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独立董事制度可以有效弥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独立董事亦称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是指具有完全独立意志、代表公司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公司董事会成员。设立独立董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独立于大股东;二是独立于经营者;三是独立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与公司没有利益联系,可以客观、公正、独立地作出有关公司决策的判断。加之,独立董事都是具有特殊专长的战略经营管理专家和执行特殊职能的董事会成员。独立董事作为外部董事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在董事…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 (IndependentDirector)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 ,并与公司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独立做出客观判断的利害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又称为外部董事 (OutsideDirector)、独立非执行董事 (Non—execu tiveDirector)。他既不代表股东 (投资者 ) ,又不代表公司管理层 ,与公司没有任何的相关联的物质利益。中国证监会于2 0 0 1年 8月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用以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及问题我国证监会于 199…  相似文献   

3.
徐小钦  刘璇 《学习论坛》2009,25(3):41-42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控制和平衡执行董事和经理权力的有效措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及改造后存在的"路径依赖"、"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名无实.因此,在我国企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解决所有者虚置引起的企业管理不善问题,有利于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和更好地保障社会利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应注意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独立董事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素质;明确独立董事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完善独立董事的利益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够、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重叠、具备担当独立董事素质的人才匮乏等问题,这就需要确保独立董事的真正独立性,明确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全面提高独立董事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周亚明 《学习导报》2013,(20):23-23
7月底,港交所一则“三位曾经的省部级高官出任中国重汽独立非执行董事,年薪为18万元人民币”的消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虽然随后不久,中国重汽再发布公告称,上述三人“婉拒”聘任。但公众对退休官员到企业任职却有了更多质疑:退休高官到企业“发挥余热”这一现象该如何看待?企业又为何青睐退休高官?退休高官能到企业任职拿高薪吗?  相似文献   

6.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本质与核心.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必须使独立董事生成独立、行权独立、约束独立、评价独立、报酬独立.  相似文献   

7.
[个人档案]:周道志,男,1949年1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高级经济师。 1978—1982年在贵州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财政专业学习,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4—1995年在职攻读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获硕士学位。1982年7月—1988年6月在贵州财经学院工作,任科研处副处长,经研所负责人,财政金融系主任。1988年6月—1993年4月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金融所副所长、金管处副处长、证管处处长,深圳市政府资本市场领导小组专家组副组长,证券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1993年4月—1998年7月任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中国光大银行总行副行长(主管光大证券业务并参与创办光大证券公司),光大证券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中国光大金融控股公司(香港)董事副总经理。 1998年7月任博时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2002年4月任董事、代总经理、党委书记。2003年4月起任执行董事,党委书记。1993年起担任中国南玻集团独立董事,为国内第一位任职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1997年受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1999年受聘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受聘亚太经合组织中国金融委员会委员。2000年任全国人大财经委“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顾问。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华 《唯实》2001,(12):27-29
一、什么是独立董事目前 ,国内外无论理论界还是实业界对独立董事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如美国证券交易所最早认定独立董事的范围很宽 ,除公司高层经营者、职工和其他附属人员之外 ,其他都是独立董事。后来伦敦证券交易所移植了这种概括性定义法 ,认为独立于公司经营者对其行使独立判断 ,没有实质性影响的任何商业关系或其他关系即可视作独立董事。法国 1995年和 1999年《维也纳特报告》同样采用了概括性界定法。国内理论界对独立董事的引述中往往将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概念一并使用 ,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 2 0 0 1年 5月 31日中国…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遇到的是一个特殊的制度环境,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需要突破许多制度障碍。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独立董事所面对的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特殊的股权结构问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以及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0.
蔡云 《唯实》2005,(3):26-29
一、江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情况截至2003年6月底,江苏75家上市公司中,除因连续亏损的C公司以外,其余74家公司均已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1.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74家公司共有董事709人,其中独立董事226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由董事会提名,达到207人。此外,股东提名有18人,监事会提名有1人。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枫 《新视野》2004,(6):23-24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独立性是它的核心和灵魂,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确保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为吸引更多优秀的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士担任独立董事工作,并且对已经担任独立董事的人来说,如何使他们勤勉工作也需要不断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到责、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高煦照 《学习论坛》2004,20(4):34-35
深化企业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很有必要。应从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的选择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方面入手 ,推进我国企业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溯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其信奉理念是:置身独立董事于公司利益冲突之外,才有"独立"可言。该理念渐为很多国家认同并有形化于各国引入独立董事的实际操作和立法之中,这一走向值得我国立法引入积极借鉴。文章先是分析了独立董事的缘起和作用机制,指出高位阶立法的引进势在必行;其次概括检视了美国独立董事的实际演进和立法努力,指出我国立法的借鉴所在;最后探讨了我国引入独立董事的具体立法举措。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公司董事、高管人员的监督,优化了公司的治理结构,但随之带来的是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在功能上的重叠和冲突,因此,有必要协调和划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根据我国的国情,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应以公司的关联交易、重大决策等行为的妥当性、科学性为主,而监事会的监督应以公司的财务检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的违法性为主。  相似文献   

15.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就如何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提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聘机制、激励机制、绩效考核体系、责任保险制度及成立独立董事协会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春玲  李瑭 《世纪桥》2013,(3):122-123
起源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因其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而风行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不力的局面,我国亦引入了这项制度。但是,由于国情和法律制度的冲突,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施行的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其实施效果与引入该制度的初衷相去甚远。针对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结合我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实践,分析并总结该制度在我国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该制度的构想,从而有助于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罗光宇 《理论学刊》2005,(11):87-88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1997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该指引规定,以下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公司股东或股东单位的任职人员,公司的人员(如公司的经理或公司雇员),与公司关联人或公司管理层有利益关系的人员。1999年3月29日,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要求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半应是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至少要有两名。2000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公司二板上市规则》(草案)要求,公司中董事会成员至少2/3为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不得为以下人员:公司股东,公…  相似文献   

18.
杜啸尘  王玲 《发展论坛》2003,(10):42-43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学界赞誉颇多,但现实操作却不如人意。于是批评之声滚滚而来,学者们纷纷质疑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以上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深入思考。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由来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这一制度的形成与美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几家公司卷入了向政府官员行贿的丑闻,还有一些性质恶劣的不当行为使股民对公司失去了信心,引发了很多对公司董事会及经理层不信任的法律诉讼案。这促使美国证监会要求所…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对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革命具有积极地作用,而实践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体现,激励与约束机制未能有效建立,知情权与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与监事会的关系也有待理顺,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独立董事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正在加快建立,但很不规范.有些学者对这一制度的实效表示怀疑,称之为"装饰革命".本文从世界一般、中国特色两个视角揭示了由监督者弱势和所有者不能决定的现实必然性,由独立董事职责和功能决定的运行机制,解析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