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偶然机会,刘少奇查出一个流氓、贪污犯1933年,一个春雨绵绵的下午。担任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的刘少奇外出调查,从瑞金城郊一个叫胡岭背的小村子边路过。忽地,一阵凄厉的哭喊从村后的一片丛林中传来。刘少奇循声走去,只见一个60多岁的老大娘,满脸泪痕,高一声低一声地哭喊着,将自己的头前身旁的一棵树不断撞去;她身后一个40岁左右的壮年男子,一脸愁容,死死地拽拉着大娘,嘴里不停地劝说着什么。刘少奇欲上前询问,却又语言不通。正当他犯愁的时候,路上匆匆走过来一位小青年。刘少奇赶紧将小青年叫住。小青年名叫钟…  相似文献   

2.
海波 《党建文汇》2002,(14):25-25
刘少奇的第一次婚姻,是他19岁在宁乡读中学那年,母亲为拴住已投身革命,走得离家越来越远的小儿子的心。在邻村说了一个农家姑娘。刘母以病重为由骗得儿子回来。而儿子踏入家门进的却是洞房,坐了一夜板凳,讲了一夜自由……周氏姑娘无论如何不能接受重返娘家的劝告。惟一要求刘少奇在将来有儿子时,送给她一个养老。刘少奇深深同情这位封建礼教的牺牲者,把自己名下的30亩地划给周氏,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同志要求子女是很严格的。1964年夏季,王光美同志在河北省新城县蹲点,刘少奇同志写一封信让15岁的女儿平平送去.并嘱咐秘书,不要给她买票,不要送她上火车站,也不要通知王光美同志到车站接她,一切由她自理。秘书感到很为难。他想,平平毕竟是个小孩子,而且从未出过远门。刘少奇同志看出他的心事就对他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既“管”又”放”,对立统一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4.
胡昌方 《湘潮》2008,(8):4-5
当年,刘少奇的一句话,成了她革命生涯中永不枯竭的力量;十年浩劫中,刘少奇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倒后,她受到株连,惨遭迫害。弥留之际,她还念叨着少奇同志。她就是曾经和刘少奇结下革命情谊的杜大娘。  相似文献   

5.
百花园     
《湘潮》1999,(2)
刘少奇的“钱柜”刘少奇的秘书刘振德回忆:1963年,王光美下乡搞四清。她走后的一天,刘少奇将一只小木箱交给刘振德说:这是我的钱柜,光美走时交给了我。现在我交给你,发了工资,你照她那个单子分配一下就是了。刘秘书清点箱子后惊奇地发现,箱内现金总共只有23...  相似文献   

6.
袁有为 《湘潮》2006,(12):33-36
花明楼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故里。王光美是刘少奇的夫人。1948年8月21日,王光美在西柏坡和刘少奇结婚。之后,她与刘少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共同生活了近20年。2006年10月13日凌晨,王光美在北京与世长辞。在她身后,留下了一段浓得化不开的“花明楼情结”。  相似文献   

7.
当年,刘少奇同志的一句话,成了她革命生涯中永不枯竭的力量;“十年浩劫”中,少奇同志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倒”后,她受到株连。惨遭迫害。弥留之际,她还念叨着少奇同志。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时,笔者翻阅史料。几经采访,记下了这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情谊。  相似文献   

8.
布迪·德维的家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印度西北边陲喜马偕尔邦马朗村。她今年70岁,是一个丈夫依然在世的“寡妇”。14岁时,她和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男孩结婚;与此同时,她又被许配给丈夫的弟弟。半个多世纪后,其中的一个丈夫已经病逝,剩下的那个跟她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9.
50年代初,在中南海刘少奇的住处,王光美同志带来了一位年轻秀丽的姑娘,名叫杨淑梅。她是来京工作不久被选中调到刘少奇身边做保育员工作的。起初她并不清楚到中南海干什么,只知道组织上一再叮咛:要服从党的分配,到了新单位要守纪律、有礼貌,不该问的不要问,严守...  相似文献   

10.
“我自己想把它留着” 1985年11月1日,我从哈尔滨征集刘少奇的文物后到北京。晚上打电话给王光美同志,简单地汇报了征集文物的情况。她要我第二天到她家里去,将她保存的一批文物献给正在修建中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第二天下午3时,我准时到达光美同志家里。她拉开放在身旁的一个红白条的皮袋,里面都是刘少奇生前用过的办公用品和穿过的衣、裤、鞋、袜等用品。光美同志拿出一件就给我介绍它的来源、年代和其它情况,介绍完一件就交一件给我。文物交到最后,她手中还拿着一双黑色的尼龙短袜,袜  相似文献   

11.
“我有错误我承担,工作组是中央派的,光美没有责任。为什么让她代我受过?要做检查,要挨斗,我去!我去见群众!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群众?”进入1967年,在中央文革小组的怂恿下,造反派开始向刘少奇发起正面冲击。1967年元旦这天,中南海内的造反派在刘少奇住处福禄居贴出大字报,在院内的地上和墙上刷上大标语。1月3日,造反派冲进刘少奇的住处,直接对他和王光美进行围攻。1月6日晚上,在江青等人怂恿下,清华大学的造反派们上演了一出“智擒王光美”的闹剧。他们诈称刘少奇的女儿刘平平在学校作检查的归途…  相似文献   

12.
1925年7月15日,她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时,她第一次从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中认识了中国;20岁时,她嫁给了中国农业部特派留学生黄元波;21岁时,她随丈夫来到了中国;28岁时,她来到了七朝古都开封,走上三尺讲台,成为河南大学的一位外籍教师;50岁时,在周恩来总理的专门批示下,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国籍。在中国的62年,她在国外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5本,成为一名孜孜不倦向西方传递中国声音的文化交流“红娘”;在河南大学执教的55年,她培养出数千名本科生、300多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如今已年逾八旬的她仍在为发展河南的教育事业而奔走呼号。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简单的信念:“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她就是Shidey-wood(中文名:吴雪莉),河南大学外语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河南省政协委员。从她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一代杰出女性,王光关这个名字同她的丈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一样广为人知。出身名门的她,是怎样投身革命成为共产党人的?又怎么会同刘少奇相识相恋结婚,又伴随他经历了哪些峥嵘岁月?“文化大革命”中经受了什么样的遭遇……这一切都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副主任、研究员黄峥新近出版的《王光美访谈录》一书中一一披露。在这部书里,王光美第一次全面地谈厦她参加革命以来的诸多往事,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细节一一浮出水面.本刊特摘录部分内容,分两期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和宋庆龄在长达20年的共事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刘少奇非常敬重与关心宋庆龄同志,处处注意她的生活习惯,每次到她那里去都事先用电话联系.请她参加活动或会议,刘少奇也一定先嘱咐秘书和有关同志询问她的健康状况与  相似文献   

15.
1961年7月18日一8月10日,63岁高龄的刘少奇同志在黑龙江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工作,就国民经济调整中的一系列问题及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政策性意见和建议。在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刘少奇坚持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他的躬行实践的言行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同时,刘少奇当年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不辞劳苦调查研究的行动,对于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也仍有着实际的教育意义。刘少奇在黑龙江调查期间,先后听取了黑龙江省、伊春市、鹤岗市…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同志的第一个妻子何宝珍是我党革命的早期领导者,她短暂的一生中,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她被捕入狱后仍旧与敌人周旋,坚持斗争的故事,更成为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7.
金凤 《廉政瞭望》2010,(15):56-57
郭必荣是广东省惠州市一名普通的售票员,因为老是跟小偷“作对”,她先后被小偷报复多次,令她心寒的是,在她被暴打时,没有一位乘客敢站出来帮她。2010年除夕,10岁的女儿慧慧通过手机短信为妈妈许下一个“新年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妈妈在抓小偷时,  相似文献   

18.
刘建军 《党史纵横》2006,(12):27-29
2006年10月13日,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原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女士在北京逝世,走完了她坎坷而又伟大的人生之旅,享年85岁。王光美一生最大的不幸与另一个女人密切相关,这个女人就是江青。王光美比江青小7岁,1921年出生,1945年辅仁大学硕士毕业。1946年8月赴延安,1948年加入中  相似文献   

19.
1949年8月,我父亲刘云庭在宁乡花明楼不幸去世。叔父刘少奇送来一副挽联:“云庭六哥千古,你是我幼年学习和活动的第一个帮助者。胞弟刘少奇敬挽”。挽联浸润着他们深深的兄弟情。早年,刘云庭很关心胞弟刘少奇的学习,鼓励刘少奇多读书,并告诉他,现在潮流在变,不能光读经书,还要多读新的进步书。刘云庭从部队回老家休假时,还特意给刘少奇带回一套崭新的《辛亥革命始末记》。刘少奇如获至宝,将这本书连续读了几遍。刘少奇利用哥哥休假之际,向哥哥问这问那,很想了解外面发生的一些新鲜事情。刘少奇到长沙求学以后,与刘云庭的联系和接触的机会就…  相似文献   

20.
修养撷英     
《前线》1998,(6)
修养撷英孩子没考上高中以后有一年夏天,刘少奇有个孩子考高中,考了几个学校都没考上。当时,刘少奇身边的工作人员认为,国家主席的孩子还能上不了高中?只要刘少奇一句话,上哪所高中不成,刘少奇听到这些议论,专门就此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并邀请了一些工作人员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