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珊珊  鲁宽民 《学理论》2011,(35):251-253
网络作为一门应用技术,不仅使通讯方式发生了革命性重大变革,网络的发展也越来越展示出虚拟空间的复杂性,青少年网民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等都在受到网络发展带来的震荡和变革。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各种非主流价值观、非传统价值观对青少年的侵蚀,势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因此,在网络时代,如何为青少年构建社会所认同的、向上的、健康的精神家园,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改进和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屡报端,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反思。笔者认为,史怀泽提出"敬畏生命"伦理学,中心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以实践伦理观为指导注重德性行为塑造;以树立平等的价值观对待所有的生命,以敬畏自己的生命为出发点善待一切生命,对青少年生命教育无疑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严重地冲击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导致青少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十分严重,这也给我们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严峻的考验,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白蕾 《学理论》2013,(10):110-111
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其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这个彰显主体、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迷失、价值观主体的迷失以及教育方式的迷失,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处在了发展的瓶颈期,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呼唤德育教育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寻找新路向,并在这种路向指引下探索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新局面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于2015年对1464名青少年进行了价值观调查,并与1987年、1998年、200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价值观的个人主义和现实化取向进一步增强,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价值取向色彩;1998年至2004年间,终极性价值观的变化幅度较小,2015年较前三个时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四个时期工具性价值观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青少年终极追求的目标在四个时期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追求这些目标的手段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根据青少年价值观出现的新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史玲玲  余林 《学理论》2010,(26):222-223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最核心的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成长尤为重要。在这些知识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特点,并结合其特点探讨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改革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泛娱乐化"现象在现代社会愈演愈烈,并已超越自身范围扩展到社会各领域。它突出表现为政治"娱乐化"和文化"娱乐化",其本质是给人带来生理方面的愉悦感和心理上的高度依赖,对青少年价值观造成一定程度的历史价值观随意化、文化价值观功利化、道德价值观失范化、人生价值观漠视化、审美价值观庸俗化等消极影响。因此,亟需遏制"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应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入手,强化学校价值观教育,塑造青少年独立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个性;家庭教育中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健康的个人价值观;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塑造"价值生产"秩序;促进"多重主体"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发挥作用并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李春雷  王雪艳 《学理论》2010,(15):93-94
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和样本测试结果提出青少年价值观的理论构想,以此为基础编制青少年价值观问卷,并对正式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体系,包括两个二阶因素和十个一阶因素。初步研究显示青少年价值观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刘治国 《学理论》2011,(17):243-244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对全国七个城市的中学生和大学生1080人进行了价值观调查,并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调查结果进行历时性分析比较,揭示了我国社会转型过程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价值观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4年经历了重要变化,朝一个更强调个人取向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个人取向的价值观正在由雄心壮志、奋斗进取逐渐向追求个人自我的舒适与快乐价值观转变,但这种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大众日常生活世界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地生根,提供宽广坚实基础,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培育、校验和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基础场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日常生活世界的有机融合,是一种从实践层面着眼,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生活世界,让它在大众生活实践中切实发挥作用,体现出其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自主性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彻底性等优势理论品质,为它走进大众日常生活世界开辟了广阔前景。要让大众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路径,在他们的生活经验范围里自觉地进行选择,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夏双 《学理论》2014,(9):283-28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始终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两项重要任务。这两项任务是统一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关键是要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地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干部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等的考验,跌入违法犯罪的腐败泥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放松了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有利于把我们的思想认…  相似文献   

14.
焦希良 《求知》2006,(11):27-28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在新形势下。面对新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如何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思想积极、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摸清目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成体系的价值系统,是国家、社会与个人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延续,也汲取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内蕴着精神,凝聚着力量,饱含着夙愿。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在的物质推动力与内在的精神引领力,就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这不仅需要让群众掌握核心价值观,更需要让核心价值观掌握群众。基于此,本文就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几何"——"何以能"、"为何要"、"有何困"、"如何做"与"青少年何作用"等五个方面展开分析,立足于大众化的基础,结合大众化的目标,解决大众化的困境,开拓大众化的实现途径,并最终落脚于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发挥,稳定大众化的活力来源。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是社会生活中充满活力、生机的力量,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素质将决定我们明天的事业。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早在苏维埃时期就颁布了有关保护青少年的法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下达的有关教育、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文件就有三十多个。社会各个方面也为青少年成长做了大量、卓越的工作。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正在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17.
王红柳  余林 《学理论》2010,(8):91-92
有效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亲社会行为弱化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且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途径和价值评价依据。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舆论树立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亲社会行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我控制、价值观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问卷法考察了价值观、自我控制能力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在价值观的接受权威维度,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青少年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在平等主义维度则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能够强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观念。通过改进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广东、河南、甘肃三省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少年政治上拥护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思想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上有赢得优良成绩的愿望,但学习动机复杂;社区文明表现一般、校园文明表现良好、家庭文明表现问题较多。检验三省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差异,河南青少年高于其他两省,甘肃青少年最低,广东青少年居中。为此建议,应高度重视"新常态"下的德育文本建设,逐步完善"大教育体系"中的德育机制,动态把握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时间空间,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