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主要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形式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民自治的民主自治性表现为四个方面:从产生背景看,村民自治是维系农村社会稳定、弥补制度真空的自治性民主;从发展历程看,村民自治制度的逐步完善、推广觉醒了农民民主意识;从实践层面看,村民自治是实现国家行政与农村民众之间良性互动的缓冲带;从发展趋势看,村民自治作为基层民主载体是国家民主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主体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是一种权利自治,村民自治主体是自治权的享有主体,区别于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主体。村民自治主体应当是作为个体的村民,而村民集体和村民委员会都不是自治的主体。在界定作为自治主体的村民时,除了有户籍和居所都在本村的以外,还有外来人员和外出人员两种特殊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他们也可以成力自治主体。"户"作为一个特殊村民自治主体而存在,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的社会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困境是制约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脆弱、主体力量不足以及农村黑恶势力的干扰破坏等,都将进一步影响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项目下乡是新形势下解决村庄发展财政不足的重要途径,希冀通过外部资源输入激活村民自治和村庄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项目下乡并没有带来村民自治的发展,甚至没有与村民自治发生任何互动,使得其成为单向度的资源输入形式,村民自治呈现出"去自治化"现象。具体表现有,村民选举出现"异化"状态,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较低,富人治村消解村民自治的政治空间。项目下乡背景下,村民自治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制度层面上的完善和资源输入,更需要基层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和村民主体性参与。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的新变化,使"村民自治"体制应运而生,村民自治体制是国家对村民的一种民主承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当前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郑人豪 《理论前沿》2006,(12):41-42
真正的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当前,积极全面地推进村民自治亟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村民自治权和国家行政管理权必须有效合作;(2)处理好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系;(3)对村民的自治制度进行科学设计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村民自治的实施过程中 ,法律制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法律制度对村民自治的保障 ,主要体现在宪法、专门法律、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保障等层面。由于现行法律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因此必须修订、规范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 ,才能保障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村民自治飞速发展的同时,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地区村委会的运行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本文运用政治系统模型分析中国村民自治的运行过程,以期推动村民自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村民自治异化及其法律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实践中由于制度设计、传统体制的惯性和自治主体素质等多方面原因使其在自治主体、功能和权力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异化现象.克服村民自治异化,不仅要完善制度供给,强化组织保障;而且还要贯彻村务公开,加强程序保障,建立有效的司法保障机制;更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提高村民自治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在村民自治中实现对权利的司法救济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村民自治中权利的司法救济却面临困境,一方面是村民自治中权利的非司法救济途径表现出各种缺陷和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司法救济途径的尴尬和无可奈何。为此,必须构建我国村民自治中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以保障村民自治中各项权利的实现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若干基本概念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行法律在村民、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权等基本概念规定方面的欠缺,是制约农村村民自治发展的症结之一。村民自治的推进有赖于法律对相关基本概念的明晰:村民资格的确定应考虑到户籍之外的因素,自我发展应为村民自治含义的必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权在性质上应界定为私权中的成员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村民自治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最后从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变化与战略发展角度分析了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政治体制的伟大创新。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农村的经济状况、社会事业得到了空前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其成效显著。然而,它的推行给基层民主化进程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农村传统观念、传统习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本文主要从多种角度去理解村民自治,对村民自治的进程和成效做了阐述,并对村民自治过程中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要把完善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抓实抓好。要大力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意识,着力推进村民自治中“四大民主”的科学化、法制化进程,努力优化村民自治中的各种关系,建立高效能的农村社会整合机制,为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制度是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和国家在村民自治中完全撤出,无所作为。因为党和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是等值的,党和国家的完全撤出并不能直接增强社会的自主性。相反,正确地确立党和国家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适当地发挥党和国家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将有益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农村政治管理的进步和农村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的实施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对行政权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存在着要求村民自治摆脱行政权干预的认识误区,行政权可以而且应当在村民自治制度运行中进行适当的干预。同时,由于基层政府的管辖范围广,行政管理任务繁重,实践中行政权侵犯村民自治权利、对村民自治事项的不当干预广泛存在。为了实现行政权在农村基层社会的合理运作,应当首先从法律上明确行政权和村民自治权的界限,而在组织结构改革方面以设置基层政府的村级派出机构为宜。  相似文献   

18.
在村民自治的实践过程中,乡村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复杂的问题,既存在着乡镇政府的越位,又存在着村委会的缺位.这种越位和缺位,使得村民自治的实践效果大打折扣.为保证村民自治健康深入发展,就必须正视村民自治下乡村关系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把握好乡村关系的发展定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地把乡村关系调适到最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践中村民委员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壮大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同时也不断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当今农村中虽不普遍存在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村民自治的发展 ,是当前农村实施、完善村民自治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中应如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与规则,创新村民自治机制与模式,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应当在充分认识村民自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准确领会村民自治的完整内涵,并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的具体情况对村民自治制度加以完善。福建省部分地区正在实行的“户代会”制度,不失为广大农村地区村民自治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