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全球化的边界,是指不同文化的活动范围和存在空间具有的一定界域。文化全球化的边界意识类似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而不同"思想,包括价值边界意识、话语边界意识(表达的边界意识)、文化交流的边界意识等方面。文化边界的走向决定于文化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文化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文化的继承性和变异性等因素,经济发展和社会互动、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科技的交流和应用等亦对文化边界发生深刻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社会中,国家是一个具有道德品质和道德价值的特殊实体,国家伦理不仅是国家制度、政策和行为的道德基础,还体现了国家精神,是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基础。核心价值观需要国家伦理意识和伦理精神的支撑,它体现着道德共同体的精神实质和价值指向,通过伦理导向和道德教育而被接受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伦理的价值诉求,反映了国家的伦理属性,奠定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清晰的学科边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前提。界划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的依据在于其内涵、外延和专属的学科范畴体系,其价值在于促进学科的科学化,落实课程思政、构筑育人合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强调其边界性和边界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以此超越由界划学科边界而可能衍生的狭隘性、局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理边界是人整体心理活动的控制界限,反映出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问题,因此心理边界的确立受着环境变化的影响。领导干部心理边界有着它独特的心理属性,新政治生态下,政治环境发生改变,领导干部的心理边界构成也在发生改变,包括自我概念、角色认同、人格指向及其社会比较的心理优势都应重新调整,领导干部特别需要强化"边界意识",把握好心理边界的"度",自爱而守则,从培养健康人格、构建健康心理边界。  相似文献   

5.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国家意识教育理应成为高校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分析了对大学生实施国家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梳理了国家意识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形成机理,提出了实施国家意识教育的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是人类基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和价值取向。费孝通先生生前极力倡导的文化自觉是跨文化交际的新境界,体现了文化的平等意识、反思意识、互补意识和发展创新意识。在全球化时代中,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将会激励着人们更加自觉地从事文化的创新实践,推动跨文化交际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心课题的时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最首先的还是管理意识问题,是用什么观念来管理的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的一种行政活动,是国家直接对工商企业生产活动和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行政监督和管理。这种行政活动,和其他一切政府活动一样,都受一定思想观念、价值意识的制约。本世纪前的资产阶级把国家职能纯粹看作“守夜警  相似文献   

8.
宪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公民权利意识是依法治国的观念基础。然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和缺失,存在着诸如制度、法律和历史文化传统等观念上的障碍性因素。要提高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应着力于现代文化中法治观念的理性培养,大力宣传法为公民权利服务的思想,积极维护司法公正,捍卫国家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9.
赵异 《理论研究》2015,(1):72-76
传统体制模糊了政企、政资、政事、政社的边界,国家包揽一切,过度干预企业、资本、社会组织以及事业单位的微观活动,严重束缚了它们的生产能力和活力。深化改革要求明确政府与这些社会存在的边界,简政放权,并严格限制公权力僭越这些边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解放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活力。中国传统文化不大强调边界思想,深化改革应注意培养人们的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伟 《求实》2012,(12)
价值存在着主体自我相关性的效应决定了不同的主体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应主要着眼于国家与公民两个主体维度而展开.就国家这一主体维度,应建立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引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理念、目标和路径的价值观;就公民这一主体维度,应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反映人民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身的新旧转承和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共同影响着一国的文化安全。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精神等国家主流文化在得到弘扬的同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当前,我们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关键环节为抓手,围绕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三个方面,构筑好国家文化安全的防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重德轻法的传统伦理国家,民众的法治意识淡薄,制约着现代法治进程,导致民主与法律精神先天不足;加之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价值震荡和真空状态,极易造成社会成员价值选择的迷茫和失范。本文以儒家伦理为视角,分析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冲突,有利于构建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新文化、新伦理。  相似文献   

13.
羁人意识总是在表现着对人显现着的实在性,此即意识王国的基础性事实,也是哲学研究的原始起点。“意识是实在性的反映”与“实在性的反映是意识”是意识王国基础性事实两端各为主体自身的反思规定性,是其两端联结的不同反思形式。哲学基本问题,便是意识王国基础性事实两端的相关性,而实在性是否可知的问题既是哲学基本问题内涵的真谛所在,同时也是意识王国基础性事实的基本问题。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构成意识王国基础性事实的三个意识形式,是它的整个逻辑内容所是。哲学一般的完美整体.是哲学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价值论三的内在统一,是意识王国基础性事实与其逻辑内容所是的内在统一。意识三国基础性事实.是贯通哲学整个逻辑内容的内在基石。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重构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民自治是公社解体后,立足中国国情,在农村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确定国家行动边界、实现国家与农村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型制度安排,它体现了当代农村社会自主性的增长趋势.本文从村民自治的视角探讨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组织边界与功能边界,认为村民自治是对公社解体后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并就解决由于两种边界变化的不同步而产生的诸多矛盾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寄托着人类价值追问和价值理想的一种社会思潮,"普世价值"不仅专注于绝对的、神圣的和恒在的理念世界,更攀附于现实当中的话语体系构建,以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为话语核心,充当着西方争夺话语主导权和意识形态扩张的思想先锋。"普世价值"在中国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国家独立的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破坏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及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国家认同。认识与消解"普世价值"的话语霸权及其现实危害,不仅需要构筑社会主义的"中国价值"和"中国话语",更需要以"共同价值"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来解构和取代"普世价值"话语范式。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杨荣 《探索》2003,(1):55-58
社区参与泛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公共活动 ,影响社区权力运作 ,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行为和过程 ,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培育、引导和规范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和行为 ,应努力促使社区成员利益社区化 ,重新构建社区居委会权力来源的合法性 ,明确不同参与主体的权责边界 ,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知性意识及其整体主义致思方式,不啻为一次新启蒙。然而,后现代主义在解构了旧形而上学之后却不自觉地陷入另一种形而上学,并且在其后果上引发了价值多元主义的自我悖谬。价值多元化何以可能?在一个“诸神纷争”的价值处境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消解策略,其中确立“边界意识”的策略具有理论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专业分工多元化、学科发展精细化,学科互涉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科之间的边界渐趋模糊甚至混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是其中之一。为此,划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不仅关乎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宏观和微观问题,也关系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繁荣发展。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的合理性、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划定的重要依据、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划定的多维路径,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划定的逻辑进路,冀望唤起相关研究人员的学科边界意识和学科专业意识。  相似文献   

19.
刘勇 《学习月刊》2010,(23):21-22
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流价值,既是一种思想建设,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建设。人的心灵秩序是外显的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的主流价值必须适应大多数人安顿心灵、发展智力的精神需要,必须适应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进步的需要,必须适应人类文明潮流的大趋势。我们要紧密结合我国建设诚信社会、法治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的实际.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和创新意识确立为相当长时期内的主流价值.而且确定“社会公职人员和社会公众人物率先垂范.政府政党社会组织与公民良性互动.国际交流和两岸文化融合助生新动力”的策略体系。努力建设能够凝聚共识、团结人心、形成合力、创造未来的主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滕晓 《学习月刊》2010,(8):23-2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取向及潜在的价值意识,同时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由于文化的交流和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文化的交汇点.即形成了费孝通先生说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