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雁南 《党政论坛》2011,(10):34-35
2004年的一天,蒋庆泉的儿子蒋利接到舅舅冯自元的电话。冯自元说,看到一个叫《电影传奇》的电视节目,里面的一位老嘉宾说《英雄儿女》中喊“向我开炮”的那个王成是有原型的,名叫蒋庆泉。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震撼.从开幕式开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就吸引了无数美国本土观众,乃至中国观众和学者的注意力.,<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以其一贯的深度报道和评论,独特而多样的视角,在奥运舞台上也做出了精彩的表演.本文力图通过对比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媒体NBC和我国央视(CCTV)对奥运开幕式的报道,分析<纽约时报>对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前后的报道及奥运期间的一些独家报道,以期得出一些对我国媒体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李向飞 《学理论》2012,(35):33-34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代表性著作《论自由》的第三章对个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密尔认为个性发展或发展个性本身就是一个伦理原则,他认为个性就是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所喜欢的去做,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追求、去探索,可以制定自己的计划,而且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个性的自由发展能促进一个人的智力、判断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个性的自由发展能够促进社会道德的自由发展,促进了道德水平的提高,个性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研究密尔关于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有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4.
王菁 《理论探讨》2008,(2):48-51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自由与法律的责任与义务是相对立的,在专制主权下人们才能享有自由.这种"自由"理论是建立在霍布斯对"自由"含义的哲学分析基础上的.他将"自由"区分为三个层次:运动物体外在阻碍的缺乏;自由人不受阻碍地做想做的事;自由人经过"斟酌"的选择行为.霍布斯进一步对第二层定义进行分析,认为在强制状态下人是自由的;但在法律或义务束缚下人不是自由的.这就是霍布斯政治上消极自由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钟发远 《学理论》2009,(29):244-24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篇反映孔子教学思想的杰作,其中包含了出色的课堂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批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子路的点评中,这种批评一针见血,直截了当。表扬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冉有公西华曾皙的点评中,具体表现有三:(一)表扬有理,以小见大;(二)表扬有方,火候精准;(三)表扬有度,含而不露。总之,正是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的成功调用,使得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风采毕现,使得本章具有情味悠长、意韵隽永、理趣无穷的教学经典价值。  相似文献   

6.
契约自由与劳动法的兴起——《资本论》的法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自由是近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商品交换领域中的基本规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商品的分析作为出发点,阐明了劳动力作为商品既是剩余价值的来源,又是契约自由形式化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它也是现代劳动法产生的起点.从一定意义上讲,劳动法的兴起既是对契约自由形式化的修正,又是对于商品社会中劳动者权利的维护和保障,是对社会正义的法理念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2)
爱自由是人的天性,追寻秩序是人的社会本能,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中找到适宜平衡点的运动范围,努力化解植根于人类追求自由与秩序本性所导致的个人、家庭、群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利害冲突,此为哲学学科观照现实一直需要回答的问题。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一书承继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方法,修正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解放的理论,从个体及属系层面追根溯源,把富有创造性的自由工作作为克服现实中人存在的异化与建构美的无压抑性社会秩序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3,(10):52-52
1949年国民党政权溃败,在半壁江山的危局中,一部分国民党人和上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雷震、于世杰、杭立武等人总结教训,认为败于中共的一个主要原囚是宣传思想斗争的失败,要继续反共,就得建设所谓宣传“民主自由”的言论机关,于是倡议创办了《自由中国》杂志。  相似文献   

9.
任炯 《理论视野》2013,(11):55-58
【提要】通过对“美国梦”的兴起发展和变迁的回顾,以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对“美国梦”的追逐而梦想幻灭的故事为例,展示了美国文学家菲茨杰拉德对于“美国梦”的实质和走向的思考。秉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在构建“中国梦”的当下,重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或许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自由问题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自由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还没有创立,从总体上来看,马克思的自由观还是抽象的。而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实意蕴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表述的"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当然,马克思认为这种"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还是不现实的,他不仅具体分析了导致这种不自由现象的原因,而且探索了实现"现实的个人"的自由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李季 《学理论》2012,(15):275-276
《三事忠告》为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所著,由《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三书汇集而成,是作者从事地方县令、御史及参议中书省事时,以其实际从政经历融合前人思想撰写而成,是一部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吏制专著。《三事忠告》作为一部政论专著,涉及为官的方方面面,除对廉政、勤政、重民等思想的论述外,还对官员道德修养有深刻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批评视角详细解读威廉·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名诗《转折》,诠释文本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自然哲学和生态主题,揭示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切关注和美好憧憬,警醒人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10)
姚荣泽案发生在清末民初之际,为轰动一时的司法大案,引发了舆论界的广泛关注。《申报》主要从姚荣泽案、伍廷芳与陈其美之争、案件审理过程以及姚荣泽的死活四个方面着手进行报道,为公众全程展现了姚荣泽案的始末。《申报》因其商业性报刊的性质,较为客观地从多个角度对案件进行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姚荣泽案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5.
吉铠东 《学理论》2013,(11):195-196
1923年的临城劫车案曾轰动一时,中外媒体竞相报道。作为上海三大报之一的《时报》除了密切跟踪报道外,还发表不少针砭时弊的评论,归结有三:一是对政府的批评;二是对中外言论的思考;三是提出治匪之策。透视《时报》的舆论,不难发现其爱国之心及其对民生的关注,但它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认识尚不全面。  相似文献   

16.
从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对历时近三百年产生的二百多本涵盖《老子》世传、帛书、竹简3种版本的译本进行全面历史性描述,得到以下要点:一是《老子》译本的翻译根据3种不同版本呈现出3种翻译趋势与热潮,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倾向产生不同影响;作为边缘文化的典例对西方文化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二是多译本《老子》这一文学翻译典例表明文学翻译批评应兼具规定性翻译批评研究和描述性翻译批评研究,以此完整的翻译批评系统推动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尹福俭 《学理论》2009,(24):54-55
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是史传分流的结果。尽管小说已经形成自己的体制与特点,但对史传的师承却不绝如缕。本文拟就《史记》与《儒林外史》在结构模式上的承传与重构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9)
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生态"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虹》作为文学经典,对其中自然、精神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具体分析将有新的现实意义。以鲁枢元关于生态批评的自然、社会及精神生态三大方面对劳伦斯的作品《虹》进行解读,以求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由于工业技术的介入,使得人类精神与自然精神的割裂,我们要回归自然,重建精神意识,才能有效缓解生态危机,实现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潘际帆 《学理论》2011,(31):50-52
关于马克思自由观的问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对于马克思自由观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自由王国的理论却重视不够。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马克思自由王国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如何实现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试图通过与目前人们对马克思自由王国的认识比较辨析的方法,达到对马克思自由王国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0.
康慨 《党政论坛》2011,(16):46-46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新著《论中国》(On China)在美英两国正式上市,大报连续刊发书评。其中心论题大抵有二,一是对中美关系与世界未来的关切,二是对基辛格博士的现实政治——或实用主义政治策略的褒贬。基辛格不重视民主《纽约时报》前主编、曾报道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马克斯·弗兰克尔(Max Frankel)撰文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