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议大学的社会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阐述大学职能的演变过程 ,论述了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分析了现代大学社会职能的相互关系 ,强调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并不排斥经济发展效率第一,但效率要在"本"即人身上得到体现.利益矛盾处理不好,必然影响社会稳定,处理的方法就是用公平正义来保证.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使改革的成果惠及最大多数人,要靠法律、制度、体制并且体现到分配中去解决.开放、公正、和谐的多元社会需要构建一个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向维度的利益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在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师资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是引领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以科技成果转化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大学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大学不仅可以支持并推动知识进步,更重要的贡献在于新发明和创新。由于大学长期关注基础性研究,因而比其他机构更容易开展创新活动。大学通过创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易于创新的研究环境必须具有必要的内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要选对人;二是要时刻处于技术的前沿;三是要寻找那种跨越性的技术。外部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学与业界应互相尊重、相辅相成,形成双赢局面;二是创新的转化需要为技术突破提供肥沃的土壤和精心的照料。  相似文献   

5.
大学原本是知识的圣地,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在对知识的不懈追求中逐渐沉淀下来的自由、理性成就了大学的文化。而如今的大学在全球化、市场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三重夹击下,渐渐远离知识圣地,逐步发展成为了与快餐文化"相媲美"的"知本"超市,传统大学文化在大学的快速发展中慢慢消逝。此刻的回望是为了唤醒传统大学文化之魂,反思是为了寻找重塑大学文化之道,使大学文化复归那一泓清泉,给浮躁的社会一个导向和引领。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和社会、企业、公司之间的联系,把工作重心放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上,并把教学和研究结合在创新活动之中,是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教育出来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得益于多年来的校企联合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的创新系统中 ,高校是最重要的创新源。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成果的“孵化器” ,所以大学科技园所形成的创新体系将有力地推动高新企业同高校的联合。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使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描述一个知识经济对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社会分配方式以及就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以便我们能够在思想观念上作好充分的准备,迎接知识经济这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学习型社会与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合学习型社会要求的大学理念是实施开放性办学,突出办学特色,崇尚教学、科研和民主化管理,并运用市场机制,激励师生独立地、自主地学习、探索、发现真理,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掌握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服务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并不断拓展的重要职能。大学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能的关系。大学的社会服务要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基础,同时要有效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此外,大学不能只是被动适应社会、简单服务于社会现实需求,引领社会发展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应有之义,特别是在创新引领、文化引领方面,大学要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优良的党风是引领社会风气的导航仪,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保证党的肌体纯洁和活力的重要保证,而社会风气是党风优劣的风向标,社会风气的好坏对于党风起到促进制约作用,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一种良性活动的党风社会风气关系,以优良的党风引领社会风气发展,以纯净的社会风气助推党风进步,从而实现党风与社会风气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秩序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社会有机体的稳定、发展,正是表现为社会秩序的稳定、更新与发展。秩序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主体解放的条件,秩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更新和完善,人能够适应历史的发展要求不断改变秩序。本文重点探讨了社会秩序与人的主体解放及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以期引起人们对这方面问题的思考,纠正一些人在认识上的误区,反驳西方对我国人权问题的攻击。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新移民的社会信任结构进行的考察表明,城市新移民的社会信任结构遵循交往圈假设,即最高为典型特殊信任,其次为非典型特殊信任,再次为非典型普遍信任。其中,典型普遍信任最低;城市新移民以朋友代替亲戚、同学或同乡为最信任的对象;从信任感的建立机制来看,亲戚是城市新移民社会信任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交往对社会信任建立的负功能大于正功能。这一结果显示,关系的断裂使得城市新移民社会信任的建立过程更加艰难,新移民呈现出交往但不信任的倾向。为提高社会的整体信任程度,外来移民的社会信任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我国整个科学领域中担负着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确立和深化,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如何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已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也是在改革开放的新世纪教育界和科技界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谢晓娟 《理论前沿》2008,(16):17-18
和谐文化建设的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内在要求。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功能与理念等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时代性。同时,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两者共存共生、双向互动。新社会阶层是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市民社会是我国新社会阶层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但是,在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培育市民社会,实现新社会阶层与市民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最理想境界,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结果。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组织结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内外环境,即以世界性的生产方式和民主制的国家制度为基础的外环境和主体人格建构的内环境。这主要源于市民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契合性。构建中国市民社会,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培育发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条件;我国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完成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离,使市民社会成为一个与政治社会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组织形态,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提供政治条件;推进和完善社区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的主要机制和特征日益受着文化的驱动。现代军事也日益"溢出"自身的局限,而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要有文化视角,同样,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必须要有军事视角。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规律性要求是自觉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