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通知要求,各部门对重大新闻敲诈和编造传播假新闻案件要成立联合调查组,多部门协同开展调查。主管主办单位及各新闻单位要加大自查自纠力度,及时处理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等行为。  相似文献   

2.
张晓蕾 《政府法制》2009,(17):51-51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社会良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的新闻界在走向法制化的同时面临着重重困难:新闻“权力”的异化、正义与良知被遗弃、部分新闻工作者没有社会责任心、假新闻泛滥、有偿新闻屡禁不止、新闻官司倍增……在保持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天平上,我们应该向哪一方倾斜,或者是怎样才能保持双方平衡呢?新闻活动中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1,(23):60-60
新闻出版总署:媒体勿刊假新闻 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4.
近日,美国老牌媒体报道(如图),揭发自己报社名叫布莱尔的资深记者,多年来报道了36则假新闻给报社蒙羞的行径,令世人为之震惊。震惊之余却生出一种感动:《纽约时报》破釜沉舟地自揭家丑,实在是对新闻真实性的生命底线的捍卫。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容,但每年年底的“十大假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作品著作权问题的纠纷层出不穷,新闻作品著作权受侵害现象比较严重,新闻媒体及新闻作品的作者对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一些问题认识也是模糊不清,因此,笔者结合我国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及立法精神对新闻作品是否均有著作权、新闻作品著作权归属等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新闻作品的作者及新闻媒体正确行使和保护著作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物质生产领域的“造假”,人们已经见怪不怪。然而近年来精神生产领域的新闻“造假”呈猖獗态势,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不安,以至于新闻界每年都要评选一次“十大假新闻”。喜耶?忧耶?对于虔诚的读者来说,今天也许还对某一则新闻或喜或悲或感慨良久,说不定明天即被告之这是一条假新闻。这种受愚弄的感  相似文献   

7.
日前,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记协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新闻侵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批评性新闻侵权领域,然而通过对现实发生的一些新闻官司的深入探讨,我们会发现表扬性新闻也存在侵权问题。作者通过文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表扬性新闻侵权的诸种情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丰富新闻侵权理论和规范新闻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办法》颁布已近一年,新闻发言人履职状况到底如何?有媒体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该市65%的政府新闻发言人的电话无人接听,其中,两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的号码竟是“空号”。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坚定不移地追求新闻真实就成为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本能和职业品性之一。一个好的记者,必然具备很好的真实意识。这种意识决不容忍也不允许新闻报道中任何理由的“失实报道”或弄虚作假,不允许道听途说和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其与虚假新闻之不相容犹如水火之不容;犹如正常人之于毒品,之于“爱滋”.  相似文献   

11.
新闻娱乐化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恶劣现象和文化日趋低俗的趋势。如今,新闻娱乐化趋势已逐渐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而新闻的娱乐化能够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多样性文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闻的娱乐化在中国新闻传媒业界已经风生水起,成为了一种时尚。新闻娱乐化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既有着合理的一面,也存在着自身无法避免的缺陷。有人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将新闻娱乐化看作争取大众和市场的法宝,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新闻工作的实践,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新闻思维活动的特点, 认为新闻感知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敏锐性, 新闻联想必然以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为桥梁, 新闻的情感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 缘事而发, 新闻的思维活动必须是客观再现与理性抽象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月4日上午,新华社退休记者李竹润在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坊间流传多年的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一事子虚乌有,而他自己,就是这个假新闻的"二传手",他向这些年来被误导的读者郑重道歉。优秀真实的新闻是精神食粮,然而一旦新闻堕落到与虚假为伍,那么则成了精神冰毒。据专家介绍,在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如果有一条消息不是自己记者亲自采写的,则要经三家媒体证实后才会发布。这  相似文献   

14.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客观真实是每一个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新闻媒体刊播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耻辱,也为广大读者和社会公众所深恶痛绝。然而,近年来,有些新闻媒体特别是一些地方性报刊,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略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紧张繁忙的革命活动和党政领导事务中,所从事的报刊实践活动;文章着重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人民报刊”新闻思想和作为共产主义者的“无产阶级党报”新闻思想,并通过具体论著总结了他们的新闻思想和观念。文章强调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是无产阶级新闻传播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产,开创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新纪元,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理论基础。新闻传播工作者学习和研究革命导师的有关新闻论著及其思想,理解和掌握他们提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杨澜的成功或许是《一问一世界》的卖点,但是,书中讲得更多的是讲一个优秀的团队如何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和广度挖掘,给受众提供更生动的更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对我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亲切的新闻采访业务书,结合自己的工作,倒也有了几点收获。  相似文献   

17.
戴榆 《法制与经济》2009,(19):66-66,69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法制建设一直是我国新闻界以及法律界所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加强新闻法制建设的研究与探讨对于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更好的实现民主政治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试从对有关概念的详细剖析,并结合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构建以新闻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新闻传播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徐骁 《法制与经济》2010,(11):60-60,69
美军是近些年来发动局部战争较多的国家,也是现代化战争中新军事变革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其创新的军事理念对战法的灵活巧用耐人寻味。美军对于战时新闻舆论的控制极为重视,其管控新闻舆论的效果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客观地分析研究美军对新闻舆论的管控手段与方法对我军开展三战工作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颖秋 《法制与社会》2011,(13):177-177,179
新闻自由在现代社会中是一项得到广泛认可的公民基本权利。但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同时,新闻传播活动管理构架存在权限划分不明确,控制失灵的现象。这既不利于保障公民新闻自由权利,又不利于舆论引导和社会控制。为此,应加强新闻立法建设,进一步完善新闻自律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按题材分,新闻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等,而人大新闻则属于政治新闻的范畴。何为"人大新闻"?目前尚无定论。我以为,所谓人大新闻就是以报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