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雷锋日记》是20世纪60年代的畅销书,40岁以上的人大都读过。雷锋生前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有“东北的一团火”之称。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摘录发表了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3):116-117
一张纸条与一段日记 沈阳军区《前进报》的编辑董祖修是阅读、摘录雷锋日记较早的人之一。1960年10月,董祖修到雷锋所在的连队采访时,在雷锋的小箱子里发现了几册笔记本,这些本子里有一部分内容是日记。董祖修在阅读新发现的日记时,突然从打开的日记本中飘落下一张小纸条。他捡起一看,是雷锋的笔迹,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3.
雷锋是一名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他1960年参军,两年多的时间里,立功三次。还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4.
1962年8月15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辽宁省抚顺市因公殉职。当年,《辽宁日报》刊发了介绍雷锋事迹的长篇通讯《永生的战士》,并选登了一些雷锋日记及相关文章。翌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同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及雷锋日记摘抄。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13,(5):33-33
雷锋,湖南省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人。1960年入伍,同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 雷锋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雷锋日记》真实记录了他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仰。他牢同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甘当革命的“傻子”,把自己的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6.
《学习导报》2012,(5):24-24
1960年10月底,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锋暂时借调到沈阳,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在出发前,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成长过程,就打电话给工程兵10团政委韩万金,让他转告雷锋把自己的日记带上。雷锋就带了四五本日记来到军区第一招待所。王寄语被日记的内容所打动,安排摘抄分发给党委常委们阅读。不久,《前  相似文献   

7.
程世刚 《党史博览》2007,(12):52-54
雷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事迹之所以被广为传颂,与他牺牲前后对他的宣传工作密不可分:1963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分别为他题词,赞扬他的崇高精神;《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曾广为传唱;有关雷锋题材的电影、话剧、歌剧、相声、快板等文艺作品风行一时;《雷锋日记》和  相似文献   

8.
《求贤》2012,(3):F0002-F0002
据《解放日报》报道日前,《雷锋全集》由华文出版社出版。全书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日记、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赠言等近20万文字。这些内容全部由雷锋手记整理而来,许多珍贵资料还是首次面世,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雷锋。  相似文献   

9.
1960年10月底,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锋暂时借调到沈阳,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在出发前,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成长过程,就打电话给工程兵10团政委韩万金,让他转告雷锋把自己的日记带上。雷锋就带了四五本日记来到军区第一招待所。王寄语被日记的内容所打动,安排摘抄分发给党委常委们阅读。...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2,(3):14-15
雷锋,一个光辉的名字;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今天。让我们来重温《雷锋日记》中那熟悉而又隽永的篇章,感受精神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58年秋后,雷锋到鞍钢当工人,1960年1月8日到沈阳军区当汽车驾驶员,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 在雷锋生前,他刻苦学习,言行一致、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品德就在沈阳军区广大指战员中传诵。1960年11月,沈阳军区在青年战士中开展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活动。《前进报》于11月 26日发表了题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长篇通讯,详细地介绍了雷锋的先进事迹。同年年底,《人民日报》以《苦孩子成为优秀人民战士》为题…  相似文献   

12.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2,(6):39-39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14.
唐铮 《党建》2009,(9):56-57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的头版显著位置都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学习雷锋的活动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相似文献   

15.
贾程秀男 《奋斗》2012,(3):29-29
今年是“人民的勤务员”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1962年的8月15日,个子不高,总是挂着春天般微笑,始终做着好事不留姓名的年仅22岁的雷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半个世纪过去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依旧歌声嘹亮,雷锋作为共和国几代人的榜样,历经岁月的沧桑,他的精神仍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6.
王一 《学习导报》2015,(4):34-35
中国的日历和共和国史册上又要标注四个特殊的日子: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日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与人心所向,每个纪念日背后都有着值得铭记的故事。学习雷锋纪念日看电影《雷锋》,毛泽东频频擦泪1963年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评论员文章《伟大的普通一兵》和《雷锋日记摘抄》,详细介绍了雷锋的事迹和雷锋日记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脑海里,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房。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曾伴随多少人从幼年走向少年.又从少年走向青年,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他更是一个象征、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8.
抚顺曾是雷锋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早在1960年部队的两忆(阶级苦、民族苦)三查(立场、斗志、工作)运动中,雷锋就被树为标兵。同年12月11日《抚顺日报》用一整版的篇幅刊载了雷锋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和《雷锋日记摘抄》,并加了编者按。有不少青少年还听过他的报告。他曾被选为抚顺市四届人大代表,还担任过建设路和本溪路两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1962年的“六·一”前夕被团市委授予模范少先队校外辅  相似文献   

19.
<正>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讴歌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毫不利己、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近月上演的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1962年8月15日,汽车兵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年仅23岁。雷锋对党、对人民、对祖国无限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功绩,体现了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为了弘扬雷锋精神,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将雷锋生前所在班命名为"雷锋班"。同年2月9日,总政治部向全军发出开  相似文献   

20.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第五、六期合刊发表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大报及各地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的手迹。以此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内学雷锋活动的热潮.至今已经整整50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