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恩斯经济学开以需求管理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之先河 ,针对资本主义大危机 ,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假设前提 ,创立了“需求决定供给”的“凯恩斯定律” ,提出以国家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主张 ,得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奉行 ,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并使其理论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发展为“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斟酌使用的功能财政政策。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 ,具有短期政策长期化的特征 ,是一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范例。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不到时候 ,今后要注意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挤出效应”和财政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2.
凯恩斯主义的实质是需求不足理论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主张。我国政府运用其理论和政策坚持扩大内需方针、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它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但随之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严重,通货紧缩,积累性财政赤字、国债等,却成为我们亟待解决、非解决不可的问题。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应逐步淡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开始唱主角,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外需,变需求管理为供给管理,使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并不断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九十年代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取得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美国政府采取了结构性财政政策。在税收上有增有减,在支出上有减有增。美国政府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对我们正在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很重要的启示。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的支出,弥补私人消费和企业投资不足;利用财政政策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私人消费和投资;利用财政政策对供给的调节作用,在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同时,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且结构矛盾突出。为此,政府应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以增加就业为首要目标,以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结构为主要手段,进行反周期调控,刺激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2001年初以来,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不利影响,我国经济回升的势头受到抑制。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宏观政策的着眼点应是更积极地扩大内需,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并注意将需求方面的政策与供给方面的政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借鉴其实施这两种政策的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我国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长期和战略的角度看 ,应坚持“中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二、从短期来看 ,应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一把双刃剑 ,既可能优化资源配置 ,又可能强化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扭曲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四、把需求管理政策与人力政策相配合方能有效治理我国的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限"而又"有效"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服务型政府建设更为迫切的是通过对服务"边界"和服务"有效"及时而又准确的制度安排和精细的政策设计来推动均等化进程,以避免公共服务的无边界供给、趋中和竞赛供给的"异化"趋势。通过挖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限"与"有效"的内在逻辑机制,理顺公共服务需求采集系统、现代化的服务输送渠道、规范的供给流程,以及公共服务投入的资源整合机制,才能找到均等化的突破口。而保障上述逻辑机制实现的因素又包括法治化和制度化的供给决策机制、优质均等规范的公共服务标准、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整合型公共服务组织体和合理的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策"与"供给策"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策"与"供给策"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侧"与"供给侧"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