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两岸双方相互投资的各种限制,尤其是台湾方面政策的限制,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机制不能建立,处于不完全的市场状态.呈现出只有台商到大陆而大陆企业几乎不能赴台的单向投资格局。两岸投资关系的“单向性”作为两岸经贸关系非正常化问题导致的两岸经贸关系“非均衡性”及其所衍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制约了两岸经济互利合作、共创双赢局面的形成。因此,开放陆资入台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1996年10月—12月)徐青10月1日台“经建会主委”江丙坤在接受美《新闻周刊》亚洲版访问时称,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已经接近上限,目前台湾的优先工作是分散投资。2日台“经济部”公布两岸贸易许可办法,赋予大陆物品进口免签证的“法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两岸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之一是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开放大陆企业人岛投资是其主要内容之一。ECFA的签署,无疑会为两岸经贸合作的良性互动提供更好的平台,并进一步改善单向投资格局带来的交易效率网境。在此背景下,研究大陆民营企业人岛投资对于两岸经贸合作效率的提高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自大陆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民营企业作为一支生力军,已经逐渐成为大陆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特色。相比于国有企业,大陆民营企业有着诸多内生优势,产权明晰、自担风险、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更加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民营经济对大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影响比较显著。从台湾的投资环境来看,民营企业赴台投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台湾百大企业在岛内占有重要地位。据台湾《天下杂志》“2012一千大大调查”数据分析,2011年度台湾百大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资产总额分别达到8130.39亿美元、13953.81亿美元(按1美元:30.29元新台币计算),在大陆投资企业已有90家,对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和经济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章和杰 《台湾研究》2010,(3):23-27,38
台湾当局开放大陆金融业投资台湾之后,大陆金融业赴台投资面临机遇和挑战。本文拟就两岸金融业发展现状、大陆金融业的竞争力及赴台投资的前景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1996年4月—6月)徐青4月3日台“行政院农委会”在“新农业方案”中,首次提出两岸农产业实质交流、进行两岸农产贸易与投资、在大陆部分地区建立“示范站”的构想。8日台“陆委会主委”张京育称,两岸三通必须在安全、对等、尊严的前提下实...  相似文献   

7.
近一年多来,两岸经贸交流迅速升温,继2009年4月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后,两岸金融监管备忘录(MOU)在2009年11月16日签署于60日内生效后,台湾金融业赴大陆投资面临机遇与挑战。本文拟就两岸金融业发展现状、台湾金融业的竞争力及其赴大陆投资的前景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宝蓉  邹莎 《台湾研究》2012,(6):42-46,52
2010年8月19日,台湾立法部门正式通过并发布“陆生三法”(即“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相关修订条例,昭示着“台湾地区认可大陆高校学历”与“台湾高校向大陆招生”政策自此有了“正当的法源依据”。这亦成为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继台湾开放陆客赴台旅游及两岸签署ECFA之后的最重要议题与最热门话题。2011年,台湾高校首度拉开招收陆生的序幕。截至当前,台湾教育当局已完成两年的陆生招生工作。那么,台湾高校招收陆生的实际状况到底如何?台湾“有限开放的陆生招生政策”成效怎样?在台就读的陆生对其就学的整体环境满意度为何?台湾当局该如何调整陆生招收政策,以进一步提升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的意愿,促进两岸高校相互招生的良性互动?这些无疑都是台湾当局及高校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发展,两岸在生产领域的合作日趋紧密。本文首先考察了台商投资大陆形成两岸产业链的过程;然后利用816个HS四位码行业在2004-2012年的两岸贸易数据,通过对两岸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分工的分析实证研究了两岸产业链的类型与结构;最后提出强化两岸产业链合作的政策建议。结论显示:2012年在816个行业中有299个行业形成了两岸产业链关系,贸易额占比达到41.28%,而且这些行业中有68.56%表现为台湾占优势的垂直分工。  相似文献   

10.
两岸经贸新形势与台湾的两岸经贸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经贸关系密切,两岸贸易规模迅速扩张,商品结构不断调整,台商对大陆投资规模持续扩张,投资领域呈多元化。但是台湾持续的产业外移、资金失血也带来一些社会经济问题。2008年3月马英九胜选,国民党重新执政。两会复谈并取得重要成果,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产生较大影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两岸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贸易关系更加紧密,产业发展互惠双赢。台湾方面若要借重大陆重新振兴岛内经济,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1.
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政策演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志 《台湾研究》2008,(4):12-15,38
2008年3月22日“大选”后,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高层互动频繁.两岸关系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6月13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领导人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单向、间接、不平衡”的交流格局正在冰消雪融,两岸同胞多年企盼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旅游及交流迈人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台湾研究》2013,(4):37-42
在台湾问题的发展过程中,大陆、台湾和美国是最主要的互动方,因此台湾对外战略最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处理与大陆和美国的关系。台湾当局的对美政策和大陆政策之间并非是割裂的关系,而是存在着重要联系。从台湾惯常的逻辑思维来看,大陆对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两岸统一,而且统一的进程中并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因此两岸关系应是敌对关系,台湾不应该也不可能与大陆开展全方位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岸科技交流及合作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劳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大量外移到社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资讯、半导体等科技产业在岛内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台湾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台湾科技产业也开始关注祖国大陆投资市场。台湾当局推行“戒急用忍”政策,限制科技产业到大陆投资。21世纪即将来临,展望世纪之交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前景,人们无不对台湾科技产业现状、两岸加强科技产业合作可能性以及如何推进两岸科技合作等问题感到关切,本文试对这些问题发表一己之见。一、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台湾科技产业的…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医疗卫生产业合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峡两岸第六次“陈江会”签署“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两岸医疗卫生产业合作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两岸拥有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化和血统,加上地理位置相近等便利因素,在医药卫生产业合作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优势,尤其是在台商投资大陆从以传统的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转向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业的过程中,台商开始把目光从以往以外销国际市场为主转向大陆内地市场,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往来呈现一种不对称、不正常的状态,尤其是在两岸相互投资问题上,完全是一种“只有来没有往”的台湾对大陆单向、间接投资局面,产生许多后遗症。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后。开始积极规划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为两岸相互双向投资与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理论上,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仍面l临许多困难与障碍,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相似文献   

16.
自1990年代以来,大陆相继建立了约50个各类国家级两岸产业合作园区,推动了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然而,这些产业合作园区大体呈现出一个共性,即园区基本成为了台商在大陆生产经营的“飞地”(en—clave),未能真正实现两岸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分工整合格局。与此相应的是,已有的两岸产业合作园区没有共同管理的机制,大多是大陆单方面成立、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朱磊 《台湾研究》2011,(6):11-16
近20年来,股权投资(PE/VC)行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新兴行业之一。但各地的PE/VC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美英起步较早,已处于成熟期,西欧是次成熟期,而亚洲新兴市场则处于茁壮发展期。两岸PE/VC业也快速崛起,台湾PE/VC业曾经取得辉煌成果,为世界瞩目;大陆PE/VC业则异军突起,后劲十足,“亚洲创业投资期刊”的研究报告甚至预测大陆PE市场将在2024年至2027年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PE市场,天津、上海、北京均提出打造成为“全国PE中心”的目标。两岸PE/VC业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刘相平 《台湾研究》2009,(2):12-16,36
马英九在台湾2008年大选前提出并在此后多次重申其台商投资大陆的政策是“原则开放,例外管制”,“遵守‘瓦圣那协议’,以技术控管取代资金控管,凡非台湾独有或大陆已有之技术不必限制。”虽然目前受到岛内外形势所限,该政策尚未完全展开,但处于逐渐落实之中。本文试图就“瓦圣那协议”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关联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签署以及两岸产业合作试点项目推进,标志着两岸产业合作由纯粹的市场驱动进入两岸官方共同协商、协调和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如何顺应两岸产业的新变化,合理确定两岸合作新方向,有效推动两岸经济整合?是现阶段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中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两岸产业合作与两岸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陆成为台湾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所占比例超过80%以上,也是台湾的最大出15地,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带动了两岸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的两岸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也预示着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格局与新方向。本文实证分析,1994—2012年间两岸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背后影响因素,揭示两岸产业合作的方向与未来格局,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澳门由于自身的经济规模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所扮演的角色远不能同香港相提并论。但香港回归前后,澳门与台湾的关系发展迅速,澳门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部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后,澳台关系出现突破性进展。从当年12月起,就有一些台湾居民经过澳门返回大陆,少部分台商也尝试到澳门投资。台驻澳门组织也有所恢复。虽然1967年被迫撤到香港的“国民党澳门支部”没有正式返回澳门,其领导人也多在香港居住,但“澳门台北旅游贸易办事处”在1991年1月以“私人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