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翻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英汉习语在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习俗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翻译英汉习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直意结合译法、增注释译法、减译法、等值译法,才能使译文既达意,又能保持原习语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西藏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英文译法,表面上看来,似乎这三种译法只是语言的表述不同而已,实际上,这三种译法背后暗含着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英语长句的句法入手 ,分析了长句中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并结合汉语句式特点和表达方式 ,运用一定翻译理论和技巧 ,针对不同句式的长句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即 :顺译法 ,逆译法 ,分译法 ,综合法  相似文献   

4.
“又”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副词,同时也是日语中的一个汉字,读作“”。尽管如此,两者在意思及用法上并不等同。“”是汉语“又”的基本译法,但由于汉语“又”具有更多的含义及使用方法,所以在日语中也有其他各种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交流角度试析生肖英译中的误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生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汉英词典对生肖的释译尚无统一的规范的译法 ,且存在着误译现象。本文试图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6.
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在翻译广告时,应根据其在遣词造句以及修辞上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的译法,译成符合目的语读者社会文化和审美习惯的广告,以发挥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专有名词简称专名.专有名词的译法长期不能统一.为此,有必要从了解专名的意义,即专名的可译性入手,对专名的翻译进行分类探讨,提出专名翻译的一般原则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中国对外传播历史悠久的新闻月刊《今日中国》(法文版)《la Chine au présent》为研究文本,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为研究视域,分析翻译传播理论在汉译法领域内的应用。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选取《今日中国》(法文版)2013年全年12期杂志,分别从词汇和语篇两个层面,对其中文和法文版本进行对照和比较。旨在将传播学理论和外宣翻译研究相结合,通过跨文化传播中的汉译法策略之路径,丰富和发展外宣翻译研究的内容,以期为外宣翻译提供比较科学合理的学理逻辑,更好地回应我国对外传播工作以及国家形象建构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构成和应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被动语态,指出英汉被动语态间存在很大差异,然后根据这些差异提出几种常用的英汉翻译技巧,即译成汉语主动语态句,译成汉语被动语态句,译成汉语无主句和习惯译法.  相似文献   

10.
广告英语中各种修辞格的运用赋予广告语言形象生动、简洁幽默、新颖别致、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等特点,充分展示了修辞格在广告英语语言中特有的魅力。广告英语的翻译主要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创译法等。  相似文献   

11.
论法律英语教学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法律英语有其独特的特征,法律英语的教学方法应区别与大学英语的方法。完全使用语法翻译法或是交际法都不能达到培养实用型人的目的,只有语法翻译法,交际法,案例教学法结合应用,才能实现既提高交际能力,又扩充知识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高度简洁精炼的语言、非常规和不规则的语法运用以及对于同一意象的不同阐释,注定在不同的层次上蕴含着模糊现象。因此,在诗歌翻译中,模糊语言或模糊译法对含蓄地表达古典诗歌的意境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影响翻译质量的原因很多,词义把握不准是其中一个原因,这就涉及到掌握英语词语根义的问题。根义是英语单词的灵魂,是准确理解英语词义的关键。根义在不同的上下文有不同表述,准确把握根义,再结合一定的上下文,就可以得出正确的译法。  相似文献   

14.
源于美国的polygraph,在中国有两种不同称谓或译法,一为"测谎仪",一为"心理测试仪".两种说法不只是"俗"与"雅"的区别,而是两种文化对"测谎"的理解与态度不同."测谎仪"对polograph的表述是准确的,"心理测试仪"则不准确.  相似文献   

15.
格罗索教授所著《罗马法史》的中译本于15年前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颇受中国读者的欢迎,在随后的几年中多次加印。1994年的中译本在书店里早己见不到了。现在,译者根据原著并且参考近若干年来出版的罗马法文献的规范化表述或新近译法,对1994年的中译本进行了文字上的校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际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词涌入汉语.对于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及其所遵循的原则始终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试图从简洁兼顾全面的角度将英语外来词的译法分成意译,音译,音义混译和省译四类,并针对在翻译方法中所呈现的新特点,着重阐述了翻译中的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7.
功能对等理论与汉语习语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由此引发了对翻译标准的争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充分考虑到了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这一重要因素,是“信、达、雅”等标准的具体化、科学化。这一理论对汉语习语的英译尤其具有指导价值。按照功能对等的标准,汉语习语在英译时可分为6种情况,应分别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18.
法律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变体之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性,但由于语言和法律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法律语言无法避免地具有模糊性,而该模糊性不但不影响法律的准确性,在特定情况下反而有利于弥补法律的空白。我们在翻译这些模糊词语时可以采用直译、增译、省译和变通译法等几种常用的翻译技巧,从而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康德传     
编者在该书《编后记》中写道:“本书的中译本原由台湾商周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名为《康德:一个哲学家的传记》。译文准确生动、可读性强,在此应特别感谢译者黄添盛先生的辛苦劳作。此次出版,考虑到大陆学术规范和阅读需求,编者对于译文中的术语、人名、地名,按通行译法做了更改;  相似文献   

20.
英译汉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英译汉的过程是正确理解英语原文和创造性运用汉语再现英语原文的过程.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必须达到"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的标准.常用的英译汉技巧有词类的转译、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正反表达法、分句、合句法、被动语态译法和语序的变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