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劳动合同为劳动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以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区别于其它种类合同,因此,专门的劳动合同法创制工作应该提上议事日程.文章沿概念逻辑顺序,对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劳动合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但是如何切实规范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仍然需要从理念到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辛学礼 《工会论坛》2010,16(4):20-21
《劳动合同法》的深入实施,对于扩大劳动就业、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督促企业同劳动者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加强劳动争议处理,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宋敬湧 《工会论坛》2008,14(5):33-34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经过细致分析,应当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寻找原因,以寻求规范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办法,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制度是构筑、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7年6月颁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辩;2008年1月施行后,基于该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也迅猛增加并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为此,本专题以新颁布的Ⅸ劳动合同法》为视角,通过与“劳动法》的比较,着重就如何理解契约自由及在劳动合同领域的规制、立法定位、劳动合同期限的缺陷,以及当前劳动争议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和在新形势下劳动仲裁的举证责任规则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有效劳动合同和无效劳动合同的区别和二者分别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分析了无效劳动合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有别于无效的民事合同,对处理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实践中劳动纠纷的及时解决提供了可行的借鉴途径。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问题实质上是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选择适用的问题。文章从立法现实到立法理念得出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协调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即劳动合同期限选择应关注公法和私法精神的共同追求;关注劳动者的保护和管理的结合;关注法理层面上和其他法律部门共通的精神,即自由,公平,正义,秩序,效率等。并提出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修改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详细规定和构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限制,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8.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条件的立法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稳定劳动关系,我国《劳动合同法》增强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强制性,这弥补了先前《劳动法》的不足。但是,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上,《劳动合同法》对特殊情形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出了不同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不严谨性。  相似文献   

9.
《工会论坛》1996,(1):47-48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如按用工制度分为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劳动合同,临时工、季节工的劳动合同和轮换工的劳动合;按合同主体的人数分为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按合同的性质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借调合同、续延合同和师徒合同;按合同的期限分为定期劳动台同和不定期劳动合同;按合同的适用范围分为国有企业的劳动合同、集体企业的劳动合同、私营企业的劳动合同、乡镇企业的劳动合同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合同等等。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双方当事人有一个互相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劳动合同法>业已颁布.但该法对劳动法中的基本概念(如劳动关系)的含义界定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使得劳动法学中的基本概念仍处在关系不清的状态.尝试厘清劳动法学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劳动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来源、表现进行了归纳与类型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的劳动立法对劳动合同法定必备条款的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将劳动基准强制立法内容规定为双方可以约定的内容;二是过分限制了双方可以自由约定的权利;三是相当部分条款的规定在立法上存在着重复与矛盾之处。这就要求立法者应当以尊重劳资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维护劳资伦理合作关系、在平衡和保护双方利益关系及当事人正当权利的基础上适当向劳动者倾斜、明确劳动基准强制性立法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授权性立法内容之间的范围及其相互关系等为基本原则,重新设定劳动合同的法定必备条款。  相似文献   

12.
"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劳动争议中当事人的法律主张需要当事人提供的事实加以支持,而当事人提供的事实则需要法律认可的证据加以证明。1995年劳动法和2008年劳动合同法以劳动合同为核心,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了日臻完善的劳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应该是人民法院、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三者参加行政诉讼的目的之和,然而行政主体参加诉讼是被动的,再加上行政行为的效力先定性及"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存在,使得行政诉讼的胜诉对行政主体来讲并无多大实质性意义.所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不是"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才是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之一.考察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不能从行政诉讼判决的形式去考察,而应考察行政诉讼的理论基础、最根本目的、行政行为的效力及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所面临的加入WTO这样的新的历史环境.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权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专利法已作第二次修订,新专利法的修订有其深刻的背景,即专利法第一次修订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法修改的总体精神是通过修改专利法,使其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专利工作和专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与专利制度国际发展趋势相协调,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维持现有基本框架.其立法宗旨的着眼点在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在劳务派遣中,劳动合同解除的,应当按照何种标准计算相关的经济补偿,是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为准,还是应当以劳动者的实际收入为准,不同的计算标准,关系到是否会产生劳动争议。本案将对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问题进行研讨。经典案例:朱某自2006年7月1日起与昌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随即被派遣至申特公司,担任机修工作。2007年1月1日,昌明公司、申特公司分别签订劳  相似文献   

16.
论劳动合同试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试用劳动者进行职务适格性判断的一个实验期.试用期所具有的"实验性"目的使其区别于见习期和学徒期.从法律性质上看,我国的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类似日本的"解雇权保留说".我国应当适度降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解雇保护强度,还原试用期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正>案情简介: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系经营范围为零售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的内资公司。张某于2004年6月初进入某公司担任图书发行员岗位工作。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及销售部图书发行员岗位工作合同。双方最后一期劳动合同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双方在劳动合同及销售部图书发行员岗位工作合同中约定:张某的岗  相似文献   

18.
龙江 《人事天地》2009,(22):7-7
基本案情:1988年10月,杨某到某公司工作,在此期间,杨某一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合同到期后,杨某与单位继续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自2003年3月1日起至2008年2月29日止。2008年2月25日,杨某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单位未予答复。杨某多次要求,某公司置之不理。2008年2月29日合同到期后,杨某仍继续在该单位工作,该单位也按时向其发放工资、福利等。2008年9月1日,某公司以双方未续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为由,作出《与杨某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解除其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 ,现有三种立法权限 ,即制定经济特区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本文研究这三种立法权限的区别 ,以及这三种立法的分工及其协调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这一新生的用工形式,随《劳动合同法》出台,在法律上得到正式确认.但劳务派遣之中三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尤其是几重劳动关系理论上颜存争议,实务也未成共识,故劳务派遣相关问题的法律适用,仍旧处于模糊状态.以劳动关系这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为出发点,以劳务派遣产生的原因分析为依据,尝试分析劳务派遣的法理基础,进而探讨三方主体的法律关系,以期明确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并找到劳务派遣的三方主体权利义务分配的法律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