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们在学习、研究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时候,"鞍钢宪法"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理论话题,尽管五十多年过去了,但今天回头看看,这个理论话题仍然给我们很多教益和启迪。"鞍钢宪法"大家都知道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思想,就是当年北安庆华工具厂和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创造的走群众路线管理企业的形式,具体来讲,"两参"就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就是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就是工人、  相似文献   

2.
前面已经讲过,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工业的基本方针。那么,在工业企业管理中,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贯彻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企业日常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工人和技职人员密切结合,共同研究和解决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領寻下,領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員(管理干部)“三結合”的方法,是在企业中实行“两参、一改”的条件下,在群众运动广泛深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党依靠工人阶級办好企业的群众路线的更广泛运用,是我党对于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創造性的发展。“三結合”的过程,是不断使生产关系适应  相似文献   

4.
王晓梅 《理论学刊》2007,8(9):35-37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被毛泽东誉为"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这一思想作为我国工业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经验,是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的,有其合理性,为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然而,它又是大跃进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具有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左"的倾向,还是不完备的。  相似文献   

5.
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带根本性的一件大事。工业企业的干部职工参加了生产劳动,对于干部本身的成长、对于工人以及对于领导好生产等有多方面的作用,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运动以超英赶美为目标,运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毛泽东进一步探索提高调控经济的能力,提出要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来发展经济;提出了"全国一盘棋",增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控制能力;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提出了经济发展必须保持综合平衡的思想;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这些思想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智慧和独创之处,对我们党今天进一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建短波     
《实践》2017,(5)
<正>正镶白旗:"两学一做"以"改"为重促落实正镶白旗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紧盯"改"这个重点,始终把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教育中,坚持对照《准则》《条例》边学边查边改。全面开展了"三项整改行动",出台《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三项整改行动"的实施方案》,广大党员干部对照  相似文献   

8.
《前线》1961,(9)
几年来,北京市的工业交通企业在不断发展生产和开展技术革命运动的同时,也不断改进了企业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加强了党的绝对领导,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贯彻了政治挂帅和物质鼓励相结合、集中领导和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相结合等原则,普遍地推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许多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和条件,创造了一些内容丰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事实证明,只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这是《鞍钢宪法》规定的一条基本原则。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这种提法不科学。理由是:(1)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怎么仅仅是“参加”管理呢?企业的最高权力应属于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只能由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决  相似文献   

10.
阜新矿山机械厂,始建于1956年,原名公私合营沈阳国泰矿山机械厂。1960年迁入阜新,改名为地方国营阜新矿山机械厂,企业性质由公私合营转为全民所有制。由于种种原因,该厂建厂38年来,一直发展缓慢,厂房破旧,产品单一,到1990年全厂亏损额累计已近800万元,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企业内部一片混乱,领导班子不和,工人放假,5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先后调出40多人,85名干部和工人离开工厂另谋生路。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驻豫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党委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深化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次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主要内容的试点教育,较好地解决了队伍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有力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总结这次试点教育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妥善安排,保证教育时间。为了解决工学矛盾,我们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坚持制度集中学,由于组织严密,制度坚持得好,从而保证了教育时间。二是组织干部工人挤时间自学,发动大家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抓紧点滴时间自学,在整个施工队伍中形成了良好的自学风气。第二,改进方法,提高教育效果。我们采取干部讲与工人讲相结合,读、讲、议、写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法,既发挥领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纳入审核范围。针对曝光的干部档案造假现象,群众调侃为"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具体档案"整容"手段包括:改"三龄":年龄、工龄和党龄;改"两历":履历和学历;改"身份":骗取干部身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开展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以来,宜宾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实现企业人事工作的重大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上来。他们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尝试。 打破企业干部和工人界限,建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机制。近几年来,宜宾市逐步打破了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取消了“企业干部”称谓,通称“企业职工”或“企业员工”。在用人上也进行了相应改革,不管以前是干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只要政治上可靠,能力强,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就可以走上一定的领导岗位或管理、技术岗位,建立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机制,使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中央和重庆市委的统一部署,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7511个党组织、19.37万名党员参加了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解决了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少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差、部分企业拖欠职工"三金两款"等突出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改  相似文献   

15.
正大连市公安局金州分局着眼"三真"、借助"三微"、实现"三结合",强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成效显著。着眼"三真",精心组织。一是夯实"真学",层层示范带动。分局建立了班子成员学习教育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定期定点到一线实地调研走访,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学习讨论,带头做合格  相似文献   

16.
杨晶  陶庭马 《唯实》2012,(5):8-12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俄国共产党内展开了一场关于工人民主的论争。列宁和托洛茨基、布哈林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坚持过渡性质的社会主义工人民主,还是坚持"工会国家化"的工人民主。列宁在论争中具体、全面、深刻地阐述了过渡性质社会主义工人民主的三个方面:坚持工农联盟、推行工人管理能力的教育和坚持党的领导。列宁经济民主中常态性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4月1日至4日,山东省干部学院举办省直部门(单位)组织人事工作者培训班,78名省直部门(单位)组织人事工作者参加培训。培训班着眼于加强组工干部政治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邀请中央党校教授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辅导,邀请省纪委有关负责同志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专题辅导。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干部三处、干部四处、干部五处、干部监督一处、  相似文献   

18.
在一九四九年三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明确指出了,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的方针。依靠工人阶级管理企业,是我党的阶级路线,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要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就必须坚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动工人参加管理,这是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重要原则。工人参加企业日常管理的制度,就是经常地有效地贯彻这一原则的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市东区区委近几年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干部工作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在观念上,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和平衡照顾的旧习。1993年以来,区委先后三次在全区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农村、街道、机关中开展了推荐、自荐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共推荐出200余名干部,又从中选出1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分别进行培养。从1993年开始,区委分别在教师、工人、农民中启用了一批干部,这些同志在不同岗位上都发挥了较好作用。区委在选拔干部中把视野放在六七十年代出生,八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年轻同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改造决策形成的阶级阶层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 ,本文试从阶级阶层角度对改造决策的成因作一剖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 ,企业工人盼望改造 ,干部阶层在决策中起主导作用 ,民族资本家的反限制斗争客观上推动了改造 ,农民、小资产阶级总体上愿意接受改造 ,知识分子拥护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决策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是干部阶层整合各阶级阶层人民利益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