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30日,寒风扑面,冬雨飘零,江西九江人民的心中却充满着暖意。因为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前来看望九江地震灾区的人民。一30日上午,总理专机抵达南昌昌北机场。刚开完全国农村工作议的温家宝总理,脸上看不出一丝倦意。  相似文献   

2.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其破坏之惨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在世界历史上罕见。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不仅无情地损毁了灾区人民的物质家园,而且严重地毁坏了他们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相对物质家园来讲,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精神家园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安顿感、幸福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人的行动才有动力。重建灾区人民的精神家园应当成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5·12”地震之后,受灾的四川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迅速从眼泪和惊惶中走了出来,用坚强和自信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4.
5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芦山强烈地震抢险救援阶段工作取得重大胜利,抗震救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继续大力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全力救治伤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科学布局灾后恢复重建,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灾难阴影,开始美好新生活。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0,(20):16-18
四川与贵州。山水相连、习俗相近,自古以兄弟相称。2008年“5·12”之后,四川的灾情、同胞的苦难,让3900万贵州人民感同身受。灾区传来的每一条信息都让贵州人民揪心。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共青团贵州省委向全省紧急招募志愿者,本刊得知这一消息后,鼓励全社职工积极报名参与。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的一次颤抖带给了中国人民无尽的灾难,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生命消失……  相似文献   

7.
华雯文 《新长征》2008,(7):18-20
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使祖国大地弥漫在一片哀痛中。灾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吉林省委、省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高度重视,震发后连夜安排卫生、公安等系统组建医疗队伍和救援队伍奔赴灾区。面对灾区复杂多变的救援形势,我省的派出人员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与灾区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患难,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连续奋战,哪里有险情,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早。  相似文献   

8.
罗环 《党史文苑》2009,(10):53-56
1949年4月,春回大地,九江开始逐渐结束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4月22日至6月16日,明媚的阳光自东而西温暖着饱受战乱的九江人民。为了迎接这新的曙光,中共九江地方党组织在隐蔽战线上坚韧不拔地工作,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9.
1912年10月,应江西都督李烈钧的邀请,孙中山来赣视察。他在结束对南昌的考察后,途经九江时作了短暂的停留,九江人民得以亲眼目睹伟人的风采,聆听他的教诲。10月29日,九江的通衢大道两旁扎起了漂亮的松柏牌楼,大街两旁的商户家家张灯结彩。一大早,由各界代表组成的欢迎队伍集中到江边的招商局码头,在欢迎的人群中。有裕生火柴厂和九江码头的工人,九江同文学院、九江中学堂、县立高等小学堂、县立高等女子小学堂的学生和商界代表等,九江附近的湖口县、彭泽县也派了代表参加,场面非常隆重。人们个个翘首以盼,喜形于色,都在议论孙中山先生来九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与贵州,山水相连、习俗相近,自古以兄弟相称。2008年"5·12"之后,四川的灾情、同胞的苦难,让3900万贵州人民感同身受.灾区传来的每一条信息都让贵州人民揪心。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共青团贵州省委向全省紧急招募志愿者,本刊得知这一消息后,鼓励全社职工积极报名参与。  相似文献   

11.
松健 《新长征》2008,(11):41-4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 为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松原市建设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援建工作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建设厅下达的援建工作任务,全面开展了援建四川省黑水县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邹占卿 《新长征》2008,(7):16-17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立足职责,积极应对,快速反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3月10日上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春季学期入住新校园暨开学仪式,在重建一新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4.
压不弯的脊梁———河北地震灾区的共产党员们□阎世琴袁明海1998年1月10日11时50分,一阵状似惊雷的轰隆声后,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无情的地震顷刻间就把河北省张北县摧毁得满目疮痍,景貌全非。面对从天而降的大灾难,张北人民没有弯下坚挺的腰,在白雪皑皑...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神州同悲,江河共泣。 灾难中,泪水和恶梦犹如泛滥的洪水一次又一次浸泡着人们的心灵,灾情一次又一次牵动着中原人民的心。连日来,穿越灾难,透过悲伤,一股股爱的暖流在中原大地上久久回荡。在抗震救灾这场史无前例的特殊战斗中,河南省军区组织全省民兵预备役人员与灾区人民血脉相连,同频共振,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08,(7):50-52,F0003
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昌平到民政厅救灾处检查捐赠款物登记统计情况6月7日,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局长阮跃国、副局长林德志在彭州市通济镇厦门市援建点与当地援建人员研究协调安置房配套规划5月24日下午,福建省首批援建四川地震灾区的550套1.1万平方米过渡安置房从福州冒雨启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前,古城九江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中国人民依靠国共合作的力量,收回了为期66年之久的英租界,收回了国家主权,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洗雪了殖民主义者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屈辱,为近代反帝斗争谱写了光辉篇章。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外交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8.
蒋建国 《学习导报》2011,(21):22-23
前不久,因工作需要,我们十多位同志到四川地震灾区进行了一次参观学习。我们一行起早贪黑、迎风冒雨,从广元经绵阳、过德阳、走阿坝、到成都。通过实地察看、听人介绍、座谈交流等方式,从中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在各地的“三基地一窗口”参观,从中获得理性认识。尽管那地震瞬间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党和政府组织抗震救灾的号角声、灾区人民顽强自救互救的呐喊声、四面八方支援恢复重建的铁锤声已渐渐远去,  相似文献   

19.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区的隆尧、宁晋、巨鹿等县发生6.8级强烈地震,消息传到北京后,按照中共中央的安排,时任国务院内务部部长的曾山同志,两次率中央慰问团到达邢台地震重灾区慰问灾区人民。时隔30多年,曾山同志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的品德,关心群众疾苦的风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操,灾区人民记忆犹新。像潺潺不息的滏阳河水,总在心中流淌;像冀南大地的桃李,总在记忆里飘香……  相似文献   

20.
1949年4月,春回大地,九江开始逐渐结束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4月22日至6月16日,明媚的阳光自东而西温暖着饱受战乱的九江人民。为了迎接这新的曙光,中共九江地方党组织在隐蔽战线上坚韧不拔地工作,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