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首自己前尘生活和创业中艰辛的点点滴滴,她满意自己的选择和付出,但有一件事情不能令70岁高龄的她释怀,那就是两岸何时早日统一……  相似文献   

2.
刀世勋随团参观考察省外几个大城市后,回到昆明,这时已近年底,学校也将举行期末考试,而他既没来得及报到,也没来得及上过一天课,事属特殊,只好继续在先修班学习,等来年9月再正式入学。如此,他担心要比女友晚一年毕业,也不能同时分配工作,而徐菊芬却很理解他:“世勋呀,多读一年书有什么不好?  相似文献   

3.
二.新移民(新华侨)(一)内地前往香港的移民(新中国成立后)1.实施抵垒政策前的中国大陆移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1年期间就有要求避难和改善生活的i00万人从内地移居到了香港。二战后到1950年春大约有75万人从内地的广东、福建、上海等移居到香港。其后也持续有大量的移民从内地来到香港,  相似文献   

4.
2004年4月24日,95岁高龄的中国哲学家张岱年与世长辞。张先生毕生研究包括孔子儒家学说在内的中国哲学,对于学术界有人将他列入当代新儒家,他生前却一再申明“我不是新儒家!”并说,“我们都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来研究儒家思想,但不是新儒家,也像宗教研究者不是宗教信徒那样。”何谓新儒家?近些年来,“新儒家”一词为何被屡屡提起?张岱年为何不想成为当代新儒家?按名词溯源,这一概念的解释应该有三。首先使用新儒家的是冯友兰,他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曾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家,但这一概念并没有在国内哲学界流行,反倒在海…  相似文献   

5.
马健 《海内与海外》2004,(12):22-26
华裔世界体坛摄影大师、前苏联塔斯社首席摄影记者季大星的传奇人生,如诗地吟唱出一曲炎黄子孙在异国执着追求、勇于奋斗的歌。在全球体育摄影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季大星誉满俄罗斯,他的人生经历,是华人锐意进取、最动人的俄国故事之一……旅俄华人的儿子成了摄影家1943年春天,熬过卫国战争中最残酷、最寒冷的冬天之后,苏联红军全线反击。莫斯科近郊的伊尔卡村,梨花锦簇,生机盎然。这天上午,村里的妇女们没有像往日那样到田里去耕作,而是三五成群涌向一个极普通的农家小院,焦急地等待着一个婴儿问世的啼哭。二战中,流血的俄罗斯有数以千万计…  相似文献   

6.
1986年11月13目下午5时,一架泰航班机从北京飞抵曼谷国际机场,沿着舷梯走下一位身材中等、精神矍烁、慈祥可亲的傣族学者,他就是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双版纳“末代傣王”刀世勋先生。翌日,刀世勋先生乘火车抵达泰北清迈府,受到泰国学者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兴奋地说:“召孟罕勒(刀世勋的傣名)的到来,为这次学术研讨会增添了光彩。在中泰两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研讨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王学信 《海内与海外》2007,(10):1-1,4-9
2007年9月,日本神户的秋天美丽而迷人,而更引人瞩日的是正在那里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因为此次华商大会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别邀请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与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做主题演讲,旨在使商界与科学、文化对话,而这是以往历届华商大会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非洲华人在1949~1999年的经济发展及其对当地社会的贡献和他们的适应能力,分析了海外华人的持续生命力。50年里,非洲华人从1949年约2.7万增至13万以上。华人因具有对当地文化和国际经济的适应性而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从根本上来说,非洲华人经济的发展是对居留国的贡献1.在华人定居较早之地,华人以经商为主要职业,为激活国内外贸易、联接国内各地经济、沟通城乡间关系作出了贡献。2.从60年代起,即有少数华商从香港、东南亚和台湾等地移民非洲,从事新的创业;从80年代后期起,一批华商来到非洲。他们携带资本技术,在非洲或创设制造业,或推广贸易,或投资工业自由区。这些新的华人产业既为所在国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也为这些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同时还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无疑给当地的华人经济以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10.
南洋研究院的华侨华人研究体现了多学科、兼顾历史与现状、教学相长的特色。除了经济、历史、政治学(国际关系)等主要学科外,南洋院师生越来越多地借重民族学、宗教学、金融学、人口学、语言学、管理学、图书及版本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华侨华人。在侧重华侨华人现状研究时,仍继续关注华人史研究。在相关学位课程带动下,硕博生的学位论文研究日益成为南洋院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总体而言,南洋院的华侨华人研究仍呈现创新能力弱、文献单薄、低水平重复等问题,这既是国内文科重量化考核导向的结果,也与研究人员浮躁的学术态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前期的华侨华人社团,不但数量增长快,经济功能凸显,与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由于近40年大量中国新移民涌向国外,商会和同乡会社团成为新移民互助和发展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平台,也是他们最热衷成立的社团组织。社团之间联合的态势虽初步形成,但还需更快整合,才能有效维护华人的共同权益。  相似文献   

12.
的确,长期以来有关日本华侨华人研究,无论在研究队伍的阵容,抑或相关的研究成果方面都无法与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相提并论。这也就意味着在日本华侨、华人的许多研究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然而近年来,在不少学者的不懈努力下,这种情况已有所改观,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由朱慧玲博士撰著的《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一书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以下简称《变迁》)一书是作者于2001年9月提交答辩并获得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亚楼司令点将1952年,蔡演威以出色的表现被选进中国空军组建的专机队伍。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举,飞机也挑不出几架像样的客机。经过改装修理,一架美制的C-47客机准备做为专机使用。为保证中央领导的安全,空军司令刘亚楼决定自己首先试坐。这就是新中国伊始"刘亚楼专机"的背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迫于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压力,东南亚大多数华侨不得不自身调整,开始了自身身份认同的激烈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民族(当地)认同、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等方面。其中,民族(当地)认同是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最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5.
侨批,仅福建、广东、海南3省特有,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机构,主要寄给中国国内侨眷的书信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侨批是研究华侨史、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侨乡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珍贵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16.
一封电报撬开归国门1976年夏季的一天,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收到一封致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电报。时值苏共二十五大筹备期间,百忙之中的苏共中央办公厅官员还是细心审阅了这封署名“孙宝山、张美丽”,由苏联远东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市发来的电报。电报说:“我们夫妇二人是侨居苏联的中国公民,一年前丈夫孙宝山因公致残,迫切希望归国定居,但是,多次申请未获批准。希望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志百忙之中关注此事,批准我们回国定居。”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市内务部很快就收到苏联内务部命令,催办、调查孙宝山夫妇申请回国事宜。海参崴…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政策日益缓和、宽松,华人社会总体比较稳定,继续呈良性发展态势,各国华人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虽然世界经济低迷对东南亚各国影响较大,但各国华人积极应对,改进经营管理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加强与中国联系.  相似文献   

18.
柬埔寨华侨华人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华人移居柬埔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柬埔寨是华侨华人较多的国家。目前,除土生土长及从海外返柬的华人外,还有90年代以来从一些国家涌入柬埔寨的华人,在柬华人数量已超过30万。特别是在金边可体验到华人的无处不在。他们仍然以经商为主,开办的商店都较大,主要经营布匹、钟表、电器、手机零配件等。1998年柬埔寨第二次大选后,中国去柬开办公司的人数大大增加。 由于柬埔寨的政策宽松,办理入境签证较为容易,加之还可以办落地签证,所以这几年去柬的华人中鱼目混珠,既有去做生意的,也有极少数坏人混入,给柬埔寨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14,(12):59-61
胡志明市是越南华侨华人最大的聚居地,也是华侨华人文化的中心。该市的华侨华人文化历史悠久,带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华侨华人活跃在该市的文艺舞台上,在商业文化、企业文化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华侨华人教育事业也比较发达,华侨华人文化还与当地的越南本土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这些都是胡志明市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整个越南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日本华侨华人已逾80万,活跃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华侨华人一直是中日关系联系的纽带。在中国提倡侨务公共外交的新形势下,他们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国对日公共外交。日本华侨华人促进了日本民众对历史和中国现状的了解;改善了日本舆论环境;维护了中国和平统一;推动了中日关系发展;提升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