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骑车下乡甚至徒步下乡曾经是我党领导干部下基层惯常的出行方式,对建立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领导干部下基层的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已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但骑车下乡所蕴含的密切联系群众和真抓实干等核心精神,仍然是值得继续发扬的宝贵财富。应当通过继续发扬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亲民爱民精神、为民服务的排忧解难精神、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精神,更好地传承骑车下乡的精神价值,推进基层的各项工作和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基层民政建设当前情况咋样,如何进一步加强提高?带着这一问题,我们于今年夏天,到南通、遂宁、格阳、乐山等地市及所属部分县和乡镇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总印象是,这些单位抓住四川省拉区并乡建镇这一契机,在加强基层民政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可喜成果。可喜成果,集中体现在4个落实。一是领导工作若实。各地(市)、县党委政府,对加强基层民政建设看得较高,照顾较多,指导得力,抓的具体,达州地区副专员对民政组织结构亲自研究,亲自指导民政办总结经验,提高水平,改进工作。蓬化县党政领导带领民政局的同志下乡实地调查,了…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们的许多领导干部很注意调查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的效果并不理想,下到基层未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显然是调查研究的态度不够端正。以下是调查研究中常见的一些弊端: 一日走马观花。古代的走马观花与现在的乘车观花、骑车观花相比,无疑已黯然  相似文献   

4.
下乡、蹲点、搞调查研究是每个妇联干部的基本功,是关心、了解群众疾苦,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从西北妇联到全国妇联,其间我曾多次到湖北、宁夏、内蒙古、山东、西藏等十多个省、自治区的基层,从中学会了基本功。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这对改造自己的思想、克服不切实...  相似文献   

5.
机关干部到基层蹲点,是领导机关深入末端抓建基层、调查研究、推动工作的基本举措。对于蹲点工作,大部分机关干部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笔者认为,机关干部到基层蹲点应注意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6.
《人大论坛》2014,(1):I0002-I0005
这次我和红秋同志来贵州,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到基层开展“送温暖三下乡”活动,向基层妇女表达我们妇联组织的关心之意。二是就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围绕如何在扶贫开发中发挥妇联组织作用,做些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有位领导同志下乡下厂调查时,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请实话实说,不要掺假掺水。”有些基层的同志汇报成绩很具体,谈缺点和问题较抽象,对此这位领导同志提醒说:“请把缺点、问题和困难群众的情况也谈得具体些。”可以说,我们大多数领导  相似文献   

8.
袁浩 《当代广西》2008,(17):5-5
近闻某县一位主要领导每次下乡前先与信访、纪检、监察部门联系,了解哪里是近期群众反映意见最多的地方,下乡时就专门到这些地方调研或现场办公,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科技下乡在各地广泛开展起来,对农民增产、增收、增效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收到一定效果。但有的科技下乡内容千篇一律,到哪里都是老一套,缺乏长期规划,搞一阵风,走形式,内容不深入,效果并不大。笔者发现,科技下乡基本的模式是,一个部门或单位的领导带上几个专家或者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尝试将伦理行为引入到政府管理领域,基于伦理型领导的视角,探讨我国基层公务员伦理行为的提升策略,并详细分析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两阶段收集到的380名基层公务员样本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伦理型领导对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与伦理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动机能够部分中介伦理型领导对基层公务员伦理行为的提升作用;基层公务员所感知到的组织伦理氛围能够正向调节伦理型领导与其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进而作用于基层公务员伦理行为。  相似文献   

11.
沈宣 《今日浙江》2006,(5):54-55
10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关注“三农”,热爱“三农”,支持“三农”,真正做到了常下乡、真下乡,深受基层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省“三下乡”工作,围绕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着力抓好带动作用强、深受群众欢迎的项目,着力抓好社会影响大、客观效果好的集中活动,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丰富内容、创新载体,巩固成果、提高水平,推动“三下乡”活动向纵深发展,让基层农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相似文献   

12.
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关心群众疾苦、走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本应受到基层的热情欢迎,但现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基层一听上头来人就害怕的奇怪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领导的角度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有些领导下基层的目的不明确,随便到下面转转、溜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一直是我常要求干部必须具备的思想作风之一,这一传统作风对我们民政部门领导来说同样必要。民政对象分布在基层,因而民政工作政策也只有在基层才可落实。作为一局之长,如果总是走不出办公室,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不了解情况、或仅靠别人反映就无法及时发现真实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那么全局的工作也就谈不上高效率了。只要我们经常到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X习孔夫子的“每事问”,有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没有调查,脑袋空空;调查回来,脑子以装满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的材料,问题当然就解…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由乡党委书记调到县民政局任局肝岗位变了,任务变了,怎样适应形势要求,打什_厂作局面?我失定先搞调查研究。我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的:向基层调查,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平,我跑遍广全县22个乡镇,进行了专题N和重点的调查,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门口分类分析研究,形成了工作依据;向老领导调查,请他门传授工作经验,老同志们对我这个新手很关心纷纷匕点于,提建议,使我很受启发:回文献调查,注意看民政报刊和民政书籍,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结合红安为实际;探讨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我就这样,从调查中熟悉了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王茜 《前沿》2009,(3):35-38
毛泽东历来重视调查工作,并特别强调在中央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秘书应有特殊的调查研究任务。田家英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怀着为广大劳动人民谋福利的崇高目的,多次下到基层,特别是深入农村,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调查研究的活动中”。他的“民本”思想在他长期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是调查研究年,领导干部们积极响应走出高楼深院,到基层、到群众中去走走看看的号召,这是令人鼓舞的。但是,有些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跑了调,需要拨乱反正,具体来说是“八忌”。  相似文献   

17.
理顺工作思路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农村基层──中共天津市蓟县县委宣传部在加快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党在基层的宣传思想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县委的领导下,深入实际调查研...  相似文献   

18.
我是民政人     
不知不觉,年方26岁的我干基层民政工作已5个年头了。其间,我集民政办干事、会计、农保员、信息员于一身,里里外外、文文武武,整日忙碌不知苦,青春年华随着不断增长的岁月而流逝。但想到我所做的,都是些积德行善、分国优、解民愁的事时,我心里感到实实在在、无怨无悔。我乡是“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置身于“锦旗遍墙、奖匾满桌”的民政办公室里,我感到格外荣幸,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工作不但要做好,而且要争创全省、全国一流水平。于是,我白天骑车下乡抓工作,苦练基本功,全乡23个自然村几乎…  相似文献   

19.
贺雪峰 《理论月刊》2023,(1):111-117
国家资源下乡背景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从内生供给向外生供给转变,重塑了基层治理秩序。在内生供给模式下,群众动员贯穿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全过程。在外生供给模式下,资源分配的合规性替代群众动员,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确保资源分配的合规性,资源下乡往往伴随着规范、规则和监督下乡。这一转变在塑造了基层治理的合规化运动,压缩了基层干部权力寻租的空间的同时,也使基层干部的大量精力被耗散在完成合规合法的程序要求上,造成了基层治理制度成本攀升这一意外后果。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依然具有标准化程度低、规范化难度大的特征,治理秩序建立的关键不在于规范而在于动员。  相似文献   

20.
王世锋 《今日浙江》2009,(17):24-25
“送宝下乡、送专家下乡、送科技下乡,深入企业基层,真心排忧解难。”由省科技厅牵头、13家成员单位、35家支持单位组成的省委“双服务”专项行动第八组,根据省委统一安排,从5月22日起赴衢州开展“双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