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西方正在经历深刻的制度性危机。经济难脱困境从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已经3年过去了,西方各国经济不仅复苏乏力,而且深陷困境。更糟糕的是,目前根本找不到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办法和出路。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既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矛盾和国际金融体系的严重问题,同时又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危机管理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化进程中,危机管理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而政府危机管理水平依赖于制度创新。本文首先界定了危机和危机管理,以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界定了制度的内涵,接着分析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行制度的缺陷以及政府为提升危机管理水平进行制度创新的内容,在最后探讨了危机管理制度创新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言 《党政论坛》2010,(16):40-40
在日前举办的“中文危机与当代社会”研讨会上,专家指出当下汉语使用混乱已由局部蔓延到整体。汉语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9)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悠久,为法国社会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护,成了西方国家纷纷效仿的典范。然而,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它虽然为社会中的贫困群体提供了生活所需,但这并未从本质上解决法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正相反,它影响了社会生产效率,使得法国的经济和社会丧失活力,对法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万国华 《民主》2009,(2):26-27
美国雷曼和“两房”等上市公司的破产或被接管而引发的金融海啸或股灾,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全世界尤其西方政府除了联手动用行政干预接管,或者干脆动用公币直接入市购买上市公司不良资产或股权等“治标”手段外,应对危机似乎还没找到好的“治本”良方。笔者以为,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成为如此严重的全球金融或经济危机,根本原因还是美国式公司治理法律机制或证券法律制度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理论视野》2010,(9):64-64
<正>《人民日报》9月2日刊登张晓晶的文章指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危机。其一,基本信念危机。主流经济学对于自由市场的信念根深蒂固。尽管凯恩斯革命打破了古典经济学的市场万能论,但后来的新自由主义以及新古典学派,还是相信市场是不会错的。市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将使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与金融体系发生深刻的调整和变化。任何调整和变化都是基于现有的问题而出发的,为此,本文从金融危机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可能在未来发生的技术性变化、制度性变化、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同时分析了在这些变化中中国实现崛起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0)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引导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但是西方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文明之伪""民主之虚""平等之斜""富饶之困"等弊端,对人类的和谐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其危机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今天应该理性地看待西方文明,既要看到西方文明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也要深刻分析其内在的缺陷,汲取其长,克服其弊,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既要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也要看到其表现形式的变化。当前资本主义的体制困境,主要是金融领域和虚拟经济的局部危机,没有动摇资本主义的根基,甚至难以动摇新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要充分估计资本主义的应变和调适能力,但也要看到其辩证性质和创新的特点。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要联系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背景,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在整体的低潮中仍有不少亮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具体道路和方式值得我们深入地反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赵宗博 《学理论》2010,(27):97-99
近年来,中国更加强调外交工作"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大局",在外交战略观念更新、制度改进、决策多元和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外交战略框架。针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形势,探究中国经济外交的内在动因、原则方针、运作机制和实践路径,并据此完善中国经济外交战略,有必要成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西方民主制度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的集中表现 ,它导致无约束的资本向劳动者阶级反扑 ,破坏了社会福利国家妥协的历史局面 ,产生资本与劳动、市场与民主的新的紧张关系。大规模的失业、贫富分化和社会分裂对西方民主政治构成严重威胁 ,潜伏着社会地震和政治地震。  相似文献   

13.
德水 《党政论坛》2009,(6):18-19
一、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刻背景 2007年7、8月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到2008年9月终于引发了一场以华尔街为震中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大地震”,并从金融领域迅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4.
只要国际能源价格继续维持在高位,2008年俄罗斯经济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来说并不陌生,1998年的那场灾难性危机曾令该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0多家银行中,约一半被迫倒闭关张,数百万俄罗斯人一夜间失去了多年积攒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关关系的走向直接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双方利益进一步交织,彼此成为相互依存的“利益攸关者”。如何判断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国如何以“利益攸关者”的身份发展和推进中关关系并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减少双方分歧和摩擦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开始逐步显现,从目前来看,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和深化,国际金融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全球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受其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很多困难,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环境将可能更加严峻。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处理当前的劳资关系问题,保持劳资关系的利益平衡,的确给工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邓集文 《行政论坛》2009,16(6):20-24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出口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政府适时适当干预市场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种策略选择,具体策略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在政府干预时选择发挥市场作用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另一策略,具体策略是推进生产要素、自然垄断行业、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总括而言,在市场与政府的组合间选择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明 《党政论坛》2009,(2):18-19
从目前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的“震中”在美国,但财富损失和经济衰退最严重的地区却可能是新兴经济体和传统大国。这场危机在进一步演变之中,各国力量此消彼长,展现出宏大的国际关系画卷。  相似文献   

19.
西方议会的历史地位、危机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近代议会在使国家权力合法化、统治阶级意志国家化、权力运作程序化和政治过程公开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演变,国家干预和管理社会经济事务职能的不断扩大,议会的传统权力和对政府的监督作用相对削弱,议会代表人民行使主权的权威性日趋下降.议会政治的衰落及议会改革构成了20世纪后半叶代议民主制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5)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过程的描述和分析,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在价值哲学的视角下揭示了次贷危机下西方价值概念和价值观的变化。其中的价值变化主要是价值理念在个人生活中的影响、价值在个人经济行为中的引导作用和西方价值观的全球化的推行等三个方面。最后得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可持续和谐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才能避免西方次贷危机,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