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监察》2011,(20):30-30
根据2010年香港廉政公署民意调查,在1500多名被访者中,96.3%认同维持香港廉洁的重要,主要原因包括廉洁的香港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平稳发展,有助于吸引外资。  相似文献   

2.
肖舟 《政府法制》2014,(7):8-11
廉洁,已经成为香港的一种文化,就像清洁的空气一样必不可少。在透明国际的国际清廉指数2(311年排名中,香港高居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第12位,领先美英德法等西方主要国家。这个由英国人创立的机构.自1996年起由华人接管运作,至今使香港的廉洁程度超过英国,这可称为一个奇迹。这个拥有1300人的富有工作成就感、独立组织运作有何奥秘呢?  相似文献   

3.
胡健 《公民与法治》2010,(10):49-50
正是香港廉署执行处高压打击,使人心存敬畏,不敢贪;正是预防处查找漏洞完善制度,使有便利条件的人找不到贪污受贿的机会,不能贪;正是社区处倡导廉洁,净化社会风气,使所有市民都对腐败深恶痛绝,不想贪。“三管齐下”反腐倡廉,造就了廉政公署的权威与声望,守护着香港繁荣稳定与“廉洁之都”的关誉。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项亚洲地区最廉洁的经济体系调查显示,香港仍是亚洲地区最廉洁的地区之一,而这当然要归功于香港廉政公署的工作。香港廉政公署已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成效的反贪机构。腐败是催生剂20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曾贪污成风。特别在警务人员中,高层警官与黑社会勾结,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名叫韩德的警司,因贪污入狱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律》2010,(3):9-10,63,64
传统基金会于今年一月公布二00九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香港连续第十五年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报告并指出香港是全球名列前茅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政府对银行及金融服务业的监管有效,兼具透明度,而香港廉洁和独立的司法制度也令产权获得保障。  相似文献   

6.
武少民 《政府法制》2008,(10):42-43
香港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地区之一。2007年,国际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公布清廉指数,香港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4位;2007年,香港连续14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而这些成绩的取得,1974年成立的廉政公署功不可没。廉署下设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区关系处。  相似文献   

7.
周永健 《中国法律》2007,(3):34-35,119-121
今年初传统基金会公布200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香港连续第13年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并在其中四个范畴,包括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及产权保障上,评分均居首位。传统基金会报告中亦指出香港司法制度独立于政治,且十分廉洁。  相似文献   

8.
陈章联 《中国监察》2011,(23):30-30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圳建设廉洁城市的部署要求,努力争当反腐倡廉建设的排头兵,提出了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南山区建设成为惩防体系健全、干部廉洁干事、社会风清气正、人民群众满意的廉洁城区的总体目标。为此,南山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完善反腐倡廉“四大体系”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加强廉洁城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健康向上的社会廉洁氛围,构成社会廉洁文化,这是廉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土壤。二是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政府廉洁氛围,构成政府廉洁文化,这是廉洁文化的主体。三是营造遵纪守法、  相似文献   

10.
隆霞 《法制与社会》2010,(26):174-174
上世纪70年代,香港腐败现象严重,为反腐肃贪,香港于1974年2月成立了廉政公署,经过30余年的励精图治,香港终于由乱到治,由浊到清,并最终跨入世界最廉洁的地区之一。其反腐败成功经验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内地反腐倡廉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是香港廉署人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的反贪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二是香港廉政公署查办、预防、教育三管齐下的反腐策略值得我们借鉴;三是香港廉政公署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公众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四是香港廉政公署精简独立,高效务实的组织架构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9月12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介绍,香港目前是世界公认的最廉洁的地区之一。香港廉政公署廉政专员黄鸿超说,31年前,廉署还没有成立的时候,香港贪污腐败很普遍,消防员去救火要收红包;市民上医院看病也要给红包。今天的香港,已经看不到直接的贪污受贿现象,比较成功地控制了政府部门的贪污问题。廉政公署之所以能够屡屡扳倒高官,使腐败分子闻风丧胆,主要靠的就是其不容置疑的权威。廉政公署的英文直译过来是“独立反贪污委员会”,其中“独立”二字显得相当重要,其权威正是来自其独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11,(20):28-29
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周树藩廉洁就是投资环境 廉洁就是投资环境,资本愿意往廉洁的地区流动。因为廉洁的地方投资最安全、成本小、回报高。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呢?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加强宏观调控、监督管理;有所不为,就是不要什么都管。不该政府管的,交给社会、交给市场。政府还需做到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接受纳税人的约束和监督,这样既可避免行贿受贿,也可避免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注册会计师从事的审计属于社会审计范畴,承担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职责,在防止贪污腐败等经济犯罪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湘波 《检察风云》2011,(23):15-16
频频出现的“行贿笔记”、“行贿档案记录”事件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行贿腐败猖獗,社会廉洁环境和公众廉洁意识急需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廉政教育早期化香港和新加坡的廉政教育抓得很早。香港从幼儿园开始抓廉政教育。廉署社区处专门为幼儿园的孩子编写了一本《廉洁的香港我的家》,书中有儿歌,有卡通画,有短文警句,有寓言故事,小朋友很容易接受,从小就知道贪污的人和“大灰狼”一样坏。香港的中小学学校专门为学生开设了廉政课,廉署为他们编了专门教材,教材的名字是《建设廉洁繁荣的新香港》。教科书中有研讨性的文章,有许多典型案例,也有拒腐不沾的政府公务员、商界和企业界人士的事迹。廉政建设从青少年抓起的用意,就是达到不断地提醒港人对贪污腐败的憎恶,对清正廉洁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鞋上的廉政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近期被香港住建局(港称“屋宇署”)下达了“喻劝信”,指其位于半山麦当劳道上房屋阳台上的玻璃镶板为违章建筑,要求其限时自行拆除。被指“僭建”的曾荫权很纠结,此玻璃密封阳台之建,乃十多年前上代人时就有之。虽后来迅速表态将拆除违章建筑,以彰明法律之威信,但这桩“丑事”,多少影响了曾荫权历来所持有的“廉洁”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丁澜  周敏 《法制与社会》2010,(20):198-199
我国香港的公务员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形成到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演变过程。香港公务员是世界公认最有效率、最为廉洁、最为稳定的公务员队伍之一,主要在与其法制化、公平化的管理,灵活的用人机制、严明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保持领导班子的廉洁,其实质和关键就是要规范领导班子职权的行使,规范领导班子的各种行为,使之符合廉洁的要求,树立清正廉洁的社会形象。这是创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班子好坏和综合素质高低的一条重要标准,对整个工作发展和队伍的廉政勤政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回顾我们维护班子廉洁的思想和工作实践,有以下。已得体会。一、要保持班子的廉洁,对内必须实行严格的制度机制管理我在工作中体会到,通过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等活动从思想上重视廉洁,纯结思想,常敲警钟,常打“预防针”,有利于…  相似文献   

18.
凌兵 《中国法律》2007,(3):57-59,153-156
回归以后,根据一国两制原则,香港原有的普通法制度得到保持。作为为香港法律界和香港社会培养法律人才的香港法律教育制度,一方面顺应法律制度的发展,保持了普通法教育制度的传统和特色;但另一方面,随着香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法律业务的发展,香港法律教育在回归后十年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9.
李智民 《中国监察》2008,(12):33-33
所谓廉洁发展,是指在清正廉洁的社会生态中促进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和个人全面发展,从而保证政治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廉洁发展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其本质是正确的发展、健康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和有持续能力的发展,其根本价值取向是“清正廉明”、“公平正义”、“和谐协调”,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张武 《中国检察官》2010,(19):76-77
廉洁是检察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检察机关如何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