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核心和本质在于创新和持续创新."创新人"假设是知识经济的必然产物,把握创新活动的特点有助于"创新人"假设的提出和对"创新人"的管理."创新人"假设的构建,必然会对传统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提出全方位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独立自主是不受时域限制的主体状态的客观要求。不能一时依靠独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仅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还要突出时代特点,进而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最终建立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处理好"返本"与"开新"的关系."返本"不是简单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之中,文本的意义不能离开解读者而单独存在,因此必然受到与解读者相关的各种传统的影响,又会与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相联系,而"创新"必然是在我们与这些传统的反复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中展开.  相似文献   

4.
现在完成体本身只有一个时间意义(temporal meaning),传统认为的结果义、持续义、经历义等以及现时关联,都不是现在完成体的固有意义,这些都是现在完成体与不同的上下文相互作用的结果,都属于语用意义的范围.现在完成体本身仅表示所描述的情景在过去到现在的一个不定的时间段内发生或存在过.至于情景在整个时间段内是一直在持续,还是时断时续,还是只存在于某一些时刻.以及情景现在是否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现在完成体本身不能做出任何说明.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强势下,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国家文化安全受到严峻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和民族精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精神道德产生积极影响,需要我们发掘、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来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法律移植是人类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但是各民族国家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得法律文化的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所以移植法律必须与本国的传统结合起来,实现法律的本土化.协调移植法律与本土资源会使得固有文化得以传承,又能开启未来,与世界接轨.中国法制自中华法系破产后走过了一段艰难的路,至现在仍不免"幼稚",因此移植自不能避免.然而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实现移植,又必须充分考虑本土化的问题,即使在诸多领域法律日益趋同化的今天,本土化依然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①独立自主是不受时域限制的主体状态的客观要求。不能一时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方针办事,另一时则撇开这一精神、方针。因为人或国家作为主体,其特征虽然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但对自己的情况必须了解,以及这情况不同于别的主体的情况,它有特殊性,有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注重管理创新 推进电子政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政务是涉及到技术、政策、组织和制度等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突破常规,用创新的思路去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电子政务的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出了变革的要求,政府管理创新已成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没有政府管理创新,就没有真正的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9.
三、共产党的领导的新的时代内容 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不能动摇的。至于如何坚持、坚持什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理解。十四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就对作为领导力  相似文献   

10.
来稿摘登     
共青团江苏省南京市委李俊才同志在来稿中认为,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共青团的性质,是目前广大团干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有些人认为,在团的性质中不能同时存在两个特性,强调先进性就不能有群众性,强调群众性就不能有先进性。还有些人认为,在改革的今天,共青团的先进性已过时,应突出群众性。有些人甚至推测,共青团将来必然要取消先进性,成为“全民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和约定财产双轨制,但在目前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下,不能实现婚内赔偿请求。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度在很多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均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4条规定了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对共有财产进行分割,可以认为我国开始尝试建立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构建法定分别财产制,应明确该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并细化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对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这对于把全党学习贯彻“三个…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和约定财产双轨制,但在目前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下,不能实现婚内赔偿请求。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度在很多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均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4条规定了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对共有财产进行分割,可以认为我国开始尝试建立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构建法定分别财产制,应明确该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并细化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4.
论如何完善在逃人员情报信息收集的网上追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追逃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能否准确获取在逃人员的情报直接关系到能否抓获在逃人员。针对网上追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在逃人员的情报信息的特点、获取渠道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在逃人员情报信息收集的策略和方法、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追逃信息网络,通过提高公安机关民警的网上追逃意识和增强网上追逃的技能等措施来完善网上追逃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频发的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突出协调配合、协同增效的协同治理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提供了新的范式。有效的协同治理,有赖于多元主体充分的沟通、高度的共识构建以及彼此业务的无缝对接,这都需要一个架构良好的信息协同机制。基于现有研究,本文在借鉴Dorothy等的资源基础(Resource-based View)框架、Comfort的4Cs模型、Paul等的协作网络界定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资产、能力、行动和协调网络四位一体的城市突发事件协同治理信息协同机制,然后以上海外滩跨年踩踏事件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信息协同机制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角色与作用。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所建构的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信息协同机制建设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实证调查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滥用职权"和"显失公正"设计,在行政诉讼中并未有效地发挥制约行政裁量的作用。为了在不僭越行政权的同时重塑对行政裁量的权威,法院不仅要从主观性审查走向客观性审查,更要从结果的严格适法性控制转移到过程的合理运作监督。确立"行政裁量理由明显不当"标准,以替代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滥用职权"与"显失公正"标准,可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出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为多元化的特点,工会原有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有效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一旦公开就具有不可回复的特性,应该在政府信息公开之前给予第三人有效的救济。必须要有特殊的制度保障第三人救济权利的实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此未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制度进路主要应该包括行政机关倾向公开信息时的告知、公开决定的附时间生效、第三人暂时权利保护等;行政机关拒绝公开信息时申请人起诉的,公开中的第三人应该作为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我国应该结合法制现状选择最有效的制度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品质,易地养老的趋势在国内已初露端倪。各地在自然、经济、人文等方面存在客观条件上的差异,使养老产业具备区域分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亚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适宜在主导产业旅游业之外重点发展养老产业。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针对农村孤儿的社会政策经过了从救助制向福利制的转变过程,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给农村孤儿的社会政策变为完全福利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但在社会转型期的调整过程中,需要我们从观念、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配套改革,才能推动农村孤儿完全福利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