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与国家——黑格尔国家哲学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格尔的国家哲学中,国家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一定的意义上说,黑格尔的国家理论是一种政治文化理论。本文从国家与伦理理念、国家与政治情绪、国家与民族精神三个方面考察了黑格尔的国家哲学。黑格尔既把国家看作政治实体,又看作文化实体,国家被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国家制度是在整个社会的文化整体的联系中存在的,受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制约,是不同的民族精神的产物。黑格尔的国家哲学,克服了社会契约论将国家制度仅仅看作是人民主观同意的结果的理论缺陷,丰富了人类的国家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3,(24):12-12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过去我们讲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最早是国家统治,后来讲国家管理,现在我们又确立了国家治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是主体,人民也是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  相似文献   

3.
周朝的国家衰败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国家衰败之一,是丰富国家衰败理论、探究国家长治久安之道的重要资源。周朝是封建制国家,属于弱国家中心主义的天下型国家,分封制和宗法制在提供道德宗法血缘统治秩序的同时,亦暗含着导致统治基础不断流失的致命缺陷。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封闭导致了国家精英的衰败和僵化,弱国家中心主义的国家结构又使得国家自主性不足,两者共同导致国家精英在应对危机时的失败。文治传统和松散的国家结构,增加了国家遭遇外部族群进攻的风险,使周朝最终没有逃过外部族群的毁灭性进攻。国家形态缺陷、精英应对失败、外部族群进攻从发生原因上相互关联,在作用机制上叠加耦合,最终导致了周朝衰亡。国家形态和统治精英的基本情况及其互动关系对于国家长治久安有着根本性影响,一个国家想要避免衰败,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维持制度的先进性并保持统治集团的高素质和内部团结,对危机保持敏感,同时防止中央统治资源被地方侵占。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已经崛起无论是通过数字还是观感,都可以感到中国崛起的势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中小国家.欧洲平均一个国家的人口是1400万,所以中国大约等于一百个欧洲国家的规模,上海人口规模是三个瑞士,江苏是七个希腊,长三角是1.5亿人,  相似文献   

5.
乔旋 《党政论坛》2010,(5):29-31
构建国家形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近年来,以国家形象为内涵的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逐渐意识到良好的国家形象对推进国家整体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安全等,以及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因而纷纷从文化战略高度对国家形象重新定位,竞相调整或重塑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干部人事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国家管理的基本条件,它体现和贯穿于其它各种国家的政治制度之中,是国家全部政治制度的组织基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保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实践创新到制度创新、从重点突破到整体推进的过程,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面对新形势,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国家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格尔的国家观,既不是试图为现存国家辩护也不是试图建设一个理想国家,它所展开的是国家的合理性。他的国家理想主义,即是自由意识的现象学,是其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的完成。他的有机的国家制度论,同样体现了对启蒙思想与浪漫主义思想的综合与超越。“极权主义”、“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类的普通标签并不适用于黑格尔的国家观,给黑格尔国家观贴上这类标签常常是模糊了而不是清晰了它自身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讲政治,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国家安全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国家安全机关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强调讲政治。国家安全机关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党和国家在隐蔽战线上从事对敌斗争的职能部门,主要任务是开展反间谍工作和其它有关国家安全工作,进行隐蔽战线的斗争,保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国家安全c因而,国家安全工作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政治工作,国家安全机关的领导干部只有强调讲政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  相似文献   

9.
高卫华 《党政论坛》2008,(15):26-28
现代国家建设(State—building)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题,而国家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中心。国家制度建没是一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在内的系统综合性工程,国家制度的有效运转和持久运行有赖于社会的基本共识、民众的普遍信从。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的共同理念,凝聚了人民的共同信念,既是国家制度体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韧农 《学理论》2009,(2):86-88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项战略。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承载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高等院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限政之维 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是照搬前苏联模式建立,而按照列宁在《国家与革命》里的理解,整个社会不过是一个“国家辛迪加”,政府是这个国家垄断大公司的总管,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的雇员。显而易见,这种集权性的制度设计是将全体公民都拉上了国家的战车,而且杜绝了社会“自雇谋生”的出路和在灾难来临时逃出生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任培秦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同阶级相联系的,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国家两种职能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国家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国家本质决定了国家具有两种职能:一是阶级职能,一是社会职能。阶级职能,即...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国家治理思想是一个立意鲜明、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阐释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批判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是维护特权群体利益的虚幻共同体。他从民主制度设计、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国家治理方式及维护人民利益层面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提出富有未来洞见的科学构想。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其新时代回应。把握恩格斯国家治理思想的本真要义,对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蔡扬波 《学理论》2023,(4):49-51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团结奋斗”等内容。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文化安全对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保障作用。国家安全凝聚力是因维护国民安全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聚合力、向心力,是国家和人民在追求国家安全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国际形势异常严峻,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防范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文化的冲击,确保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积极推动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在文化差异中寻找共同点,为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公务员的主体意识,主要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对国家公共事业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国家公务员是中国行政机关中依法执行公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工作人员,正确的主体意识,是其正确履行职责、管理社会的根本保证。学习贯彻(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重点把握的基础上,应当确立以下诸方面的主体意识。一、公共利益意识。国家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特殊力量,是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总代表。它通过行使社会“公共权力”,管理公民的各项社会事务。国家公务员的身份一旦确立,即与国家产生了一定的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利益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天,在迈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来讨论国家利益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而国际上一些居心叵测的势力却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实际上,我们是“树未大而先招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这棵树,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国家利益,就格外重要。今天讨论国家利益,是历史的进步。在过去,至少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利益这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受到严厉贬抑的,不光是在中国,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如此。其实,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政治家事实上也都意识到国家利益的存在,也在追求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爱国,是一个人对祖国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又是一个公民对国家应承担的神圣使命;更是表现为实现、维护、增进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具体行动。企业家爱国,一方面,首先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爱自己的国家,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又有别于普通公民,要求更高,集中于一点,就是带领企业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     
《党政论坛》2011,(21):1-1
张维为的“改革开放与中国发展的模式”一文指出,无论是通过数字还是观感,都可以感到中国崛起的势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中小国家,欧洲平均一个国家的人口是1400万,  相似文献   

19.
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形象”既包含自我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4,(12):47-48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黄范章撰文指出,政企分开必须澄清两种片面认识:一是有人认为,既然中央明确必须控制四大行业和领域,就应对它们实行国家(政府)垄断,即使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也须“一股独大”,以确保国家控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上述四大行业和领域中,需要由国家垄断的国有企业是极少数,多数国企将实行国家控股制。股权分散和资本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