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 史伟人的过人之处 ,不仅在于他能够在民族危亡时刻力挽狂澜 ,更在于他能够敏锐地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 ,适时提出实现民族振兴的口号 ,并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振兴大业矢志不移地努力奋斗。邓小平同志就是中华民族造就的这样一位伟人。1978年 ,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 ,扭转乾坤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终结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使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中兴之路。经历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改革与发展每前进一步 ,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特别是来自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与模式对人们思…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关头。二十世纪这一百年,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走向振兴的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历史伟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现在,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崇高历史使命是:继往开来,自强不息,巩…  相似文献   

3.
列宁作为世界伟人是同十月革命的胜利,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密切相关的。尽管列宁创建的国家制度在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消失,但列宁的历史伟绩,以及列宁一生中所展现出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的。列宁之所以是一位世界伟人就在于他始终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了十月革命的历史选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正因为列宁在整个政治生活中始终把握住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才不拘泥于对历史发展陈规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第一场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也是促成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民族解放战争。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抗日战争,对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开创未来,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要强调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时期,从党和国家大局的高度来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明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既宏伟,同时任务又十分艰巨,而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智羹和中坚,素质的高低势必事关民族的兴衰与存亡。对于干部素质的高低这样一个事关民族兴衰的大问题,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历来是重视的。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郑重地指出:“严重的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世界政党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使命,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分裂状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选择了实现赶超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态,从而能够很快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中华民族引向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伊始 ,经过 15年的谈判 ,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虽然挑战是严峻的 ,但机遇也是难得的。我们既要看到挑战 ,也要抓好机遇。抓住历史机遇 ,就必须有邓小平理论来指导 ,确切地说 ,要用邓小平机遇思想来指导。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邓小平关于“机遇”思想的论述很多。具体来说 ,邓小平机遇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要善于发现历史机遇。机遇是客观存在的 ,或是可预见的 ,但稍不留神 ,它就会与你擦肩而过。发现机遇是抓住机遇的前提。作为一个伟人 ,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 ,他能够通过其政治家的战略眼…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价值追求,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为人民造福",从本质属性上看,中国梦就是为人民造福的梦. 一、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诉求 习近平同志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界定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三个基本规定不是彼此分割而是内在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人民幸福,换句话说,无论是国家富强梦还是民族振兴梦,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梦.  相似文献   

10.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近200年前,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曾说"人的任何一种追求也是对于幸福的追求".20世纪70年代,不丹的国王旺楚克首次提出"国民幸福总值" (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概念,认为国家政策应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的"中国梦"讲话,其本质内涵在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也就是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梦,人民追梦圆梦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1.
阿源 《瞭望》2004,(34)
时下,各级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缅怀伟人,牢记伟人的丰功伟绩,这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良知之所系。踵武先贤,继往开来,从邓小平的身上汲取理论和精神力量,以改革开放的实际行动,把小平同志所开创而又未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则是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2.
忧患意识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否定性、批判性思维的一种理性认识和外部情感表现,是对社会危机的一种感受和预知能力.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是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邓小平的忧患意识是继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传统,反思历史,把握国情和纵观国际局势的产物,是他不断探索真理、拯救中华民族、振兴中华民族、开拓未来的动力,集中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
60年代初,中国有个伟人在论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时,曾借用了“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把项羽和刘邦进行对比,他说:“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这位伟人批评没有民主作风的人“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生存共同体,历史上生活在我国疆域内、属于中央统辖下的各民族政权,都是中国内部的地方性政权。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在统一观念的主导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的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5.
杨跃进 《民主》2004,(3):15-17
提出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近代以来的事。孙中山先生在从事辛亥革命中提出过“振兴中华”的口号,后来他又在三民主义的演讲中提出要恢复民族的问题,其中有复兴民族的意思。提出这个问题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当时的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都大大地落后了。所以孙中山先生在自己的著述中,对中华民族在近百年来衰落的原因作了较多的分析,对如何复兴民族作过许多的设想。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受到世人的敬仰,就在于他把复兴中华民族的远大目标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实际运动。当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他们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许嘉璐 《民主》2004,(9):6-7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小平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7年多了,但他的思想理论、精神风格却始终凝聚、激励着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  相似文献   

17.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发扬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对于坚持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共创伟业,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其本质在于立足国情实际,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要求出发,不断培养提升党在执政实践中的谋略与制胜能力,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创造坚实的基础。作为党的建设的施工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组织部门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9.
社会文明总是一种整体性的物质和文化积淀.这种整体性就在于同一时代不同主体对于同一共同体及其文化的共建共享.多元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整合就在于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内在核心价值对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诉求具有包容性,也就是多元主体以包容共进的方式实现了互补共赢.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尤其要注重这种包容共进精神在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而追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又为不同主体的利益整合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因此通向共同理想必然要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实践方法作参考.所以在社会结构改革的关键阶段,需要全体成员以包容共进的实践理念整合多元利益,共同为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世家同志在陕时,曾与我打过“笔仗”.捧读他寄赠的《近期台湾哲学》,感慨良多.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是历史的大势,无可阻档.当此炎黄子孙终将聚首于一处的历史时刻,《近期台湾哲学》的可贵,就在于它使大陆的读者能够对近期台湾学者的哲学研究动态和趋势有所了解,至少对祖国统一的学术基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