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贩假火车票是指利用各种手段伪造或变造火车票进行贩卖的案件.伪造假火车票的手段主要有涂改、挖补和打印制版、印刷制版等方式.其中印刷假票危害最大,且每年都有新的印刷版本出现.打击制贩假火车票犯罪的对策:加强宣传、防范力度;把打击制贩假票犯罪与客票调查、打击炒票工作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假火车票信息收集、反馈系统,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假票样本统一收集和检验工作;建立健全多警种联合侦查工作模式;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的合作和情报信息资料的积累工作.  相似文献   

2.
虽然铁路磁介质车票使用了新的防伪技术,但仍有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伪造,扰乱了铁路客运的秩序。从铁路磁介质车票的票面印刷制版、打印墨迹及字体、二维码图案等方面加强防伪技术应用,车票检验时重点关注票面底版纹线、内容墨迹及字体、热敏层及磁性层等重点部位,提高对涂改挖补假票检验的能力,可有效识别车票的真伪,减少伪造车票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违法犯罪分子把伪造、变造残疾军人证作为谋利受益的手段,并且手法不断升级。伪造残疾军人证的方法:(一)真样变造法;(二)仿真伪造法。伪造残疾军人证的特征分析:(一)封皮特征;(二)防伪特征;(三)专用标识特征;(四)证件有效期特征;(五)装订线特征;(六)规范照片特征;(七)封底线条特征。  相似文献   

4.
倒卖和伪造火车票违法犯罪活动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员流动的大量增加,伪造变造火车票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伪造火车票违法犯罪活动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户籍限制;二、供需失衡;三、利润巨大;四、服务缺位;五、监管不严;六、打击不力.  相似文献   

5.
赵洪斌 《侨园》2011,(9):38-39
9月1日,辽宁省外事办公室将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省颁发电子护照,为此我们特请辽宁省外事办公室签证处处长赵洪斌为大家解读电子护照及申根签证的有关问题.什么是护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伪造、变造、转让、故意损毁或非法扣押护照.  相似文献   

6.
2007年2月至3月,广州铁路公安局怀化公安处在娄底和怀化火车站发现了全国首例高质量的制有荧光防伪纤维的假火车票.该假火车票是利用先进的电脑制贩、PS版平面印刷、专业的标签条码打印机打印等手段伪造;荧光纤维为用线状的粉性荧光材料压制于纸张表面制成,纤维丝周围有浸染的光晕现象为转移的荧光粉;水印为白油墨印制于纸张表面;内容为热转印打印方式,条形码没有改变,打印时只修改打印模板中的车次、日期、到发站、价格、条形码数字信息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林长华 《侨园》2011,(10):51
4月18日,家住福建东山县西埔镇南市的林先生,向笔者展示了他在整理旧物时意外发现的两张55年前的“福建省料票”.欣赏这两张由福建省粮食厅制发、发行于1956年的料票,方知这是特定年代的产物.正面重复印着“料票”、“拾斤”字样,背面印有5条料票使用规则,其中的第二、三、四条写道:“本票票面额系原粮,如购买糠麸等粮食副产品,按当地规定折率计算”;“本票是购买饲料的凭证,系无价证券,购买时应另付现款”;“本票不准买卖,严禁伪造,违者依法论处”.  相似文献   

8.
以承诺给予高息、工程等好处为借口从特定受害人处吸收大量存款,然后勾结银行工作人员更换特定受害人留在银行的验证资料并伪造取款票证将款项取走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票据诈骗罪。对票据诈骗罪的理解要建立在对票据这一犯罪工具和非法集资行为实质内涵的正确解读基础上。对此类案件中银行工作人员和相关存款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应具体分析,票据诈骗罪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罪数问题值得重视。刑法是科学,任何个罪的定性都应摒弃刑法工具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阿源 《瞭望》2005,(11)
3月8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在这一办法的附件中,明确写明无论是投赞成票、反对票还是弃权票,都需要将选票上相应的椭圆形空白处用墨水笔涂满。专家表示,根据这一办法,不划票就是废票。这改变了过去等额选举过程中投赞成票不需要动笔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谢菲 《学理论》2012,(35):138-139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证据可能面临灭失、伪造、变造、藏匿或者事后难以再取得的各种风险,证据保全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潜在的风险而设计的一项预防性保护措施。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仅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制度,但没有确立刑事证据保全制度,这不仅不利于当事人利益的保护,也影响着我国的司法公正。刑事证据保全对案件事实的查明,促进司法活动高效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铁路公安对"黄牛党"打击力度的逐年加大,"黄牛党"变得越来越狡猾、越来越小心,常规的侦查手段如"钓鱼"等已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售票后台监控是一种打击炒票的全新方法,对这一方法的研究应包括什么是售票后台监控,售票数据的获取,售票后台监控在打击炒票当中的作用、存在不足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在全世界发行的纸币多达170多种,其中多数纸币都被伪造过.国际刑警组织在1988年底召开的第56届年会上,专门将伪钞的国际犯罪问题列为专题进行讨论. 美元是被伪造最多的货币,伪造者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77年-1987年,全世界破获的伪造美元案大约有6.2万起,地下印钞厂有700多个,伪造的美元版本达1.3万多种.仅香港一地就发现了2000余个伪造的美元版本.虽然90%的假美元被警方查获,但是目前世界上仍有上亿假美元在流通.由此推定,市面上流通的每一万张美元中,就有五张是假的.已查获的案子表明,相当一部分假美元已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减少  相似文献   

13.
添改变造文件多见于变造欠条、收据、发票、支票及合同等证明文件。添改变造文件的检验主要可以从书写色料、笔痕和笔迹三个方面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4.
追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历史渊源,从历史变迁与社会分工两个方面揭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产生的原因,同时进一步厘清当前农村各类股份合作制经济在分化、发展与变异中的趋势与问题,认为"一人一票"根源于劳动力产权,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并列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因此,对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一股一票"还是"一人一票"决策机制的探讨只会导致股份合作制产权理论的困惑.在现实中必须以集体劳动者所有权为原则,并兼顾"一股一票"的资本所有权,才能避免集体资产的嬗变,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保证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集体劳动利益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伪造火车票犯罪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犯罪趋于专业化,手段具有隐蔽性;(二)犯罪呈现与铁路运力相关的季节性、规律性;(三)伪造火车票的仿真度高,伪造手法趋于高科技。打击伪造火车票犯罪应该从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及增加火车票的仿伪难度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些不法分子伪造铁路职工工作证,冒充铁路职工,进入火车站或直接登上旅客列车,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危害了旅客财产安全,损害了铁路利益。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伪造铁路职工工作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本文根据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就如何鉴别伪造铁路职工工作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中的危害行为,刑法既要积极干预又要慎重适度。民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募集中可能构成的罪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非法经营罪,虚假广告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民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中可能构成的罪名有: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民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清算中可能构成的罪名是妨害清算罪。  相似文献   

18.
上海红卫兵外出大串联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两条途径.前者是以"代表"的身份通过组织系统办票外出的,共约44万人次.这引起了广大青年学生(非代表)的诉求和抵御,便通过种种的手段挑战"正式途径",最后演变成"短票长乘"、"冲击列车"等"非正式"外出途径.关于大串联两条途径的交错,既可反映事态的全貌,又可揭示事态衍变的根由.  相似文献   

19.
地票模式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创新性地提出以地票模式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复垦耕地综合管理、置换指标调配使用、农户补偿补助、地票流转交易等主要做法的调研,表明试验区在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改进土地占补利用方式,建立耕地保护新模式,激活农村土地资本价值,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保障农民权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实效.就农民复垦主体地位确立,置换指标统筹使用,地票交易的制度设计、运行模式改进等进行了讨论,以期对深化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安全风险成为深度伪造技术的焦点议题。从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维度看,深度伪造技术存在着政治安全风险、经济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和国民安全风险等风险样态。从人—机器—环境维度探讨,国家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深度伪造技术使用的平民化、技术参与主体责任缺位、互联网助长虚假信息的传播、既有伦理法律的约束困难。立足于国家安全风险的生成,通过凝聚深度伪造全球治理的价值共识、探索负责任的政府规制体系、发挥跨国公司对技术治理的原发性优势、引导全球公民社会参与治理的全过程,实现深度伪造技术的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