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蕾 《统一论坛》2008,(3):56-60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上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2.
徐蕾 《统一论坛》2008,(2):54-57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年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3.
两岸交流     
《台声》2005,(6)
宋楚瑜用方言诉心情两岸心灵相通才可一通百通台声讯宋楚瑜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5月5日上午从台北启程,在香港转机后于下午15时25分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他在机场发表讲话时,用陕西地方方言说出了“皮肤是黄黄的,我也是中国人”的感言。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他并表示,好多台湾的乡亲都问我,你去能不能够把“三通”做好?我说我更重要的是把“第四通”要做好,那就是两岸要心灵相通,只要心灵相通,一通百通。宋楚瑜拜祭黄帝陵强调“慎终追远,不忘根本”台声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6日率团赴黄帝陵拜祭,他提出要“慎终追…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台北举办的“两 岸财经贸论坛”上,台 湾宏芳集团董事长施振荣表示,台湾经济发展已到了一定的限度,两岸“三通”是台湾突破成长极限的关键。他说,“三通”对货物的成本、人的时间成本都有明显的实质影响。“三通”好  相似文献   

5.
樊宁 《台声》2003,(2):24-26
“希望两岸尽快‘三通’,台湾的政客我不敢说,只要是台湾企业界人士绝对赞成两岸‘三通’,我们这些已在大陆扎根搞企业的人当然赞成两岸统一,我们不愿涉足政治,但是,不能两只脚踏着两岸还要闹独立,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谈及两岸“三通”,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勋辉情绪激昂。王勋辉较之常人对祖国统一有着切肤感受,他祖孙三代的创业史充满了炎黄子孙的殷殷爱国情。艰难投资路王勋辉的祖父王民宁,父亲王致权,王氏一家祖籍福建。抗日战争爆发时,王民宁从台湾来到广东韶关打游击抗日,1945年,抗日胜利,…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10,(3):27-27
积极开辟农业合作渠道实现两岸共同发展 新华社记者提问:“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漳浦的台湾农民创业园考察,他表示说,两岸农业合作有很多优势,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好,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请问在新的一年当中,在两岸农业合作方面有哪些新的考虑和规划?”  相似文献   

7.
金芒 《台声》2002,(9):6-8
8月3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通过视讯直播的方式,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会联合会第二十九届年会”强调说,“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是别人的一省或地方政府,不能成为第二个港澳”,“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又说,“要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完全暴露了他的“台独”面目。这是他兼任民进党主席后发表的一连串“台独”言论中最露骨的一次。此语一出一片哗然,让希望看到两岸问题和平解决的人们无不为之痛心,刚刚有所缓和的两岸局势、稍见曙光的“三通”问题,…  相似文献   

8.
姚同发 《黄埔》2008,(4):52-55
台湾著名作家叶石涛在他的《台湾文学史纲·序》开宗明义地说:“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台湾由于地缘的关系,在文学和社会形态上,承续的主要是来自中原汉民族的传统。明末,沈光文来到台湾开始播种旧文学,历经两百多年的培育,到了清末,台湾的旧文学才真正开花结果,作品的水准到达跟大陆旧文学并驾齐驱的程度。”他还说:“台湾的新文学运动,也曾受到‘五四’文学革命的刺激。”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第六届和平小天使台湾交流访问团一行72人在济南机场,受到一个月前曾前往台湾访问的山东小天使们的热烈欢迎。一束束花环被戴到了他们的脖颈上。在欢呼雀跃之中,台湾小天使的祖国大陆之行拉开了帷幕……      在济南  刚上车,台湾小天使们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是要去看黄河吗?”“我只是在书本上知道黄河的。”“我是听我爸爸妈妈说的。”“我是看地图知道的。”……虽然话语充满童稚,但从急迫要目睹母亲河的心情中不难体会到,这是只有血管中流淌着华夏民族血液的人才具有的品质。在黄河大堤上,看着九曲黄河蜿…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民进党前主席、也是下届台湾领导人选举的有力竞争者蔡英文,在台湾举行的“台湾投资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台湾经济发展新思维及新模式”演讲,提出“两岸皆应前瞧未来,为两岸经济的互利双赢,为两岸在区域经济整合的互忠合作,为两岸存在的歧见及争议有效化解,应建立全新的互动与沟通模式,以坚定、务实、稳健的步伐,迈向和平共荣、互利共生的正向关系”。这一积极、正面论述受到外界关注,并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1.
阿甘 《台声》2001,(9):8-9
2001年8月17日14点40分,第六届和平小天使台湾访问团一行72人在济南机场,受到一个月前曾前往台湾访问的山东小天使们的热烈欢迎。一束束花环被戴到了他们的脖颈上。在欢呼雀跃之中,台湾小天使的祖国大陆之行拉开了帷幕……济南——古老泉城人杰地灵 刚上车,台湾小天使们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是要去看黄河吗?”“我只在书本上知道黄河的。”“我是听我爸爸妈妈说的。”“我是看地图知道的。”……虽然话语充满童稚,但从急迫要目睹母亲河的心情中不难体会到,这是只有血管中流淌着华夏民族血液的人才具有的品质。在黄河大堤上,看着…  相似文献   

12.
王建民 《台声》2013,(8):50-51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他交流与关于两岸政治对话的热烈讨论,近一时期台湾岛内掀起新一波两岸论述尤其是“统独”论述的大讨论,并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台独”主张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挑战,“台独建困元市场”与“台独不可行”逐步成为新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0月,一支由12人组成的台湾出版界代表团,分别从香港、日本转机降落到上海虹桥机场,带队的是时任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副秘书长(现为协会理事长)的陈恩泉,与他们一同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的,还有3000种台湾出版的书籍。这是1949年之后,台湾地区第一个以行业团体的形式正式来到中国大陆的代表团。其时,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刚刚开始,而台方仍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从那时至今,陈恩泉前后300多次来往大陆,为两岸出版交流奔波了20多年,成为两岸出版界耳熟能详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1998年8月12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这一天,台湾桃园机场气氛显得格外热烈。当第四届和平小天使祖国大陆访问团一行68人步出机场海关时,早已在那里等候的台湾小天使便热情地蜂拥而上,给每个团员都献上一个五彩花环。刹那间,记者们的闪光灯频频闪烁,将两岸和平小天使汇合的动人场景载人永恒。在机场,面对海峡两岸100位和平小天使和台湾方面本次活动筹备委员会的人员,本届和平小天使祖国大陆访问团团长石四皓作了简短的致词。他说:“历史正在迈向…  相似文献   

16.
统联 《台声》2000,(6):13-13
5月13日下午 ,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新同盟会”、“中国统一联盟”、“国家建设文教基金会”、《海峡评论》杂志社等5个团体 ,在台北国际会议厅举行了一场以“一个中国、两岸和平”为题的演讲会。与会者呼吁台湾新领导人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尽快进行两岸和谈。演讲会由“中国统一联盟”副主席王津平主持。“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首先发言 ,他说 :我们主张“一个中国、两岸和平” ,这关系着我们2300万同胞的安全、福祉。我们不能以我们的身家性命作任何人的政治赌注。我们主张一个中国主权为两岸同胞所共有 ,台湾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04,(3)
5月17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四年前,陈水扁曾信誓旦旦地作出所谓“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四年来,陈水扁的所作所为表明,他自食其言、毫无诚信。他说不会宣布“台独”,却纠集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台独”活动。他说不会改变所谓“国号”,却不断鼓噪“台湾正名”、“去中国化”。他说不会将“两国论入宪”,却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他说不会推动…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1,(1):47-47
据2010年12月28日台湾今日新闻网分析指出,如果现在还停留在要用“退出政坛”的紧箍咒套在谢长廷的阶段,那似乎已经过时了!感受最深的,应该是现在家里“没大人”的“扁连线”,谢长廷似乎正想用“箍桶”战法把扁系子弟兵“箍”过来、自己当代言人,扁办主任陈淞山说,谢长廷提出的新两岸政策是“蔡英文加陈水扁”,的确对被吃豆腐颇有危机感。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08,(3):47-47
中央军事院校校友总会温哥华分会理事长、加拿大黄埔军校同学会后裔联谊会会长刘徽焘先生近日给本刊发来电子邮件,谈及他对台湾地区大选的看法。刘徽焘先生说,即将下台的陈水扁在执政末期,一意孤行,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结果惨遭失败,这充分证明了陈水扁的“法理台独”阴谋不得人心。台湾选民让国民党在八年后再度取得了执政权,这说明了台湾人民用最直接的行动,提供了化解两岸敌意、营造两岸和平氛围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刘红 《统一论坛》2003,(5):14-17
前不久,陈水扁带着一批媒体“老总”进行名为“看见台湾进步之旅”的“神游”,当晚,他在鹿港“茶叙”时发表“两岸直航三阶段说”,表示加速“直航各项准备工作”,在2004年3月选举后进行“两岸协商”,在2004年底实现“三通”。此话很熟悉,2002年5月9日,陈水扁同样带着一批媒体“老总”神游到大担岛“神泉茶坊”茶叙,表示“两岸三通是必走的一条路,无可回避”、“两岸三通可以考虑委任授权民间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