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楠楠  张晓通 《欧洲研究》2020,38(2):1-33,M0002
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明确将自己定位为“地缘政治欧委会”,预示着欧盟对外政策出现地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欧洲”或将成为欧盟力量的新标签。“地缘政治欧洲”的定位,是对此前欧盟作为“民事力量”“规范力量”和“联系力量”的补充和修正。基于对自身地缘敏感性与脆弱性的新认知,加强欧盟在地缘政治世界中的力量已成为欧洲政治精英的共识。“地缘政治欧洲”包含内外双层地缘结构,不仅要加强军事力量,向陆权倾斜,还要巩固内部堡垒,强化欧洲地缘政治参与者的主体性与空间性,工具化欧盟经济力量,加大数字与技术、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中国应重视“地缘政治欧洲”的回归,主动调整对欧方略,推动中欧战略对接。  相似文献   

2.
上海合作组织对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我国构建稳定的中亚地缘政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国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进程、与其他成员国合作建立区域安全体系,以及利用和开发中亚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缘政治理论产生后 ,经历了历史性的兴衰演变 ,国内外学术界在对此理论研究的过程中 ,对其涵义及作用长期以来争议不己。但是 ,无论对其肯定或否定 ,“各国的外交家、政治家和政府官员从来都没有因为地缘政治学的声名狼藉而放弃使用地缘政治学的分析方法”。[1] 不仅美国与苏联 (俄罗斯 )等全球性的大国在谋求霸权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地缘政治因素 ,而且 ,像越南这样相对较小的国家 ,地缘政治也是其制定国家战略、调整对外政策的极为重要的依据。事实上 ,越南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越南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的选择。而通过…  相似文献   

4.
对现代海上丝路建设的地缘安全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海上丝路建设因交通走势、地理目标、节点重点和产能合作等地理意向,带来了地缘安全上复杂的感知、考验和挑战。从问题导向来看,其内部考验来自东海、南海和台湾问题,兼及陆海统筹、区域协调、边海与远洋护航等,其外部挑战有地缘安全知觉与政治互信、点线选择与区域联通、利益关切与力量匹配、安全困境与民心相通等问题。在现代海上丝路建设中妥善处理上述地缘安全问题,需要科学评估地缘条件和力量,切实遵循地理地缘法则,量时度力相机而行,重用人才发挥智能,协同海陆空天网运行,培育民心相向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冷战后中韩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笑 《当代韩国》2009,(2):16-24
本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冷战后中韩关系的变化及产生变化的原因,探讨了美国因素对于中韩两国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并对中韩两目的地缘政治需求与选择作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中亚地缘政治关系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 ,中亚地区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 ,已成为各大国与各种政治力量相互竞争的重要舞台之一。 9·1 1事件后 ,中亚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 ,美、俄、中三大国及其他国家、政治势力在这一地区既存在着竞争但又需要相互合作。通过回顾中国在中亚地区历史变迁中的影响 ,从地缘经济、安全、政治的角度阐述了当代中亚地区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 ,分析了中国在中亚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其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8.
2006年以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连续爆发所谓签证、“间谍”风波,使原本就龃龉不断的双边关系更是雪上加霜。透过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以看到其中有格鲁吉亚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因素,主要是俄美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俄罗斯在“间谍”风波中的强烈反应表明,在同美国关于独联体主导权的争夺中,俄罗斯已经开始由原来的“软抗争”转向了“硬对抗”。这既是美俄双方战略利益冲突的反映,也表明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正在形成新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通常的国际移民都是由移民者所在的家乡国的"推力"和他们所向往的接受国的"拉力"这两种因素的混合而决定的,并且,这种推力与拉力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但是,从当代大陆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的历史来看,这一理论并不完善.在特定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在移民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因素,而不是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触发政治危机,有其深刻的国内背景。历史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西部和东部的尖锐对立,而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分别代表西、东部的利益。而最近几年的发展导致乌克兰人民中普遍存在对现实和当政者不满的情绪。俄美欧等大国在乌克兰政治危机的表现深刻地反映了大国地缘政治战略在乌克兰的博弈。未来乌克兰局势存在种种变数,也留下了种种思考,最终结局取决于乌克兰人民的选择和大国力量的对比,取决于俄美两国战略家们的理智和判断力。  相似文献   

11.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传播、维持和改变。一国政治文化主要依赖于内部诸条件的相互作用与耦合,但外部因素也是影响政治文化乃至政治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变量。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韩国社会经历过多次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规范的解体、分化与重组。韩国政治文化及其社会化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特别大,尤其是受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影响巨大。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三国对韩国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分析韩国政治社会化的历史与现实,将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走向政治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trength and causal determinants of ideological thinking within Swiss local political parties. The concept of “ideologization” refers to (1): “horizontal couplings”, as they are manifested in inter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o (2) “vertical couplings” of specific opinions to abstract concepts of “left” and “right”. Results show high ideologization on the left‐center section of the LR‐scale, especially in the vertical dimens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spectrum, ideological constrain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arger communities than in than in smaller ones. Only in rather small communities, does ideologization correlate positively with the educational level, the modern occupational background of party members and the number of other local parties with which they have to compete. In communities of given size, ideological thinking is more pronounced when parties possess a small share of political power. Finally, it is found that ideological constraints have increased somewhat between 1989 and 2002.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以第13届国会选举之后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社会诸领域的状况为主要依据,对作为意象的马来西亚国家和作为实践的马来西亚国家进行考察,进而展开以下两方面的论证:(1)马来西亚国家各组成部分的实践过程如何形塑着马来西亚国家的主导原则与主导功能;(2)马来西亚国家建构与政治制度化的不足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自独立以来,政治民粹主义伴随其政治经济转型进程不断蔓延加剧。进入21世纪,虽然民粹主义政党和运动出现仅十几年,但乌克兰已然成为后苏联空间中遭遇民粹主义浪潮席卷的突出案例。在经历了2014年的政治危机和持续的顿巴斯冲突后,乌克兰政治逐步进入了民粹主义全面盛行的新阶段。乌克兰民粹主义相较整个欧洲区域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反精英和反建制的极端化,强烈的反民主属性和家长制政府偏好,分裂矛盾的意识形态,过度渲染和营造社会危机,以及盲目的区域一体化期待。究其成因,可归结于该国历史上对统治精英外来化的认知,独立后缺乏新的民族国家认知与主流意识形态,团结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整个社会对阶层分化和等级制度的共识。这种特殊的民粹主义,将对乌克兰政治持续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社会向民主化转型过程中,国家政治力量结构呈现出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的博弈局面.作为国家政治结构的主要力量,官僚阶层、军队与政党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三角关系.在泰国的政治结构中,官僚阶层是基本的和不变的常量,军队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干预变量角色,而政党是一种集合性变量.本文通过分析泰国三大政治力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推演出泰国现当代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角度探析东南亚环境困境的根源与出路。东南亚曾被认为是全球环境的模范区,但如今的东南亚也是全球环境恶化浪潮下的重灾区。区域内国家重发展、轻环保的决策思路,以及普遍存在的腐败与行政低效率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国内原因。而国际市场对源自东南亚的、以消耗资源为主的产品的高度需求,以及需求国政府有意、无意地忽视过度消费资源类产品对东南亚环境的负面影响,则是导致东南亚环境恶化的国际原因。因此,解决东南亚环境困境仍需要内、外两方面的努力——发达国家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援助,区域内国家在决策中注意环保,并遏制腐败、提高行政效率,这些都有助于改善东南亚的环境困境。  相似文献   

17.
复杂多元、碎片化的政治亚文化使马来西亚的各种族、各政党、各团体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削弱了政治整合的效能,而自由民主制度的竞争性特征更加剧了这一趋势。然而,由于各种族、各阶层的政治文化存在着相近的或共融的内容,比如权威主义心理取向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等,再加上政治运作过程中逐渐磨合出的政治妥协、合作和理性等精神,既构成了马来西亚主流政治文化的内在机理,也为马来西亚的政治整合提供了有效的政治文化资源。这种政治文化奠定了马来西亚软权威主义政治的重要基石,从而成为后发国家政治发展中的一道独特的政治景观。  相似文献   

18.
Geopolitics is increasingly seen by scholars as occurring in everyday spaces and performed by ordinary people. This paper extends this idea to historical work to examine how citizens themselves (re)produce geopolitics at the time of historical events. It does so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geopolitical tension on the Chile-Peru border in the 1970s. Through oral histories and newspaper analysis, a historical everyday geopolitics approach reveals how those living in the Chilean border city of Arica played a part in promoting national and border security. This centres the embodied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those affected by violence and conflict.  相似文献   

19.
唐睿 《东南亚研究》2020,(1):20-32,155
自21世纪以来,比较政治学研究发生了从民主转型到权威主义政治的转向,东南亚的权威主义国家也得到了比此前更多的关注。现有研究已经建立起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形成了从权威主义起源到运作过程,再到持续结果的主要研究议题,出现了以斯雷特、比宾斯基和布朗利为代表的学者群体,他们分别提出了抗争政治与权威主义利维坦形成、执政党组织与权威主义持续性以及精英联盟关系与经济危机结果等理论。这些研究采用了诸如控制式比较、过程追踪和正负面案例的比较分析方法,并引入了时间和空间等维度去发展和检验理论。在未来的研究中,澄清起源和运作过程对权威主义持续结果的作用以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在权威主义韧性外引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共福利等国家治理维度的议题,拓宽研究视野,将区域政治与国别政治相结合,是东南亚权威主义三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nalyses parliamentary debates on marriage equality in Germany to understand what factors shape how parties deal with morality politics argumentatively. I argue that the internal divisions of parties and their coalition parties are crucial for the argumentation strategies used in parliamentary debates on morally charged wedge issues. Internally divided parties and parties that must be loyal to coalition partners confronted with internal divisions are likely to employ a discursive avoidance strategy to mitigate the potential for intra-party and intra-coalition polarization. To test this empirically, I examine the speeches of the German Bundestag on the Life Partnership Act in 2000 and Marriage for All in 2016 and 2017. The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confirms my argument: The internally divided CDU and its coalition partners applied avoidance strategies by framing the issue primarily around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and using procedural arguments, rather than framing the discourse as an issue of morality politics.

Zusammenfassung

Der Artikel analysiert parlamentarische Debatten zur Anerkennung gleichgeschlechtlicher Partnerschaften und Ehen in Deutschland, um zu verstehen, welche Faktoren die Argumentationen von Parteien im Wettbewerb um Moralpolitik beeinflussen. Ich argumentiere, dass die interne Spaltung von Parteien und ihrer Koalitionsparteien entscheidend für die Argumentationsstrategien ist, die in parlamentarischen Debatten über moralisch aufgeladene „wedge issues “verwendet werden. Intern gespaltene Parteien und Parteien, die loyal zu Koalitionspartnern sein müssen, die mit internen Spaltungen konfrontiert sind, verwenden eine diskursive Vermeidungsstrategie, um das Potenzial für eine innerparteiliche und koalitionsinterne Polarisierung abzuschwächen. Das Argument wird anhand einer qualitativen Inhaltsanalyse von Reden von Abgeordneten des Deutschen Bundestages zum Lebenspartnerschaftsgesetz im Jahr 2000 und zur Ehe für Alle im Jahr 2016/2017 bestätigt: Die innerparteilich zerstrittene CDU und ihre Koalitionspartner wendeten Vermeidungsstrategien an, indem sie das Thema in erster Linie in Zusammenhang mit verfassungsrechtlichen Grundsätzen thematisieren und prozedurale Argumente verwendeten, anstatt den Diskurs als eine moralpolitische Frage zu gestalten.

Résumé

Cet article analyse les débats parlementaires afin de comprendre les facteurs qui façonnent la manière dont les partis traitent la politique morale sur le plan argumentatif. Je soutiens que les divisions au sein des partis et entre les partis d'une coalition représentent un facteur décisif dans les stratégies d'argumentation utilisées dans les débats parlementaires sur les questions morales portant à controverse (« wedge issues »). Les partis divisés en interne et les partis devant rester loyaux envers leurs partenaires de coalition, eux-mêmes confrontés à des divisions internes, sont susceptibles d'employer une stratégie discursive d'évitement pour atténuer le potentiel de polarisation intra-parti et intra-coalition. Pour tester cela empiriquement, j'examine les discours du Bundestag allemand sur la loi relative au partenariat de vie enregistré en 2000 et celle instituant le mariage pour tous en 2016/17. L'analyse qualitative de ces textes confirme mon argument: La CDU, divisée en interne, et ses partenaires de coalition ont appliqué des stratégies d'évitement en abordant la question principalement autour des principes constitutionnels et en utilisant des arguments procéduraux, plutôt que de cadrer le discours comme une question de politique mora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