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一生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和才华一度使他成为最受共产国际欢迎和重视的中国革命者。他是中国第一位赴苏俄采访的新闻记者;他协助共产国际代表,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他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八七会议"之后,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掌舵人。然而,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之后,他却被迫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屡遭王明一伙的打击和迫害,这一切,都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俞秀松,1899年生,浙江诸暨人。早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o年曾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其后受党组织委托,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O至1935年间,俞秀松曾先后在苏俄和苏联学习、工作达10年之久,后因受到王明等人诬陷在苏联肃反扩大化时期遭杀害。他沉冤半个多世纪,直到1996年才被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院平反昭雪。长时期以来,人们对他了解很少,特别是对他在苏俄和苏联的活动情况知之更少。今年8月1日是俞秀松诞辰一百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将出版纪念文…  相似文献   

3.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这一命题提出的直接原因是确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方针与政策,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反对王明的右倾错误;间接原因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一命题的产生源自两个路向的政治逻辑:坚持实事求是,破除"苏俄化"的迷信教条;坚持思想统一,反对来自党内的分裂。  相似文献   

4.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致力于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活动并积极参加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毕生追求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是从文艺舞台走向政治舞台的。1919年,他开始搜集苏俄文学资  相似文献   

5.
霞飞 《世纪风采》2007,(4):22-24,25-26
1941年10月间,王明生病住院。在治疗期间,发生了一次医疗事故,王明出现了药物中毒症状。这件事本已过去,王明在国内期间也从未重提过,可他却在1971年写的《中共50年》一书中把这件事翻了出来,诬蔑说是有人要害死他。那么,王明中毒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对王明的国际背景,存在着互相矛盾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王明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红人",深得信任,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很大,毛泽东与中央许多领导人对此颇有忌讳;另一种说法则是,共产国际领导人对王明很有看法,有许多批评.实际上共产国际对王明的基本态度是既可信任又认为不堪重任.他在共产国际的任职与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地位紧密有关,他在斯大林那里并不很"红".许多论者把王明上台归结为米夫的作用,把王明的被赏识归结于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经历,这都似嫌简单.王明之所以引起共产国际的重视,关键点是其在"立三路线"时期的表现.而任用中共中央领导人曾是共产国际的一贯作法,是符合共产国际组织原则的,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标榜"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的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实际操纵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开始推行一条给中国革命带来最严重损失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左"倾教条主义方针不仅给中央革命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使其他革命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相似文献   

8.
王明,原名陈绍禹,在苏联使用的化名有马马维奇、波波维奇、克劳白夫等。王明曾长期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学习、工作,因此,共产国际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曾强烈地影响着他,逐渐使他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教条僵化的模式。本文就王明在共产国际的主要活动略作介绍。1925年10月28日,王明由上海启程北上,于11月对日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ito6年冬,他随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来华,大革命失败后不久又回到中山大学工作,直到1929年4月回到上海。从1925年到1929年王明陆续在中山大学学习、工作的累计时间不足四年,但正是在这短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夏曦,毛泽东校友,早年一起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还是中共五大、六0000大的中央委员,担任过湖南、浙江、江苏3个省的省委书记。1927年,夏曦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和王明一起,成为"28个半布尔什维克"成员。00  相似文献   

10.
武雁萍 《世纪桥》2010,(14):56-60
<正>提起王明,许多人对这个名字有所了解,王明是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他曾因"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革命造成严重的损失。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时期他踏上了留居苏联的不归之路,并著书立说攻击共产党。这样一位大浮大沉的历史人物,其青少年时期无疑是他思想塑型最重要的时期,然而他的早期经历却鲜为人知。国内求学,唯圣唯书的思想植根于脑中  相似文献   

11.
1941年,王明在延安生病了,治疗期间,发生过一次医疗事故,使王明出现药物中毒症状。这件事本不稀奇,王明在国内工作期间从未重提这件事情,但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50年》中翻了出来,诬蔑说这是毛泽东指使人  相似文献   

12.
正一、苏俄渠道"苏俄渠道",又称为"东方路线",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巨大的。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青年都想到苏俄感受社会主义的力量。因为瞿秋白精通俄语,所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他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他遇到了列宁,并且进行了交流。本来是作为特约通讯员来到俄国,  相似文献   

13.
70年前,一场由国内而国外,再由国外而国内的所谓陈独秀"汉奸"事件,一度沸沸扬扬,给党的形象、党的威信和党的利益造成了很大影响,更给当事人陈独秀造成了巨大的名誉损失和精神伤害,直接影响了他生命中最后几年的政治走向和路线选择.如今真相早已大白于天下,这是一起由王明、康生别有用心而凭空捏造的弥天大谎.  相似文献   

14.
《支部生活》2011,(6):51-51
1956年,王明以“到苏联治病”为由到达莫斯科后再也没有回国,并陆续在国外发表一系列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五十年》一书第二编第五节《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中大肆造谣污蔑,对延安整风时期的所谓“王明中毒事件”进行恶意歪曲,攻击毛泽东强迫他住院治病,“然后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示主治医生金茂岳用含汞的药物逐渐毒害他”。  相似文献   

15.
孙金根 《党史纵横》2014,(2):39-43,10
正张闻天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临时中央工作时,宣传和执行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政策,对若干"左"的政策进行了反思和批评;在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前后,毅然摒弃"左"倾错误,在遵义会议上批评"左"倾军事路线,为实现党的军事路线的根本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得益于毛泽东的开导和帮助,更是张闻天自觉转变的结果,但他没有认识到王明"左"倾政治路线是错误的;在瓦窑堡会议上批评"左"倾关门主义,通  相似文献   

16.
王明是中共党史上“左”、右倾错误路线的代表人物,但毋庸讳言的是,他的家庭却是一个革命的家庭。追溯他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到:少年时代的王明继承了父亲的严谨、勤奋,母亲的要强、好学;同时,王明青年时代的革命经历又反过来影响着父母和弟妹,使他们一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4年5月23日,王明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镇(今属金寨县)一个城镇贫民家庭。王明是家  相似文献   

17.
梁磊 《党史纵横》2002,(2):30-31
王明,这个曾是毛泽东最大的对手,却于1940年写下了《学习毛泽东》,这是怎么回事呢?王明生于1904年,安徽六安人。1924年,王明入武汉商科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25年,王明被党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入学后,王明很快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当上了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主席,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基础。1929年,王明回国,仅被任为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很快王明就时来运转。1931年,王明在米夫的提携下,当上了江南省委书记(习惯称为江苏省委书记)。不久,…  相似文献   

18.
作者与瞿秋白同志的相处,有两个时期。(一)一九二八年在莫斯科,当时秋白同志是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秋白同志和多数同志一起,同受米夫支持的王明宗派分子进行了斗争。(二)一九三四年在中央苏区的瑞金,当时秋白同志任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他在遭受王明等人的排挤打击之后,仍然非常努力地深入群众,刻苦工作,但在精神上是抑郁的。秋白同志曾经谈过,王明那种人,对俄国人奴颜婢膝,阿谀逢迎,丧失伟大民族的气节。秋白同志认为,在党内同志中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斗争,但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团结大多数的党员,采用合乎中国人民崇高道德标准和无产阶级道德标准的正当的方法。秋白同志在苏区的短暂时期的生活中,感觉到他过去在白区工作时的许多想法需要改变。他认为,中国革命是要由毛泽东同志这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同志来领导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军队中实行党代表和政治部制度,是孙中山"以俄为师"推进政治建军、建设新型军队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军队历史上是新生事物. 中国军队最早的党代表制度的产生 苏联红军党代表是什么样的?黄埔军校苏联顾问斯他委诺夫在讲演中介绍: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春天苏俄红军成立,此时差不多苏俄全境都被帝国主义包围着,形势非常严峻.新成立的红军以旧军人为主要成分,加上混进了许多坏分子,所以,"从火线上逃走的很多很多"."苏俄政府见俄国又将陷帝国主义者勾结反革命派联合进攻的战争中,所以想出一种特别办法,对付此种困难情形.马上组织了一个非常委员会,派代表到各军队中间,又设立了一个革命审判厅——这即是苏俄红军中党代表制度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位极为重要的人物.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王明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一切从本本出发,害人害己,最终还害了革命.毛泽东和王明之间没有友谊可言,但有过二十多年不得已的交往:王明曾反对、排挤毛泽东;毛泽东亦发动整风运动以肃清王明教条主义的影响.但毛泽东对王明一直采取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让他边工作边认识错误,以期达到新的团结,但收效不大;而王明则始终反毛泽东不止,至死坚持错误.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