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也无法获得十全十美的人生!人生之美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美神维纳斯,她的美丽,既在于她的体态,也在于她的残缺。人生如果是十分,也许应该这样度过:三分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三分是别人口中不争的事实;三分是自己无所畏惧的追求;剩下一分就留给偶尔的忐忑不安,颓废消极或怠慢逃避。  相似文献   

2.
黄真伊被称为“松都三绝之一”,她传奇的人生及卓越的才华被世人所称道。她是时调创作的杰出代表,她一生作有大量杰出时调,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六首。黄真伊时调的创作常借助于自然山水来表达人生虚无感及对世事无常的感叹及惆怅。  相似文献   

3.
戴先任 《党政论坛》2014,(21):63-63
“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一个普通女子这辈子能上法庭.第一次出庭我腿都是软的。拿到一审判决书我很想哭,明明我是受害者,为什么还判我输?”现年34岁的四川女工黄娟在东莞进行了其人生的首次法律维权,请不起律师的她独自经历十个月的诉讼过程,也使她由茫然变得坚强、她说她很可能输了官司,但希望她这种法律维权方式能多少起些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赵霞 《各界》2010,(4):52-55
在“秦淮八艳”中,马湘兰是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与其他七艳相比,马湘兰的容貌是最不起眼的,人生经历也是最普通寻常的,知名度似乎也是“秦淮八艳”中最小的。这么一个看似平凡的乐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名列“秦淮八艳”之中的?马湘兰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的过人才华,  相似文献   

5.
女作家与酒     
王旗 《侨园》2013,(3):43
当代女作家中,有不少喜欢饮酒的。女作家戴厚英(已故)平时无喝酒嗜好,但与文人们相聚,虽说不是每饮必醉,但也有醉酒的时候。据她讲,她此生已有五回醉,对酒有了真切的感受。她说:"醉酒,实在是人生的一种境界,随着人生的体验不同,境界的内涵也是不同的。有真假醉之分,假醉是身醉心不醉,真醉却是身心俱醉了。又有浅醉和深醉之别,浅醉是在昏沉中活跃着灵魂,深醉昏沉如死人,浅醉知醉,深醉却不知醉,因此浅醉激越而深醉痴狂。"女作家张爱玲很有酒量。一次,60°的白酒她喝了六七两竟没有醉意,她的酒量到底有多大,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不少男士都不是她的对手。她觉得,喝酒以后,感觉要多浪漫有多浪漫,要多沉郁有多沉郁,像回到草原,起起伏伏的心花怒放,想哭就哭,想唱就唱。更深刻的感受是,她认为,喝酒是一种人生经历,它是补充心智、补充生活重要的一课。  相似文献   

6.
段功蔚 《各界》2014,(9):93-94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常有人会蒙受不白之冤,被怨憎和迫害。那段时间,她和他的人生中的雪下得好大,四处一片皓白,仿佛要封冻住他们生命中的一切。1934年她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从事教育工作,让她从骨子里对有学问的人仰慕和敬重。她十四岁就是北京一名地下党员,刚解放时,她从北京第三女子中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国家百废待举,急需人才的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把她留下来做了一名政治教员。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4,(18):52-53
今天,我只说三个故事,不谈大道理,三个故事就好。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如何串连在一起。我的亲生母亲当时是个研究生,年轻未婚妈妈,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她强烈觉得应该让有大学毕业的人收养我,所以我出生时,她就准备让我被一对律师夫妇收养。但是这对夫妻到了最后一刻反悔了,  相似文献   

8.
陈静 《团结》2009,(3):9-12
从成天与大机器打交道的工学博士到建材集团总工程师,从专业学者到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会主委。高小玫成功实现了人生的转型。采访高小玫,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她的低调是出了名的。趁着最近她以市政协副主席身份带队赴金山调研“水泥窑”课题的间隙,笔者跟随前往,对她进行采访。在得知我的来意之后.采访就从高小玫下面的一段话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正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唐凤雁的人生格言是:我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因而我一直不停地走在上坡路上……在抚顺市的书画界,提起唐凤雁的名字可谓大名鼎鼎。她的书画作品究竟参加过多少次比赛和展览无人能说清楚,她所获得的各种奖项连她本人也数不清。的确,这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阳光的老人。随着记者的采访,一个强烈的感受呼之欲出:她是一个一般人无法与之相比的"神奇"老人,她的退休生活简直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相似文献   

10.
杨基凤,安徽省安庆市菱湖新村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她扎根社区工作22年,把自己人生最黄金的时期无悔地献给党的基层社区工作。她人在社区,心在社区,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干群众最需办的事,做群众最贴心的人。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党委和社居委两个班子精诚团结,苦干实干,使菱湖新村社区成为市、省乃至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先进单位。她本人先后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相似文献   

11.
人生 旷达     
人生旷达莫希达人生象条河,有直也有曲;人生象首歌,有哀也有乐。直者,顺境者也,得志者也,曲者,逆境者也,磨难者也。总之,在直曲之间,在哀乐之间,人生难免存在着各种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互相碰撞出来的矛盾,这种矛盾发展过甚、过激,有损于同志之间的团结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6,(Z2)
正一年在间,这位江南美女独行14国,她与部落酋长夫人结为姐妹,曾被异国士兵用枪顶着胸膛"逼婚",一觉醒来发现脚下的城市已被坦克包围……冒险之旅不仅把软妹子变成了"女侠",也让她对人生有了别样体悟。半路丢了行囊1988年,陈梦婷出生在浙江云和县。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医务工作,人生的前25年是听父母话的乖乖女,生活得循规蹈矩。但数年枯燥的工作,也为梦婷后来的"爆发"埋下了伏笔。2014年7月,她在工作之余考研成功,收到法国一所大学硕士录取通知书。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陈梦婷决定奖励自己一趟"穷游世界"的旅行。  相似文献   

13.
正"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一个普通女子这辈子能上法庭。第一次出庭我腿都是软的。拿到一审判决书我很想哭,明明我是受害者,为什么还判我输?"现年34岁的四川女工黄娟在东莞进行了其人生的首次法律维权。请不起律师的她独自经历十个月的诉讼过程,也使她由茫然变得坚强。她说她很可能输了官司,但希望她这种法律维权方式能多少起些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汤小小 《各界》2014,(8):90-92
说起谷瑞玉,也许很多人感动陌生,但若说起张学良,却没有几个人不知道。1921年初遇张学良时,她是天津赫赫有名的“四大花旦”之一,正因有了这个身份,才有幸在宴会上为张献唱。 随后,两个人相谈甚欢,谈戏曲,谈童年趣事。她发现,张学良亲切幽默,并没有传闻中那么不可靠近,他亦发现,除了戏唱得好,这个女子言谈大方,颇育见地。 宴会完毕,桥归桥,路归路,她依然登台唱她的戏,他依然深入林海雪原剿匪,他们走的是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本来永无重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爱岗敬业 奉献社区 2002年初,战敏良下岗不矢志,把自己的人生坐标重新定位在社区居委会,竞聘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有人说:无论什么工作,做得普通的是职业,做得出色的是事业。这句话激励她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要为党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上任伊始,她怀着对社区工作的满腔热情,凭着对社区百姓的无限爱心,把个人的命运与社区建设事业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她努力学习,钻研业务,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16.
方方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主要叙述了一个汉剧女艺人如戏如梦的人生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的悲剧,一方面由于她的女性身份、女性命运,因而显得特别惨烈、尖锐;另一方面,因为她的悲剧与汉剧艺术的兴衰演变纠合在一起,因此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女主人公的悲剧既源于自身的性格和选择,也因为她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郑媛 《各界》2014,(6):6-8
很多4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黄帅”这个名字。30多年前那场全国皆知的“小学生事件”后,黄帅几经人生风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散文集《黄帅心语》。  相似文献   

18.
韩国总统朴槿惠不久前在清华大学用流利的汉语演讲时,赢得一片喝彩。她多次表示,自己的思想深受中国哲学影响。本刊特从《绝望创造希望:朴槿惠的传奇人生》一书中,摘编朴槿惠日记中涉及中国文化的部分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刘立 《团结》2008,(2):53-54
1991年,刚刚28岁的王冬华就成为哈尔滨市民革当时最年轻的党员。一晃17年了,可是,每每回想起那神圣的时刻,都令她激动不已,她曾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述心声:“加入民革是我的一种追求,一种缘分,民革是我成长的乐园,进步的动力,精神的伊甸园。回首17年的人生里程,我由衷地感恩与崇敬。是民革让我走出了思想的懵懂;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08,(18):6-6
人生前8年,监狱度过 红色,注定是邵华69岁人生调色板的主色调。1938年.革命战士陈振亚与妻子张文秋的女儿邵华降生。陈一反传统,让女儿随母姓,取名张少华(北大毕业后,她用谐音.取笔名邵华,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