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字之差没想到,素以办事精明干练的阿强栽了。错就错在一字之差。为扩大产品销路,生产假药的药厂厂长交待阿强撰写数份产品广告,张贴于市内各要道处。书法文笔皆通的阿强遵令,即研墨挥毫,龙飞凤舞一番。写好后,又亲自把它张贴出去。待他返回厂,有人告诉他,那份广告文其中一句“此药无任何副作用”中,漏写了一个“副”字,现在全城人都知道药厂生产出来的药无任何作用了。阿强闻言,吓得差点晕了过去。次日,厂长大发雷霆,嚷嚷要扣发阿强全年奖金,并免去其主任科员一职。第三日,阿强因惊惶过度,住进了医院。第四日,全城打假大检查,药厂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2.
见到张强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阿强正在强尼美发沙龙给一名顾客修剪头发。在他身后明亮的大落地窗外,是北京CBD标志性的来来往往的人群。阿强是这里的老板和高级美发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从事的是一门与艺术相关的行业,他用剪刀、吹风机和一些美发用品创造着“美”,演绎着一个外地青年独闯京城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3.
我们敬爱的父亲——甘苦,离开我们已七年多了。但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总是时时映现在我们的眼前;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耳边回响,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严格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 父亲的一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不以权谋私,心里时时想着的总是人民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在我们兄弟姐妹的眼里,他不仅是一位宽厚慈祥、待人和蔼可亲的好爸爸,更是一位严谨的好老师。在家里面父亲从不轻易对我们发脾气,他老人家虽然疼爱我们,但并不溺爱,总是注意在一些别人眼里认为是 “不起眼”的小事情中开导…  相似文献   

4.
柳士同 《同舟共进》2009,(10):48-48
孔子一生,最痛心的莫过于“礼崩乐坏”,为此,他老人家以毕生精力,致力于“克己复礼”。  相似文献   

5.
说鲁迅幸运是因为鲁迅先生早早就去世了,我一想到他老人家假如活到现在就替他不寒而栗:以鲁迅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性格,以鲁迅嘻笑怒骂的文风,不被论敌们告个倾家荡产才怪呢!梁实秋、陈西滢、林雨堂、顾颉刚……他“侵犯”了多少人的“名誉权”哪,他给多少人造成了“精神损失”哪,而且都是能跟法院拉上关系的主儿! 幸运的是,那时候的文人们都还很  相似文献   

6.
荒野恶花     
荒野恶花张景泰一谭财升老汉为一家人接二连三的灾祸弄得愁眉不展,他识字不多,但还认得大门上“真神赐恩”的横幅,仰头望了一会儿,他不禁长出一口粗气。“真神啊.您老人家为什么不赐恩于俺?”自去年10月份那场无名火烧起,谭财升及其3个儿子家里祸事频繁,虽然他...  相似文献   

7.
唐发余,一个寄托了父辈发财梦的名字。“看来要辜负他老人家了”,来北京打工10余年的唐发余也没攒到多少钱。“自己快45岁的人了,也很难再有什么作为,过些年攒点钱帮儿子买套房子,这辈子就算交代了,圆满了。”唐发余笑了笑说,“要是真的有钱了,肯定是先修路。”这位来自扬州市邗江区红桥镇的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拉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8.
我认识冯先生20多年了,真正了解他老人家是在1994年。这年里,他———农工党万县市委副主委、农工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万县市政协委员,介绍我加入了农工党。我们同在文教支部,碰头的机会很多。除了开会、学习和过组织生活外,我常去他的画室“黄桷斋”。...  相似文献   

9.
侯松平 《黄埔》2013,(2):115-118
2011年夏,在新郑民盟支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笔会上,著名书画家、河南省炎黄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王留民先生问我:“侯老先生好吧?”我答:“去年10月1日到孙中山校总理那里报到了。”他一愣:“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如实说:“老父亲临走前一再嘱咐,不要打扰任何领导和亲戚朋友大家都很忙.千万不要添麻烦。我们子女认为‘孝顺,孝顺’,就是顺着他老人家的心愿,  相似文献   

10.
家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百眼井村的杨玉林,每年要到镇上交养老保险。现在,他拿着户口本和身份证到柜台上,不到3分钟,红色的缴费证就递到了他手中。“以前到镇上得跑几个地方才能把事办了,现在真是太方便了。”老人家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1.
父親     
父亲永远走了。老人家走得是那样匆忙,匆忙得让我心碎。 父亲78岁那一年智力开始衰退。徐州话叫“糊涂”。有一回和他共事多年的朋友来看他,他竟吃惊地问对方找谁,只是现出温和而歉疚的神情说,“我怎么就是想不起来了呢?”来人于是乎大为感慨  相似文献   

12.
也许在一些群众眼中保安不过就是看大门的。第一次班组会上,队长问我们:“你们知道保安是干什么的吗?”有人大声回答:“保安不就是门卫吗?上班不就是站岗吗?”队长严肃地对我们说:“你这是从外表看保安,若单单是门卫,那公司还不如请一个老人家来值班,让他一个人24小时全包了,那你们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这里不是浪费了吗?在武校所学的知识不也白学了吗?若只为了站岗的话,还不如去买一件艺术品放在大门口,这样还有更多的人欣赏它。保安这种职业,看起来轻松,实则内容很多,比如:站岗、不定时巡逻、人员进出登记、车辆管理、防…  相似文献   

13.
一 我的师傅姓唐,早年是市公安局的侦察科长。后来市国家安全局成立,他转到市国家安全局反间谍侦察科,仍当科长。之后,年龄大了,就不当科长了,改任副处级调研员。于是局里的人不再称他唐科长,也不称他老唐,而是戏称为“唐调研”。 唐调研的儿子湘南和我共事多年,都曾在公安局工作,又一起转到国家安全局。但不久,局里让他去秘密担任一项特殊任务,独自在外边办公,有自己的小轿车,局里的人都以为他辞职下海了。 2000年8月的一天中午,我走出办公楼的大门正要去吃饭,突然看见湘南的车停在门口。湘南在车里向我打招呼,我走过去拉开车门,湘南说:“我老子想见你。” “就这事还用得着你来喊我,他老人家打个电话我就去了。” “他不在家而是在医院里。” “何不早说!”我立刻上车,直奔医院。 在车上,湘南说他老子得的是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说时间不多了。唐调研得肺癌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抽烟太凶。在10年前我第一次认识唐调研就是在医院里。他因抽烟过多,再加上劳累过度,咳嗽不止,引起肺部出血。当时,我刚调入公安局工作,报到没几天,我便到医院去看望了他。 他身材单薄削瘦,一米七的个子,但长相神态却令人生奇。脑袋小,耳朵却硕大,黝黑的皮肤刀削般的脸...  相似文献   

14.
大拜年     
在我的家乡豫北农村,自古以来就盛行大年初一起五更大拜年。所谓大拜年,就是不分男女老少跑遍全村实打实地磕头。先是各自在家五体投地地给自家老人磕头;这一磕,晚辈尽了做子孙的孝道,长辈也体味到了儿孙满堂的乐趣,骨肉亲情皆包融在这一磕之中。接着是给本家本院的磕,再接下去便轮到了街坊和邻居。拜年的人,进得门去,啥也不说,纳头便拜:“大奶奶,给您老人家拜年啦!”如果见在大街上碰见该磕头的人,就干脆在他眼前就地一趴:“二大爷,我给您磕在这儿吧!”磕头者,满面春风;受拜者,更是心花怒放。在外谋事的,在外居官的,…  相似文献   

15.
傅遵师 《前进》2002,(11):34-35
敬爱的彭真爷爷去世已经6年了,今年10月12日,是他老人家百年诞辰,每当想起彭真爷爷生前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一桩桩往事在脑海回荡,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6.
政策与规则     
<正> 据说,某外商到某地准备投资。他问当地的官员:“我想知道,如果我在贵地投资,会怎样地活又会怎样地死?”当地的官员立马把胸脯拍得“咚咚”响:“哎呀,您老人家在咱的地头上投资,咱又怎么会让您老人家死昵?比如您老人家坐车出门,咱会派警车鸣锣开道,无关人等车等一律肃静回避,您老人家绝不用担心会像戴安娜王妃那样出车祸。比如您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们好!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现是北京文安保安分公司一名保安员。两年保安生活中,我碰到很多战友轻信他人,被骗南下。仅仅几天之后便倾囊而归,我很为这些战友感以婉惜。因此,我将我的亲身经历寄给你们,希望能给那些现在身着保安服而心早已四处飘泊的战友们提一下醒,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固然精彩,但外面的世界的确很无奈。因为答应替我这个朋友保密,文中隐去了他的真实姓名,请见谅。中国人民大学保安员 翟方伟2000年4月14日认识阿强的时候,我已经是老兵了,那时候,阿强刚分到人民大学。他性格豪爽…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一种乔木,树干高大挺拔,花朵鲜红耀眼,在文人骚客的笔下,它是英雄的象征。 然而我省西部工业重镇攀枝花市之所以为人瞩目,不在这种植物,而在钢铁。毛泽东当年说过:“攀枝花建设不起来.我睡不好觉。”现在应该告慰他老人家:可以放心了!毛泽东当年还说过:“攀枝花建设要  相似文献   

19.
王遐举(中)生前与王轶猛(右)一起接受笔者采访。12月12日,是旅美台胞杨君老且八十寿辰,我上书体士顿请他回故乡热闹一番。杨君老因年事已高,不胜车舟劳顿,已经三年未还乡了。八秩大庆,在故乡,还是在海外,老人家还没拿定主意。正在游移之间,老人家翻看当天一份《世界日报》,上面一则消息引起他的注意。消息说,湖北监利筹措巨资兴建中国第一座专属海峡两岸书坛昆仲王通举、王轶猛的“泛鹅碑廊”,现已建筑完成即将开放参观。乡邦之光中国书法,古称右军、献之父子二王,今复有逻举、轶猛昆仲二王。今之二王,籍隶监利(是杨君老…  相似文献   

20.
漫画与幽默     
直接对话一位牧师来到即将被正法的犯人跟前,说:“我来告诉你一些上帝的话。”犯人毫不客气地说:“我不需要你。再过一会儿,我就能见到他老人家了。”疑心病一个常常怀疑自己有病的人慌慌张张地对医生说,自己一定患了不治的肝病。医生肯定地说:“胡说!你怎会知道患上那种病的。患那种病的人并没有不适的感觉。”“天哪!”那人喘着气说道:“我的情形,正是这样!”看不见钉子有个爱尔兰人在驻印度的部队里服役。可他很不习惯那儿的气候,想找个借口回爱尔兰。于是,他对军医说:“真糟糕,我的视力越来越差了,有什么办法呢?”医生给地看了一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