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白细胞原虫(Leucocytozoon)简称住白虫,是鸡的一种血液侵袭病病原。据报道该病在东南亚盛为流行。1981年我省临沧地区兽医站首次报导发现鸡住白虫。为摸清鸡住白虫在我省的分布、感染和危害情况,提出防治的科学依据,我们于1984年2~4月进行了鸡住白虫的调查。 调查方法 (一)测样来源 在11个地区的38个县内,随机抽查农村放养鸡、市场出售鸡、城镇居民笼养鸡。 (二)检查及染色方法 用消毒针头在鸡翼下小静脉或鸡冠采血,制成簿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氏染色,镜检。 (三)白细胞带虫率计数 对查有住白虫鸡的血片,每只观察200个白细胞,计数其中带虫体的白细胞数,求出带虫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免疫琼脂扩散试验和血液涂片检查,对广东、山东和福建省的23个鸡场进行了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调查。在抽样检查的425只鸡中,31只鸡血液涂片查出该虫体裂殖子或配子体,29只鸡血清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14.1%,广东、山东、福建省检出率分别为10.3%,12.6%和24.5%。血液涂片检查结果,青年鸡的检出率(10.7%)明显高于成年鸡(3.8%);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时,成年鸡的阳性率(10.9%)则显著高于青年鸡(2.8%)。因此,进行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调查时,宜采用寄生虫学和血清学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把自然感染棘沟赖氏(虫条)虫,咽轮赖氏蛛虫和橿原赖氏(虫条)虫的10只鸡分成两组,每组5只。A组饲喂每吨饲料含10克Destomycin A的日粮,B组饲喂每吨饲料含5克Destomycin A的日粮。以同样的日粮饲喂两组鸡只两个月。在此期中,检查了从粪便中排出的节片,评价了Destomycin A对鸡(虫条)虫的驱虫效果。 A组,于1周后两只鸡停止排出节片,到第2周末4只鸡没有节片排出。在第3周末,只有1只鸡于一天内仍排出一堆节片,以后在5只鸡粪便中均无节片排出。 B组,4只鸡于1周后停止排出节片,3周后在5只鸡粪便中都没有排出节片。 二、棘沟赖氏(虫条)虫和咽轮赖氏(虫条)虫的节片1周后消失了,而橿原赖氏(虫条)虫于3~4周后才消失。 三、停止饲喂Destomycin A后1周剖杀了两组的全部鸡只,检查小肠中活的虫体,完全没有发现虫体。 四、由于长期连续饲喂每吨含5~10克Destomycin A的饲料,在1周之内棘沟赖氏(虫条)虫和咽轮赖氏(虫条)虫的生长受到抑制,橿原赖氏(虫条)虫于3~4周内受到抑制,结果在粪便中停止排出成熟节片。在两个月时间内全部虫体均被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4.
1963年以来,崇安县的水牛发生以高热稽留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作者于1981~1986年对该县5个乡44个村374头牛(水牛323头,黄牛51头)作了调查。其中水牛发病54头,其发病率为16.71%,而黄牛未见发病。从20例发病水牛血片中共捡出虫体1787个,单梨形虫体占37.21%,双梨形虫体占35.03%,椭圆形虫体占16.73%,环形虫体占7.67%,圆形虫体占1.34%,变形虫体占2.01%。梨形虫体平均长度为1.98μm,均短于红细胞半径(2.76μm)。具有一团染色质。红细胞染虫数1~4个。病原经鉴定为牛巴贝斯焦虫Babesia bovis(Babes,1888)。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福州市榕泉种鸡场鸡住白细胞虫病的发病情况和危害程度 ,进一步证实该病的病原是卡氏住白细胞虫 ;通过对库蠓带虫情况测定和雏鸡人工感染试验 ,确定库蠓是当地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传播媒介。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定期在鸡舍及其周围喷洒敌杀死或敌敌畏等杀虫剂 ,可使鸡舍及其附近的库蠓数量减少 84%~ 94% ;给鸡饲料中按 1g/kg添加可爱丹 ,可使鸡的产蛋率提高 3 .1%。  相似文献   

6.
1983~1985年,我们在调查贵州鸡住白虫的过程中,在血涂片中见有一种体态弯曲柔和、着色深的大型线状虫体,经鉴定为鸡丝虫微丝蚴。国内关于鸡丝虫的报道不多,杉本(1935)在台湾家鸡血液中首次查到微丝蚴,陈国清等(1960)曾报道了福建的鸡丝虫成虫及微丝蚴,刘国章等(1984)在广州对鸡丝虫微丝蚴进行了描述。 (一)材料和方法 鸡来自市场、专业户和养鸡场,品种有本地鸡和贵农黄鸡。取血部位为鸡冠和翅下小静脉,消毒后用小针刺破,取血推制成薄血膜涂片。血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20~30分钟。随机取各地微丝蚴10条,测量其大小。  相似文献   

7.
兰州和广州地区鸡球虫虫种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球虫病(Coccidiosis)对养鸡事业的危害较大,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我国还无人作出可靠的估计。本病的病原体——球虫(Coccidium)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凡是经过认真调查的养鸡的地方,都发现有球虫的存在,只是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尽相同而已。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球虫病,搞清其病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1983年余杭县畜禽寄生虫调查中,经过虫体标本压片染色鉴定,在猪、鸡体内虫体标本中各发现1种罕见的棘口科吸虫,现报道如下。 (一)圆圃棘口吸虫(Echinostoma hortense Asada,1926)该虫在日本、朝鲜等地曾有报道,主要寄生于鼠类,也发现于人体和犬体。国内见于福建、上海等省市;浙江农科院1982年在平湖县的黄鼠狼体内检到此虫;1983年,我们首次在余杭县1只猪肠道内检获此虫(见图之1)。 虫体长叶形,体长8.2~9.3mm,宽1.2~1.3mm。头领小,其宽度0.40~0.41mm,头棘27枚,前后  相似文献   

9.
(一)病的发生 1983年7月初发现我校职工家养的鸡体表寄生有不少针尖大小的吸血寄生虫,并且该虫还爬行于鸡架,及鸡曾接触过的其他器物上。该虫还能叮咬人体,引起皮疹,至7月中旬某户养的产蛋鸡,发现产蛋停止,并先后死亡2只。7月26日该同志饲养的2.5月龄中雏3只误入成鸡架内,次日晨发现一只死亡,此后才引起注意,为了收集虫体及观察寄生虫危害程度,随机采用2月龄中雏3只,于27晚6时放入成鸡架内,28日晨3只鸡全部死亡。收集虫体鉴定为鸡皮刺螨,尔后有两家养鸡专业户的鸡群(各户100余只)中相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检疫中发现狗肾膨结线虫6例。 寄生情况 经剖检的6只狗均有虫体寄生。其中3只腹腔中只有雄性虫体寄生,另3只狗的肾脏有雌雄虫体混合寄生。 虫体形态 虫体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表皮较透明,镜下见有横纹。口部无特殊结构,食道呈圆柱状,雌虫有的有2~3个弯曲。雌虫大于雄虫。雌虫体长200~1000mm,宽5~10mm。阴门开口于虫体前部,生殖系统,呈灰白色单管型。雄虫体长140~450mm,宽3~5mm,其交合伞如两花瓣对扣样,其前缘略凹入,中间可见到泄殖孔。生殖系统为单管型。虫卵:呈长椭圆型,淡黄色,卵壳较厚,两边卵壳形成钝锯齿状,长轴两端卵壳似勺状。 病理变化 虫体寄生于腹腔的犬机体解剖无明显的变化和病变。寄生于肾脏的对机体的危害是极其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牛边缘边虫的分离方法和步骤。将洁净微小牛蜱幼虫培育在接种含边缘边虫混合种虫血的牛体上,叮咬17天后,摘取600只(雌雄各半)未饱血成虫,人为地移至另一头易感健康牛体上。于继续叮咬后13天,在该头牛的血液涂片中发现了典型的边缘边虫。至33天时染虫率达到高峰,为53.11%,个别红细胞 内的感染强度高达9~10个虫体。35天染虫率降至41.34%,牛只死亡。在该头牛虫体出现至死前23天的涂片中,只见到了单一的边缘边虫,未发现其他形态的虫体。同时对感染牛只的血红蛋白、红白细胞数及临床症状等进行了观测。为了使染虫率升高,在本试验中采用了肌注氢化泼尼松的办法,起到了与手术除脾差不多的效果,且省事安全。  相似文献   

12.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以往多采用病原检查,即从病鸡翅静脉血涂片中发现鸡住白细胞虫裂殖子即可确诊。由于住白细胞虫的形态与鸡异嗜性中性白细胞极相似,常会造成误诊。为此,我们建立了应用琼脂扩散试验诊断住白细胞虫病的方法,初步试验效果较好。1 抗原制备  选末稍血片中有典型住白细胞虫裂殖体,并表现出明显症状的10只病鸡,从翅静脉采血。待血液凝集后分离血清和血凝块,与其肝、脾、肾等内脏混合,匀浆;用0.01mol/L(pH8.0)PBS离心洗涤3次,在沉淀物中加5倍体积的PBS,在振荡器上振荡5min;然后分别在50、100、150……500g…  相似文献   

13.
花尾榛鸡(Tetarastas bonesia),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林区。笔者1983~1989年共剖检花尾榛鸡61只,对体表的虱作了详细检查,经鉴定为鸡圆羽虱、鸽羽虱、鸡羽虱。花尾榛鸡为这几种虱的新宿主。现记述于后,文中的量度单位均为毫米(mm),数据一律为10条虱体的平均值。虫体标本存放在呼伦贝尔盟畜牧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室。  相似文献   

14.
牛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可随血液分布于各个器官组织,但各器官组织分布多少则有所不同。Callow和McGavin(1963),Callow和Johnston(1963)分别对牛脑等组织器官内的巴贝斯虫(Babesia SPP)进行了研究。Wright等(1979)和Commins等(1988)对感染虫体的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停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试验对患牛巴贝斯虫病的水牛体内的虫体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81年夏在广州郊区发现二例病鸡,头、颈和尾部震颤,腹泻和急剧消瘦,且随症状出现,在血液中发现有某种虫体,并可传给同笼健康鸡,当症状消失时,虫体亦随之消失。但将病鸡血液人工接种未获成功。 病鸡血液中检查到虫体的时间为5天。早期的虫体近似圆形或卵圆形,边缘不整齐,原生质染成蓝色,细胞核为鲜红色。进而虫体长出一至四条前鞭毛,有染成红色的毛基体,一些可见到不完整的轴柱肋或波动波,此时原生质中空泡较多,着色比早期稍淡。成熟的虫体呈椭圆形,大小为9~12×6~10.5μ,前鞭毛多数为3条,少数为4条,波动膜,轴柱肋均可见到(图见封三)。  相似文献   

16.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 (Leucocytozoonosis)又名白冠病 ,是由库蠓 (小黑蚊 )和蚋为媒介的原虫所引起的疾病。病原进入家禽体内后在血细胞及局部组织发育 ,造成贫血、内脏肿胀和出血等病变。1 流行病学调查1.1 病原 住白细胞原虫属 (Leucocytozoon)共有 6 7种住白细胞原虫 ,在我国仅发现寄生于鸡的 2个种 ,即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其生活史和疟原虫很相似。本病的发生常和作为媒介的库蠓活动季节密切相关 ,在我国南方 4— 6月份流行 ,而在河北省冀南地区多在 7— 9月份流行。1.2 发病特点 从我校…  相似文献   

17.
(一)调查方法 1988年春季和冬季,笔者在农贸市场购得27头黄麂(Muntiaousreevesi)的内脏(黄麂捕获地分布于本市的9个县、市、区),按寄生虫学检查法,剖检内脏,收集虫体,并对其中9头刚剥下的麂皮进行检查,收集体外寄生虫虫体;虫体按常规处理并初步鉴定后,送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进行分类鉴定。(二)调查结果 从黄麂内脏、皮肤共检出寄生虫9种,经鉴定隶属4个纲,8个科(属)。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调查兔的寄生虫中,检获一种小杆线虫,经鉴定系小杆科(Rhabditidae Oerley,1880)同小杆线虫属(Rhabditella Cobb, 1929)艾氏同杆线虫(Rhabditella axei (Cobbold, 1884),该虫属植物性腐生虫。Yokogawa,(1936),冯兰洲(1950),陈心陶(1960),冯坚等(1986)均在人体内发现此虫,在兔体内发现尚属首次。自1987年以来,我们进行了虫体形态观察,兔群虫体检出率调查,虫体在兔消化道的位置以及人工感染和药物对虫体的作用等试验,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 (Leuco cytozooncaulleryi)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L .sabrazesi)寄生于鸡的白细胞 (主要是单核细胞 )内所引起的寄生原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 ,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我国于 1 960年在福建省首次确诊该病 ,以后陆续在全国各地均有该病的报道 ,目前江苏省盐城市也有该病流行。发病情况  2 0 0 2年 9月 ,江苏省盐都县某户饲养 1 5 0 0只雏鸡 ,在 3 0日龄时开始下痢 ,鸡冠、肉垂苍白 ,病鸡逐渐增多 ,并出现死亡现象。整群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调查方法1994年夏季,对湖南省长沙市和河南省许昌市5个猪场和5个个体养猪户不同年龄、性别的猪共301头(其中猪场221头,个体养猪户80头),采集新鲜粪便,检查猪结肠小袋虫感染情况,对部分样品作了虫体计数,同时调查了各场猪的饲养管理和发病情况,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