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价值取向对司法实务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建构司法运行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司法价值的导向功能。以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的受案范围为研究对象,考察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源流和演进轨迹,认为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应以“适当养育”和“充分教育保护”为价值追求,并以此作为划定受案范围的核心依据;采取类型化的研究方法,以权利性质为标准将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分为三大类,根据三类权利的不同属性,确定各类案件与未成年人民事审判所欲达到的价值目标关联的密切程度,认为人格权案件、亲属权案件应为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案件公诉制度是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重点是:检察机关在现有刑事法律框架内,如何在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和履行刑事审判监督职能时充分体现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特殊内容、特殊方式和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3.
简易程序具有迅速、简便的优点,但是体现诉讼效益原则的同时,也产生了弱化权利保障的问题。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未成年人案件来说,在比较缓和的法庭中进行审理,迅速、及时终结诉讼程序,都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但是我们也需完善指定辩护制度,赋予未成年人选择权,切实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4.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到底是八种犯罪行为,还是八种具体犯罪的罪名,学界分歧较大。从该款的立法精神、规范目的以及对"犯罪行为说"存在的弊端分析入手,应当坚持犯罪行为限缩的"罪名说"的观点,因为对个人自由的保障是法益保护的应有之意。此外,在坚持犯罪行为限缩的"罪名说"观点的基础上,对该款规定的相关犯罪应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美国与日本的未成年人法律制度发展均比较完善,在各具特色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本文从案件处理程序、特点入手,对两国的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审前程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以我院公诉部门2010年1月至今受理的刑事案件数量为例,未成年人案件数量为21件26人,占案件总数的5%左右,对于一个小基层院来说,这个比例不小,并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笔者从未成年人案件审查起诉实践出发,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以切实保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察工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检察机关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应确立“捕、诉、防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才能有效地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全面调查、区别对待”、“非监禁化、轻型化”、“迅速简约、充分保护”、“综合治理、体现职责”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一、会议概况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理实行非监禁化和行刑社会化,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法律共识,一种新的少年司法理念正昭示着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根本目标不是惩罚犯罪,而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体现刑事政策的精神,贯彻教育挽救、区别对待的原则,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与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共同筹备后,于2004年4月28日召开了“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政策思想问题研讨会”。华东政法学院的教授和学者、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及上海市检察院相关部门的领导、江苏…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未成年人不起诉案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可以在检察官的不起诉裁量权中予以体现。通过对海淀检察院近三年未成年人不起诉案件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办理未成年人不起诉案件中的作用,并且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对于这些缺失和不足,可以通过增设不起诉事先告知机制,制定常见罪名不起诉应用指南,以及和其他社会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未能形成以少年司法机关为中心的未成年人案件处理体制,已有的少年法庭受案范围较窄,仅仅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各种不同性质的未成年人案件(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所称“未成年人案件”,特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分别由不同部门做出相应处理,呈现多元化特征。这和其他国家普遍建立独立的专门机构统一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鉴于多元化体制存在的弊端,建立独立、统一、协调的未成年人案件处理体制应当成为我国未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确规定,这也是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婚姻法第29条第一、二款明确指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抚养子女是一种不可附加任何条件的义务。目前,离婚案件在各基层法院民事案件中的比例一直较高,而且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离婚诉讼中,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不管是男女双方争夺孩子的…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6):44-45,49
一、案情简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俞某,男,作案时16周岁,本市在校未成年人。嫌疑人俞某因伙同他人抢劫,于2003年12月24日被取保候审,2004年6月21日被移送审查起诉。经查:嫌疑人俞某经“黑龙江”(在逃)纠集,于2003年12月20日15时许,尾随被害人李某至本区罗店镇彭南线车站,强行将其带至罗南一村小花园附近,由“黑龙江”对被害人进行脚踢、搜身,此后二人共同以言语威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816例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医学特征,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基础资料,为相关的研究积累素材,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西南某省多地2013-2019年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816例,依据未成年伤者信息、动机、致伤物、案发地、案发时间、损伤类型、部位和程度进行分类,并对案发地和致伤物、动机和案发时间作关联分析。结果:所涉及的案例中,伤者多为男性(86.0%)、农村户籍(72.0%);以原发性损伤(94.1%)评定多见,损伤部位主要为颅脑、脊髓(29.3%)和脊柱四肢(18.5%),损伤程度以轻微伤(35.6%)和轻伤二级(33.9%)为主;动机以激情(74.7%)为主,案发地主要在公共场所(78.9%),致伤物以锐器(48.2%)和钝器(42.0%)为主,多发生在秋季(31.2%),且晚上(34.7%)和下午(25.4%)是高发期。不同案发地中动机、致伤物和案发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有一定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应积极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伤害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刑事政策在未成年人案件起诉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未成年犯罪的刑事政策与针对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相比,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具体案件类型的分析,阐述了刑事政策在未成年人案件起诉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到底是八种犯罪行为,还是八种具体犯罪的罪名,学界分歧较大。从确立该款的立法精神、规范目的以及对“犯罪行为说”存在的弊端分析入手,应当坚持犯罪行为限缩的“罪名说”的观点。最后,对该款规定的相关具体的犯罪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探究其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价了西方主要国家的未成年人案件处理模式,比较了中外处理模式的异同,提出了在比较法视野下我国未成年人案件处理体制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8.
缓诉,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尚无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特别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我们感到。确立和运用这一制度,无论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少年刑事检察制度方面,都有在理论上研讨,从实践上尝试的必要。 一、缓诉的概念与特点 缓予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及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对罪该起诉,但由于具有某些可宽宥的情节,以暂不起诉为宜的被告人规定一定考验期,视其表现,再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其特点是被告人的行为必须是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者,但暂缓起诉,予以考察。检察机关在一定期限内,保持提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性。如果被告人在考察期内未再违法犯罪,则撤销缓诉决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反之,则新罪与旧罪一并起诉。  相似文献   

19.
20.
在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人格甄别应由量表测试结论、社会调查报告和办案人员面谈得出的倾向性意见三个部分的考量因素组成。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疏导应掌握谈话方法和询问技巧,妥善进行心理量表的评估和测试,并注重定期跟踪回访等问题。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人格甄别所存在的问题,应明确人格甄别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规范社会调查的程序并建立社会调查监督机制。对于性侵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测评和疏导所存在的问题,短期而言,可以在检察机关建立专门针对性侵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的办案机制;长期而言,可以将性侵案件的被害人心理救助纳入国家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