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型期政府、专家、企业面临着信任的危机。破除信任危机根源应着力于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民间的监督力量、社会管理创新、增大公共服务供给、建立服务型政府、疏导信息公开渠道、发展与扶持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结构转型、利益格局日益多元的背景下,社会主体民主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成为必然趋势,其参与形式主要表现为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和政府绩效评估、企业参与公共服务市场化和民间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等方面。而政府"单边主义"行动过多、民众对政府过度依赖、某些领域企业公共责任缺失、民间社会力量相对薄弱是现阶段制约民主参与的主要因素,加快政府职能转换、积极推动社会全面参与、完善民主参与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是实现社会主体民主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胡炜光 《理论研究》2010,(5):38-40,47
公众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组织的科层制结构、传统的人事任用体制、部门或个人利益、信息公开法律的缺失等原因,造成了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致使公众的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解决公众监督政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该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行电子政务、转变人事任用体制、设立"首席新闻官"和实行政务公开立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7)
<正>受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对2014年国务院各部门、各省级政府、各计划单列市政府实施信息公开制度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第三方评估。项目组也于前日公布了这份评估报告。负责此次第三方评估的项目组承担着对56个国务院  相似文献   

5.
第三部门在中国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部门是各种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公民的自愿性社团与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基金会等的统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出现了第三部门,它们迅速发展并作为政府、企业之外的新角色广泛参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活动。研究当前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立法中存在的部门利益是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出现的。立法中部门利益的本质是政府部门以权力为依托,控制和占有有限的社会财富。实践中,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应该加以正确区分:政府部门的职权是正当的利益;遭受批评的是立法中不正当的部门利益,它的本质是权力寻租。为此,应完善我国立法中的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立法和监督作用,尽力杜绝不正当的部门利益,以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企业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共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企业经营相关利益方.如政府、消费者、社区等了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制定决策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尚不健全,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认真研究,尽快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8.
汪琼 《理论建设》2017,(2):83-87
徽州契约文书的大量面世,为徽学兴起和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物质条件。目前估计总存世量在50万件以上,其中黄山市收藏约18.9万件。未来保护和利用对策:一是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参与,个人支持的格局,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认定、记录、建档,进行科学认证;二是建立档案和信息账户,实行分级保护;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拓宽资金渠道,建立各类保护基金,夯实保护基础;四是向联合国申报教科文组织,以及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等支持,提升地位,以达到科学公开、资源共享目的,发挥徽州文书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管理机制是影响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机制存在不够"专"、"明"、"威"、"顺"等一些突出问题,本文从促进主管部门专业化、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以及明确主管职责职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用问题的治理构成当前我国社会信用治理的重中之重,这一方面源于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治理中的标杆性地位,另一方面在于引发政府信用问题的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及由此带来的治理困顿。这些交织性因素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从政府自身来看,主要有政府责任与能力的失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不对等、政府的利益化、公权力难以约束;从政府外部看,主要是信息传播的便捷和社会力量的兴起。在新政治生态下,应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公民社会培育为基本路径,以信息公开和社会参与为切入点来促进我国政府信用问题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信息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对政府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政府管理中诸多与信息时代不相适应的问题已显露出来,以"管"为中心的政府现有治理模式导致人们沟通不畅、信息失真;管理方式强调整齐划一,导致政府缺乏创新,社会活力减退;政府信息公开不足,导致信息资源浪费;相关法制建设滞后,导致管理工作缺乏法律保障等。因此,要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必须改革政府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建立扁平化网络状组织结构,强化沟通渠道;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推进政府民主决策进程;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信息社会的政府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的政府工作团队。  相似文献   

12.
社会矛盾纠纷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基层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采用运动式治理方式,追求刚性稳定目标,呈现非法治化倾向,是当前地方政府维稳思路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对法律的信任危机、政府信息公开不力与网络媒体的过分渲染、政绩考核功能的异化及公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是形成这种异化思维的主要原因.培育法治思维、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完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形成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新格局、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是矫正当前维稳思路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政府。现代政府与现代社会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本文从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的相互影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机构改革为第三部门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制度空间;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又有赖于第三部门的良好发育。从第三部门的角度来看,第三部门的发展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但第三部门的发展又有赖于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在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和广大民众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下,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取得明显进展,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但同时也暴露出信息公开主动性不够、信息公开互动性较差、公开与否确定性存疑以及信息公开协调性不足等问题。针对现有问题,转变思想观念、打破部门壁垒、健全制度机制、加强监督问责是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政治文明和公民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质是促使公共信息资源使用权向社会回归。在这个过程中,公开信息的动力和阻力并存,共同作用于政府,构成了一个以政府为受力点,动力和阻力相互博弈的力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力场转换,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强化社会监督,抑制政府的自利倾向,实现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均衡博弈。  相似文献   

16.
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民政部门登记社会组织总数的近一半,是我国重要的社会组织类型。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对我国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诚信建设是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公信力、实现民办非企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我国第三部门健康发展和公民社会发育的需要;是促进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诚信行为的产生,既有伦理道德的原因,也有正式制度的原因。为此,要将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外部监督和内部自律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和影响,还对社会公众的心理造成巨大冲突。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将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学术意义。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如何调动一切相关资源与力量进行危机救治,如何使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种社会力量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形成整体性力量,如何保证突发事件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及时性,如何对管理各个主体的行为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治理,因内在运行机制不同而分别形成三个抽象的宏观主体系统:政府、市场和社会。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必须承担"元主体"责任。在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当中,政府与党有着紧密联系,但也存在定位、分工和方式等诸多差异。政府对文化产品提供者具有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义务,文化产品提供者又是政府市场规制的对象。文化领域第三部门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在公益性文化服务领域,第三部门产生和活动的内在动机和公共精神充分地体现出社会本位理念;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方面,第三部门更加贴近公众心理需求。政府文化宏观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本位理念下,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由原来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逐步转变为平等、协作、相互监督、相互推动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行政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行政的根本内容就是解决好少数人执政与多数人利益、权利的关系问题,保证政府公职人员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社会主义民主行政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近年来我们探索出了政府职能社会化、推行政府服务承诺、扩大行政参与、促进行政公开和加强社会监督等新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承载着道德愿景的慈善组织的诚信建设对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慈善的现代转型和慈善组织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慈善组织增强自身参与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慈善组织诚信建设面临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社会监督不畅、行业自律不足、自身建设不力等方面的挑战。通过顶层设计,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和引入第三方机构、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发挥慈善联合会和行业协会的公益自律功能;采用自治结构、提高透明度、提升专业化水平和危机应对能力等方式加强慈善组织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