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同盟军第一军是1946年5月由潘朔端将军在辽宁省海城领导起义的原国民党第一八四师改编的。1946年10月从安东(丹东)经长白、朝鲜、图们、牡丹江等地转移到黑龙江  相似文献   

2.
在艰苦卓绝的东北解放战争中,我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除了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正面的战略决战之外,还通过隐蔽战线的斗争,积极争取、策动国民党爱国将领率部起义、投诚,从根本上瓦解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间,我党策动的国民党军队较大规模的起义共有五次。潘朔端海城起义1946年5月,东北局势日趋紧张。  相似文献   

3.
民主同盟军第一军(1946年5月由潘朔端将军在辽宁告海城领导起义的原国民党第一八四师改编的),1946年10月从安东(丹东)经长白、朝鲜,图们、牡丹江转移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进行政治整训,进行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教育,结合地方的土地改革,搞诉苦运动。  相似文献   

4.
1946年进入东北的滇军国民党184师在师长潘朔端率领下光荣起义.此举振臂一呼,揭和平之旗,影响重大.对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解放区党政军领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关怀.全国各地各界人民团体也纷纷驰电祝贺.但不久,该师发生了副师长杨朝伦叛乱事件.作者亲历其事,撰文以记.  相似文献   

5.
正1946年1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爱国民主人士的强大压力下,国民党接受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1月13日停战令生效后,蒋介石很快便背信弃义,从3月开始,国民党军对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疯狂的进攻。针对国民党军在东北"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6月16日,党中央任命林彪为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为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  相似文献   

6.
1946年5月23日,盘踞在山东省东明县城的国民党军第17总队中将司令杜淑,在人民解放军军事进攻与政治瓦解的压力之下,率所部5000余人宣布起义,并通电全国。但是,在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时,杜淑又叛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心存顾虑被迫起义1945年10月,国民党军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将军,率其所属新8军和l个纵队共2万余人在河北省磁县马头镇起义后,中共中央决定开展“高树勋运动”,号召国民党军队中的官兵,学习高树勋部队的榜样,拒绝进攻解放区,在内战战场上举行起义,站到人民方面来。冀鲁豫区党委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  相似文献   

7.
王艳梅 《新长征》2011,(7):26-27
争取国民党第60军起义,是党中央在内战爆发前做出的决策。60军是国民党云南地方部队,又称“滇军”。“滇军”在清末民初拥护共和,发起反袁起义;抗日战争中参加台儿庄战役,令日军闻风丧胆;抗战胜利后,被迫到东北参加内战,与国民党嫡系部队矛盾较深。1946年4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争取或迫使滇军起义,派刘浩负责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1946年夏,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及主力大部撤退到松花江以北,与松花江以南的南满军区互为掎角,钳制了国民党军的继续挺进。鉴于东北兵力有限,无法同时占领南满与北满,国民党军只好选择"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方针。该方针规定,先在辽东地区围歼南满军区主力部队,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大举进攻北满。于是,国民党军集中主  相似文献   

9.
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战役的中心城市徐州东北不到40公里的贾汪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五十九军、七十七军三个半师23000多官兵向人民解放军投诚。起义领导者之一就是被人们称为佩剑将军的张克侠,他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军中将,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而秘密身份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 重返西北军 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出生在河北献县。1923年夏,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后加入到冯玉祥将军麾下的西北军。张克侠1918年结婚,他的夫人李英(李德璞)是冯玉祥夫人李德全的妹妹。1927年,冯玉祥在苏联考察,经过李德全的联系和安排,张克侠奔赴苏联莫斯科中  相似文献   

10.
正在艰苦卓绝的东北解放战争中,我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除了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正面的战略决战之外,还通过隐蔽战线的斗争,利用国民党内部的矛盾,积极争取、策动国民党爱国将领率部起义投诚,从根本上瓦解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动摇了国民党的党心军心,加速国民党军的最终失败,壮大了人民军队的力量,对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的战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0月17日,正当辽沈战役胜利发展之际,在我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积极的政治争取之下,国民党军滇系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于长春率部起义。这一义举,对和平解放长春,加速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东北我军正确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瓦解敌军原则的结果,是党的政策和策略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在艰苦卓绝的东北解放战争中,我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除了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正面的战略决战之外,还通过隐蔽战线的斗争,利用国民党内部的矛盾,积极争取、策动国民党爱国将领率部起义投诚,从根本上击溃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瓦解了国民党的党心军心,壮大了人民军队的力量,对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的战  相似文献   

13.
慕安 《党史纵览》2008,(8):34-39
1948年10月17日,正当辽沈战役胜利发展之际,在我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积极的政治争取之下.国民党军滇系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将军率部于长春起义。这一义举,对和平解放长春.加速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东北我军正确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瓦解敌军原则的结果.是党的政策和策略的胜利.我党优秀的秘密工作者刘浩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4期刊登的《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以下简称《战线》)一文,是一篇颇有新意的探索之作。遗憾的是,该文将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称之为“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对此,笔者发表一些浅见,同张春英同志商榷。第一,《战线》错误理解了朱德一段话的原意。《战线》引用了朱德1946年10月30日在《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文中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5,(1)
<正>"旋风部队"的称谓始于1946年的东北战场,是由国民党军最先叫出来的,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的前身——东北野战军(此前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最早的说法出自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杜聿明"调离"东北,离职时说过一句话:"在这里,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后来,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出任东北行营主任。陈诚到东北后,调  相似文献   

16.
1948年10月17日,长春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全军起义.在失去60军的情况下,又迫于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郑洞国便和新7军军长李鸿于10月19日率兵团直属部队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诚.北国名城长春解放的消息,如一声惊雷,震撼得蒋介石如热锅上的蚂蚁.当日他就电召卫立煌、杜聿明(东北“剿总”副司令)飞往北平,会商东北国民党军队尔后行动方针.蒋介石一生最忌部下投降,早在他当黄埔军校校长时,就曾煞费苦心赠给毕业学生每人一把“中正剑”,指令“不成功,便成仁”.可如今手下的司令、将军,竟纷纷投降共产党,这叫蒋委员长的脸往哪里放!于是指示他的宣传机器发出了一篇篇歪曲事实的报道:“长春国军战至最后一弹,郑洞国壮烈殉职”.(《益世报》)“郑洞国将军成仁,三百余名官兵同时殉职”.(《华北日报》)  相似文献   

17.
编辑先生: 贵刊2001年第二期封二“红岩老人谱”刊发的《罗清》一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革命老人罗清同志的生平,但文中称罗清同志“1947年到哈尔滨任东北广播电台总台台长,与东北军区联络部合作劝导国民军队将领潘朔端、郑洞国起义,使廖耀湘王牌军全部被歼。”似与有关史实不符。  相似文献   

18.
史永 《世纪风采》2010,(10):15-20
1949年2月25日,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形势下,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巡洋舰“重庆号”在上海吴淞口光荣起义,次日安全驶到解放区烟台港。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极大震动,受到全中国革命人民的欢呼,对妄想抗拒解放战争车轮的国民党反动派无疑敲响了又一次丧钟。  相似文献   

19.
1946年冬至1947年春,东北国民党军依仗军事优势,继续推行"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方针,向以临江县为中心的南满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将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4纵队歼灭或困绝在长白山地区,然后转兵北上,夺取北满,占领全东北.在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的战略配合下,南满部队实行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配合,打退国民党军的四次...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起义将领有许多.但在内战初始,由于国民党力量过于强大,致使一些倾向中国共产党的国民党将领对共产党能否取得最后胜利有怀疑,不敢公开反蒋,摇摆不定.1945年10月30日,高树勋将军在内战爆发前夕,首倡义举,阵前倒戈反蒋,站在人民的一边,走上革命的道路.高树勋起义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带过来几万军队,也不在于帮助刘邓大军取得了平汉战役的全胜,而是在于:"高树勋运动已成为国民党陆、海、空军中一切有爱国心、有良心的广大官兵的旗帜,成为人民在自卫战争中战胜反动派而实现独立、和平、民主的重要因素之一"(朱德:<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1953年4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高树勋将军时说:"树勋同志,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你帮了我们的忙,党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这些荣誉和高度评价,高树勋将军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