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华残疾人旅游服务联盟的发起人是姬卫东.他在洛阳经营一家旅行社,涉足残疾人市场,源于一次偶然的带团. 几年前,洛阳郊区有一个村子组织村里的人去北京旅游,其中一个是淮海战役的伤残士兵,他是团里唯一的残疾人."这个老兵说,自从淮海战役受伤退伍以后就没有离开过洛阳.回来他孩子给我深深鞠了一躬,那一幕到现在我想起来还很感动."  相似文献   

2.
林老是一位风趣的人.刚一见面他就对记者说:“我现在也是残疾人了,一只耳朵听力不好,你们说话要大声点啊.”记者向他谈起这次采访的初衷,他很支持.“我很支持你们写一写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史,总结一下我国残疾人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以鼓励残疾人事业继续向前发展.”林老爽朗地说.  相似文献   

3.
每当要开残运会的时候我都很激动,因为对残疾人来说参加体育运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他自身来说是一种突破。很多残疾人,平常在家里,不出门。人们经常说他残了,废了。但是一天人们告诉他,你残了,但是你不废。他知道,我虽然盲了,虽然聋了,虽然肢体残疾了,但是我不是不能,而是能。他参加了运  相似文献   

4.
五彩的芸:我爱人是个肢残人,一直感情很好,可是现在我们为是否生个孩子闹得很不愉快。我主张要一个,老了是个依靠。他却说养活不起。残疾人到底应该不应该要孩子?大伟:关于残疾人是否生个孩子的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支持的理由一是趁着夫妇还年轻,身体还可以的时候抓紧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一位健全人,却能深深体会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痛苦和无奈,于是他经常思考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他在基层残联默默耕耘这些年,这方土地上的残疾人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他叫施根荣,现任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残联理事长。从2003年至今,整整9年,他和他的团队为残疾人事业而奋斗,并见证着基层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2003年4月,对施根荣来说终身难忘,在那时候他被秀洲区委、区政府任命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彼时的秀洲区,残疾人事业远远没有现在发达,既与经济发展水平脱节,又落后于其他兄弟单位。然而他没有畏葸不前,"也许这正是一个改变的机会。"他对自己说,"我可以为全区2万多残疾人朋友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我原来一直不知道有这句话,老人家没有告诉过我。现在看来,当年有志气是好的,但还是小气了一点。"2008年初春一个温暖的午后,邓朴方在他那简朴的书房,对他的几位同事感慨地说。让他大发感慨的,是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作为一件"大事",已经写进了为纪念中国残联成立20周年而编纂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大  相似文献   

7.
工友阿罗     
对于阿罗的去世,我实在感到意外。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年仅53岁的好人的突然辞世,我的心里有一种隐隐的痛。阿罗原先不是一个残疾人,他只是戴着一副如啤酒瓶底一般厚的近视眼镜,再加上他瘦削的身材,看上去像个颇有学问的知识分子。阿罗说话不多,即使帮你去办一件事情,他也不多言语,直到默默地为你做完事,然后一声不吭地离开你。但阿罗有个致命的缺点,他有洁癖,而且是很严重的那种,他洗一双袜子或者一双鞋子,差不多要半个小时。有一次我从阿罗家的门口路过,阿罗正在自家门口的河埠头洗球鞋,他蹲在下面慢慢地用刷子刷着球鞋,河埠头上面等着个来…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伤残退伍军人,2008年9月,很庆幸地被选聘为丰城市残疾人专职委员,下派常驻拖船镇残联开展工作已近两年了.感触最深的是基层残联工作琐碎又辛苦,整天与残疾人打交道,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是干不好别人认为不起眼的专委.  相似文献   

9.
和高雄辉理事长谈话,他不讲大道理,单就给我讲了许多故事。那些故事,纯朴得很,赤裸裸地没有修饰过,反而更能感动我。之所以对晋中市榆次区的采访,一直让我迟迟不能动笔,原因是在这众多先进事迹和业绩的故事中,我无法做出取舍,哪方面也不肯放下。2004年,榆次区残联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又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而这两项荣誉,不都是一个个故事垒起来的嘛!故事越多,荣誉才越鲜亮,没了故事,我的文章还会有什么呢?这算是一个说辞,更直接的原因是我哪个故事都想说。于是,在交稿的最后期限,我决定单讲一…  相似文献   

10.
有一回,在一个关于残疾人观的座谈会上,几个朋友争论起来。剥开那些絮叨的装饰性话语,争论的焦点是:新残疾人观与旧残疾人现有没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如何是新残疾人观的思想资源;新残疾人观形成于什么时候,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窗外一片新绿。大片大片的嫩叶在阳光下闪烁。看着眼前这景色,想起那个座谈会上的争论,我不禁兴奋起来。新残疾人观虽然还不像眼前这大片树林那样茁壮,但已是社会生活中的新绿了。它正在引起  相似文献   

11.
杨凤明是营口市鲅鱼圈街道彩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大夫,平时他有句口头禅:有钱没钱都看病.他常对人说:医者的使命就是救死扶伤,当我用自己的力量解除了残疾人的痛苦,给他们带去生活的希望,我会很欣慰的.大家都说杨大夫是个好人,而他对于残疾人似乎格外的好.  相似文献   

12.
袁纯清省长从中纪委调任陕西,非常关注陕西残疾人事业。他对省残联理事长洪康喜说,我姓袁,秘书姓方,人家都称我们方圆。残疾人事业是为社会稳定做贡献,是崇高的事业,我们都要支持残疾人事业。袁省长还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没有想到当官,我心目中始终想着,能为残疾人多办点好事实事,就心安理得了。  相似文献   

13.
“不关心残疾人的人是没有爱心的人;不关注残疾人事业的领导不算是称职的领导”。这是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阿不都卡德尔·乃斯尔丁经常讲的一句话。它真切地表述了阿副主席对残疾人——这个困难群体的特别关注。作为自治区副主席,阿不都卡德尔·乃斯尔丁工作繁忙,可谓日理万机,但是,全区54万各族残疾同胞却时时牵动着阿副主席的心。他对这一特殊群体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我叫李翼,是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街道的残疾人专职委员。今年4月17日中午,我突然接到辖区内残疾人的电话,称他读初中的儿子上课时受到老师的殴打,今天带他儿子到学校,声称学校不赔礼道歉并赔偿医药费,就带领残疾人到学校闹事,不解决就到区里闹,市里闹,并告诉我,他现在正邀约一帮残疾朋友在滨江公园“喝茶”。  相似文献   

15.
据相关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慈善排行榜里的上榜慈善企业家有174位,合计捐赠19.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在教育、医疗、帮助残疾人等各个方面。其中,上榜名单中很多企业家都是资产过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家,在这些名单里,有一位企业家的相关信息很模糊,没有年龄、学历和他企业的任何介绍,只写着——企业家匡俊英捐赠200万的字样。这个人是谁?他和他的企业为什么要把做慈善当成一项年年要坚持做的事业?北京市残疾人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促进会募捐管理中心的娄主任提起这位企业家是赞不绝口,说他是一个有爱心、长期帮助残疾人的慈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瑞文这家伙     
提起王瑞文,知道他的人可能不是太多;可是,能像他那样,在坎坷的人生经历中,矢志不移、执著不悔地去做人、做事的人可能也不是太多。 最初认识瑞文,大概是5年前的事。那一年,我刚调到县残联,可能是自己也是一名残疾人的缘故,在残联这个小圈子里,一些残疾人特别愿意与我交朋友。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种和乡牛家湾小学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次残代会上,重残的我,到三楼会议室参加会议时,是一大帮人把我抬上去的。有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始终抬着轮椅最吃力的部位。把我抬到三楼会议室时,中年男子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有人告诉我,他就是市残联理事长吕宪立,我的心被强烈地触动了。吕理发现我那辆用了10多年的轮椅已经破旧,夜间10点多了,又安排工作人员跑了10多里路为我拉来一辆新轮椅,我再次被感动了。我从吕理的述职报告中得知,一年半的时间,得到过他帮助的残疾人,叫得上姓名的就有数十位。在我的心目中,吕理实在是残疾人的一位服务员,他上任之后,聊城市的残疾人工作很快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耐不住内心的感动,便拿定主意报道一下这位可亲可敬的理事长。我的想法提出后,吕理坚持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没有办法,我只好委托市残联的温立峰副理事长,好好说明一下理由:这决不单单是吕理自己的事,而是对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宣传。这样,吕理才勉强答应了下来。下面就是我采访时吕理的自述。  相似文献   

18.
我原在乡财政所工作,任所长:兼主管会计。乡财政所和乡民政所是近邻,对乡民政工作十分熟悉。:全乡一百多名残疾人,上级用于救济扶助残疾人、困难户的资金不足万元,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1991年春节前夕,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一个衣不整体、光着双脚的聋哑人来到乡民政所要求救济。我看他手脸冻得通红,身子缩作一团,心中一阵难受,就把身上的几十元钱全部掏给了他。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觉,翻来复去的考虑着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往富路上奔,怎能丢E下这些残疾人不顾?在众多的残疾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丧失劳力,通过…  相似文献   

19.
到德州市黄河涯镇当残疾人专职千事两年了,我为能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残疾人兄弟姐妹感到欣慰和快乐。但也有一件事却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那是在今年夏天我们这里正换发第二代残疾证。一天上午,镇残联办公室来了一个人。他进门就问:“兄弟,还认得我吗?”我一看原来是过去的熟人老田。  相似文献   

20.
又一位残疾人接受我的采访,我又一次与残疾人面对面.将近20年了,我采访残疾人的最大感受,是尊重采访对象的感受,而且这个尊重必须是发自内心的. 15年前,我采访一个辅具中心,正赶上一位肢体残疾人在装配小腿假肢.陪同我的残联同志走过去,掀起他的裤腿给我讲解,和对方连个招呼都没打,而对方也是木木地由着他说、由着他摆弄.我心里特不是滋味. 我们的工作是宣传残疾人事业,要经常采访残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