放了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复杂的革命形势,毛泽东对党的纪律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一是"克服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建设;二是"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强化军队纪律建设;三是"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积极准备。这些探索,既提高了党的战斗力,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又提升了党的凝聚力,夯实了党的群众基础,同时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复杂的革命形势,毛泽东对党的纪律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一是"克服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建设;二是"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强化军队纪律建设;三是"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积极准备。这些探索,既提高了党的战斗力,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又提升了党的凝聚力,夯实了党的群众基础,同时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5.
晚清中央集权财政管理体制的崩溃 ,中央政府监管的失控 ,财权的不断下移 ,构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变化的基本态势 ,并引发了中央与地方围绕财权分割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这期间 ,外债作为晚清财政的产物 ,一直伴随在中央与地方的实力消长过程中。由于外债的介入 ,使得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冲突表现得更为复杂和特殊。本文试图以外债为中心 ,阐述这一关系形成和演化的曲折历程 ,展示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就地筹款———外债介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肇端统一的财政权是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时期,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新中国即将诞生.此时,中国外交向何处去?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奉行和平的革命的对外政策的原则,抛弃旧中国外交的传统,把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相继确立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和“一边倒”三大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7.
知识分子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之初就重视知识分子问题。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对知识分子政策进行调整,以争取和团结这一力量,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做准备。中共对知识分子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文件和指示,提出了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充实并丰富了中共知识分子政策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应对革命发展的新形势,解决革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党在组织纯洁性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举措:谨慎发展党员,严格管理党员,及时处理不合格党员,增强党员队伍的纯洁度;有计划、大规模地培训、调配、优化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的纯洁度;建立定期报告制度,树立党中央权威,理顺中央、地方和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推进党组织的纯洁性建设;恢复并健全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定期召开各级代表大会,增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化水平,等等。这些举措为我们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建立新中国发挥了坚实的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冰 《实事求是》2012,(2):26-29
中央和地方关系一直是中国政治现实和政治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为了反思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改革创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股份制改革的启动来自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地方政府创新精神的动力是地方利益。中央集权的结构意味着股份制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得到中央的默许或支持。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改革要同时获得中央和地方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央关于货币、金融及贸易工作的重心也随之调整,但始终围绕着"发展生产、支持战争采购和物资供给"这一中心。期间施行的各项政策不仅稳定了解放区物价,促进了解放区的生产及物资交流,保障了战争和解放区的物资供给,为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1.
刘家贺 《世纪桥》2003,(5):17-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成了推动革命事业胜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西柏坡精神就是这一系列革命精神中的一种。西柏坡精神形成于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党中央、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驻扎期间,它对于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夺取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重温历史,重温毛泽东“两个务必”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行政学研究的重点。随着我国分权化改革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向前迈进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差异日渐凸显。在利益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的今天 ,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利益关系的问题显得格外重要。为此 ,本文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方法分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动与均衡过程 ,并针对转轨时期如何降低两者之间的交易成本 ,提高政策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分析。一、我国政府纵向权力的调整历程纵向权力的配置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项基本内容。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 30年中 ,为了适应不断变…  相似文献   

13.
《探索》2016,(6)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历朝历代重视的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建构一整套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必须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厘清并调整央地政府间的事权关系,成为分析、改革和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个重要角度和途径。事权及其划分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问题。从我国的政治实践来看,除了部分相对清晰的、可由中央或地方单独行使的事权之外,更多的事权体现在权力运行流程之中。也就是说,事权关系主要取决于中央和地方在特定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因此,分析和确认不同类型的权力运行方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分级管理"和"过程分工"的事权关系架构,对阐释当前央地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以及央地权力内在结构和运行流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此,可以按照事权的不同分类来调整事权划分,作为改革和完善央地关系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建与发展是中央与地方互动的结果,也是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变迁的再现。这一跳出非中央即地方模式的独特研究视角是一种兼具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呈现中央与地方的互动过程,也可以昭显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新因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开辟新的空间。本文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再现其与中央政府的互动历程及特点,从独特的视角对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5.
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时 ,党内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 ,表现为 :地方机关擅自修改中央的政策和策略 ;重大问题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 ;少数部队出现违纪问题等。毛泽东和党中央从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入手 ,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进行政策教育和纪律教育。这一系列措施增强了党的纪律性 ,加强了党的统一领导 ,保证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宋宇文 《唯实》2008,(3):74-76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限划分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为了使中央和地方机能运作正常,就有必要对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作深入的探讨,继而探索出一种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型,推进我国宪政国家和地方民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3、从改革开放的认识高度出发,把握对以后改革直接发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上海在改革过程中首先碰到的主要问题有:体制问题、经济中心城市协调发展问题、经济发展速度问题等。(1)体制的几经变化体制,涉及到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上海在这一时期,体制上存在中央与地方、党与政以及基层党组织的隶属等一些重要的关系问题,这些体制问题直接关系着上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在统一财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中央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对于当时集中全国有限的财力、物…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俄罗斯政局的基本特点1.普京的总统垂直权力体系基本确立,同时又面临诸多变数。普京执政以来,通过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打击各种有碍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势力,确立了以总统为核心的权力体系。这种权力体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现实选择。它以现有的宪政体制为基础,保证国家在政治生活中的强势地位。普京的权力体系在稳定中逐步加强完善,但也存在诸多变数。从外部因素看,普京的“强人政治”,尤其是一系列加强中央权力的行政改革遭到了西方的指责和批评。俄罗斯先后出现的“可控民主”、“主权民主”等概念,是对西方国…  相似文献   

19.
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权衡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世界各国对这个问题的处理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建国以来我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多次陷于放权收权的循环之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地方分权制,地方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但过度的地方分权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全国经济的整体效率受到损害等。因此,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需要智慧与时间,更需要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重要方面。如何跳出集权与分权的恶性循环、继续保障经济增长和深化改革现有体制,对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实现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现有民主制度不发达等因素,造成了公共权力的异化现象。需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的构建,道德、权力、权利、程序的制约以及公民社会的壮大来维护中央政令的权威与保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最终实现社会正义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