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增强企业活力问题是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劳动制度的改革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大力进行劳动制度的改革,为此,国务院颁发了有关劳动制度改革的四个“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还特别发出了《关于认真执行改革劳动制度几个规定的通知》,决定自1986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这些“暂行规定”,以便在我国积极地、稳妥地、有计划地推行劳动制度的改革。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新的重要部署和安排,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增强企业活力与劳动制度的改革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理念和指导思想 (一)积极维护和巩固劳动制度改革的成果,为劳动制度改革提供司法保障 在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工作中,应密切注意劳动制度改革的动向,了解和掌握劳动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自觉地为改革搞好司法保障和服务,以支持改革的顺利进行,巩固改革的成果。这是由人民法院的  相似文献   

3.
退休制度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最为重要的法律制度,应与时俱进地实现改革与优化。应在系统梳理立法形式体系和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探寻立法完善的多元路径和可行举措。基于法律文本与法规政策文本双重视角的梳理和评析,可以准确把握我国退休制度的现实构造及其历史轨迹,揭示其利弊得失,为当代中国退休制度改革及其立法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退休制度需要通过立法加以承载和确立,惯例的法律化与政策的法律化需要同步推进。实现中国退休立法的体系化,在面对《劳动法》修改、“劳动基准法”制定和“劳动法典”编撰等路径选择时,都应认真对待退休制度改革及其立法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劳动关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的、稳定的行政化劳动关系逐渐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多样化、复杂化的劳动关系。与之相适应,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日益增加,案件类型越来越复杂,纠纷主体日益多元化、群体化。这些劳动争议案件往往蕴含着尖锐矛盾,极难调处,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是我国宪法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和劳动制度,其当代意涵需要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加以阐发。经济改革为宪法按劳分配规范设定了演进主义的解释立场,改革的实践与需求构成解释宪法按劳分配规范的主要依据。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重构了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也改变了按劳分配的制度环境。在与制度环境适配的过程中,按劳分配的规范意涵不断丰富。按劳分配亦服务于重要的宪法目标和宪法价值。新发展理念入宪意味着创新和共享成为新的宪法价值目标。对于按劳分配规范的解释,应与效率、创新、共享三大目标实现衔接互构。  相似文献   

6.
<正> 改革劳动制度,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于我国全局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对于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纪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改革劳动制度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劳动制度上存在着“大锅饭”和“终身制”的弊端,劳动制度改革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因此,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现将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问题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智华 《中国法学》2003,(3):129-13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 ,目前我国各类劳动争议的数量急剧增加 ,且争议内容十分复杂 ,极易与民事争议、行政争议、人事争议相混淆。加之目前我国劳动争议相关立法不尽完善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诸多缺憾 ,导致现实生活中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困难重重 ,因此 ,完善劳动争议立法和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已是迫在眉睫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明华 《山东审判》2007,23(1):97-100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劳动争议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诉讼请求类型也日趋多样化,劳动纠纷已经成为当前影响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劳动制度的改革”。在劳动就业用工制度上,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是招工补员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本文试从运用劳动合同法律手段所涉及的问题,作一些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发展模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发展模式新探张再平近年来,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进行,劳动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一方面,劳动关系随着改革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变化,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劳动关系中的不稳定、不协调因素呈不断增加的态势,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11.
王显勇 《法学》2018,(12):21-39
自1994年我国《劳动法》颁布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劳动力市场化的减震器阶段。在此阶段,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通过柔性强制缔约制度为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减轻了阻力;二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长期化的调节器阶段。我国《劳动合同法》采用的是刚性强制缔约制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开始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正常雇佣形态。当前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劳动关系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平衡器阶段。在此阶段,刚性强制缔约制度凸显其存在的理论困境和实施难题,需要用"法定变更论"来替代"强制缔约论",将劳动合同期限制度改良为劳动关系稳定性和灵活性平衡发展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正逐渐形成。劳务市场,作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提供劳务服务的场所,则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办劳务市场,是深化劳动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重要措施。劳务市场在我国出现的历史虽然不长,但由于它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对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深化劳动制度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办劳务市场,不仅是  相似文献   

13.
从挪威调解官制度看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劳动的过程 ,是一个合作与争议 (冲突 )相伴的过程。要想保持一个安宁的劳动环境 ,关键是建立一个科学的解决劳动争议 (即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面争议 )的机制。在通常的解决劳动争议的协商、调解 (仲裁 )、诉讼环节中 ,应突出调解这一中心环节。在此方面 ,挪威的国家调解官制度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劳动法对劳动争议的规定已不适应今天解决劳动争议的需要。我国应制定单行的劳动争议法 ,建立中国的劳动争议三方解决机制 ,改革现行劳动仲裁制度 ,突出调解的中心环节与调解机构的主力军作用 ,为建立安宁的劳动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案件中需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关于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情况的调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庭编者按:劳动法的颁布,是促进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的一项重要步骤,依法审理好劳动争议案件,是各级人民法院面临的一项新任务。随着劳动法的...  相似文献   

15.
浅议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这些以农民身份跻身于城市人行列的特殊社会群体,在就业、劳动保障、工资待遇等诸多方面都与城市人口存在差异。因而他们的权益保护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情况严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不仅需要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农民工的组织性;而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法律援助机制,推进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台湾地区由于市场经济较发达,劳动争议处理形成了一套较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制度。由于制度的原因,我国大陆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完善,不适应劳动争议案件快速增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对两岸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比较,指出大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并借鉴台湾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成功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律师劳动是生产劳动还是非生产劳动?根据前面所阐述的马克思从生产目的出发来研究和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方法,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律师劳动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从简单劳动过程,也就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角度来考察,律师的一部分劳动作为一种“服务”直接与生产或其他经济部门的生产资本进行交换,作为生产部门的成本,转化到物质产品之中。据调查,我国律师直接为生产或其他经济部门服务的比重已经占整个律师服务的50%以上。因此,律师的主要劳动是生产劳动。二、从商品经济关系考察,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是现代劳动力市场中的一种灵活用工形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劳务派遣制度在西方一些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正经历着从最初限制到逐步放松管制的转型。我国劳务派遣通过《劳动合同法》首次入法并正式制度化的同时,却面临劳动法理论滞后与法律规制缺位的双重困境,以及如何依法治理的纠结。在对劳务派遣认识不足的情形下,该制度改革的主要误区有:在价值理念上以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标准劳动用工来评价劳务派遣这种非标准劳动用工,在制度设计上表现为立法价值取向矛盾、立法规制重点本末倒置、立法技术粗糙失范与立法效果自相矛盾等。劳务派遣的"逆改革"不仅将现有制度带入"深水区",并将导致诸多问题。改革之道首先在于正本清源,回归劳务派遣制度应有的价值功能,统领改革方向与思路;其次在于重塑劳务派遣制度改革的价值理念,核心是以非标准劳动关系及其法律治理来认识劳务派遣,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改革提供正确的"意思场域";最后是再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制度设计,在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优化行业准入与过程管制、理顺法律关系与合理配置权利义务、强化违法成本与责任等方面,实施我国劳务派遣制度改革的"一揽子"配套方略。  相似文献   

19.
劳动仲裁制度在中国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实践,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解决劳动纠纷事件的方案,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纠纷案件越来越复杂,需要劳动仲裁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逐渐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年金制度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各类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新时期适应社会和企业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有益必要补充。当前,在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经过具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使之进一步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