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委会治理是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也是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条"坚持党建引领、业主有序参与、依法依规依约"的三位一体的业委会"融合式自治"新模式,为有效破解业委会治理难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中国,一个联动的、跨界的、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中国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做社区的文章。撬动社会治理的支点,就是社区。所以,目前的办法就是做实社区治理。而做实社区治理的一个巧妙的办法就是选择恰当有效的支点。对于社区而言,可以把社区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自治基金、礼治(社规民约)社区的培育、规范社区物权治理结构的住户守则等作为支点,也可以把各种公共议题的解决作为撬动支点,比如  相似文献   

3.
当前,如何有效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业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核心主题。在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安徽省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打造了"五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新架构,引入社会工作全面介入社区居民自治,探索"以服务促自治"的居民自治新路径,形成了社区自治特色的"滨湖经验"。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持续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提出了展望与思考,即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资源整合主体,从推动居民自治主体多元化、建构居民自治的介入焦点、孵化为居民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以及推动居民自治评估机制的建立等层面来打造社区居民自治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正贵阳市白云区铝兴社区将平安建设作为基层党委的首要任务,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辖区万人发案率为5.714,营造了平安、和谐的氛围,建成零发案院落,成为"平安贵阳"的一个"细胞"。发动群众"建"院落保平安宣传引导,凝聚共识。铝兴社区对辖区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结合搜集到的居民意见和建议建立了68个项目库。通过群众见面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形成共识,同时在项目实施院落成立小院党支部和业主委  相似文献   

5.
东港市委组织部以主城区12个新建居民住宅小区为试点,建立小区业主党支部,开展"双维双创"活动,推进"小区党支部领导业主委员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引领业主自治"的探索与尝试。"双维"——维护小区业主党支部在业主自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维护小区业主的合法权益。2012年4月,东港市委组织部指导街道党委和社区党委在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党员中,推荐德高望重、热心公益活动的退休党员干部作为书记、委员人选,先行建立业主党支部,然后,由民政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参与,小区业主党支部组织协调,选举产生小区业主委员会,并实现业主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主要成员交叉任职。推行由小区业  相似文献   

6.
正区上拨付的特定款物不从社区走账,由街道拨给院落?那么社区管什么?在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街道培华路社区,由街道掌管资金分配,各院落整治项目钱物按需支配,社区只搭建群众监督平台,引导居民住户参与监督,不再主动插手干预,真正还权于民,就是该社区探索社区"微权力"治理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为使党建更好地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保定市竞秀区先锋街道龙泉社区于2018年成立联合党委,积极探索"1+N"大党委工作机制,通过吸纳辖区各领域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整合辖区党建资源等措施,形成开放融合的党建工作模式。建立自治体系以联合党委为核心,充分发挥社区、庭院、楼栋三级党建网格作用,引导居民群众中口碑好、威望高、号召力强的"能人"关注社区事务、参与民主协商,同时建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机构三方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环境治理所广泛遭遇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说明解决环境问题仅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加入。依靠社会力量,加强环境问题社会自治是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加以考量的选项。在实践中,公民、社区、环保NGO等和企业社会主体在环境问题社会自治中已经逐步显现出了力量。当前,需加快环境问题的制度创新,完善环境自治法律体系;加大环境自治的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环境自治;政府要让渡部分环境治理权力,激发社会环境自治的活力;进一步提升环境自治主体的主体意识与治理能力,落实环境自治责任,并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区域环境治理机制,完善区域环境治理体系,促进环境"善治"。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逐渐从"单位制"走向"社区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就是要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旨在发展社区自治体制,进一步缓解社会矛盾、推动基层民主建设,从而畅通民意,使社区不稳定因素及时得到协调和解决,最终促成社会和谐。本文以青羊区城市社区为例,结合社区自治的发展方向,对当前城市社区居委会角色定位、居民自治参与意识、城市社区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整治】以绿化、净化、美化、文化"四化"为追求,由治理脏乱差入手,全面开展农村院落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走进都江堰市柳街镇御柳社区,干净的林间小道通向各个农家小院,清澈的池塘里群鱼嬉戏,整洁的林盘间安置了健身器材,分类垃圾桶立在道路旁……曾经农村几乎成为环境"脏、乱、差"的"代名词",然而在柳街镇,一年多的散居院落环境整治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柳街镇的散居院落环境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探索创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作为一名党员,我更要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发挥余热."雷婆婆是自贡市自流井区磨子井社区"党员院落自治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她表示,"虽然我年龄大了,但也要为小区变得更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年以来,自贡市扎实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积极推动社区与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进一步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21,(5)
政府介入、组织创新与居民集体行动是影响社区治理结构的内在变量。在这三重变量交互影响下,社区治理经历了动员式治理、嵌入式治理和内生式治理的结构性转换。动员式治理阶段,单位制影响式微,居委会普遍成立,政府采取科层式介入的方式与之建立起一种异化的委托代理关系;居民自治意识淡薄,被动参与明显。嵌入式治理阶段,随着"三社"联动在全国的推开,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政策引导下,跟随项目嵌入社区;居民参与具有选择性,仍然没有自主行动起来。内生式治理阶段,政府创新介入方式,注重挖掘社区内部基因,其鼓励居民自主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是一种在地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集体行动的困境,促进居民的组织化参与。在共建共治共享背景下,未来社区治理应该走向一种治理主体互勾互连、治理方式深度融合、治理单元多种多样和治理秩序有条不紊的共同体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头雁",要在引导居民自治中实现好自身的功能定位。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方松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建立规则、搭建平台、培养骨干等手段,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群众自治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面对新形势,社区党组织需要依据变化了的环境,注重"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良性互动等理论思考,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党建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1936年10月22日,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在宁夏同心清真大寺成立。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不仅当时被誉为"回民政府的第一次""回民解放的先声",而且首次鲜明地在党领导建立的政权中使用少数民族"自治政府"的称谓,并开展回民自治运动实践,对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局部执政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具有实践萌芽的意义,开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之先河,在中共党史、中国近现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辽宁省鞍山市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各环节。加强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作用,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市委推动鞍山师范学院成立社会治理学院,对8100多名党支部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加强理论探索、培养治理人才。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相似文献   

16.
正沈阳市皇姑区延河社区散体楼较多、楼龄偏长、房屋老旧、公共设施老化等问题突出。2015年9月,社区在散体楼小区实行居民自治,在以"和谐大院"命名的党支部带领下,探索总结出了党组织在居民自治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新经验。探索自治管理新模式。在开展自治中,和谐大院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了"12345"——和谐大院居民自治管理新模式,即强化一个核心:强化党支部在和谐大院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打造两支队伍:加强党员和志愿者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11,(2):36
铜陵市狮子山区矶山街道七○一社区成立于2001年2月,面积约2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辖区内企事业单位21个,属于典型的单位型社区。为深入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以党建带动社区各项建设全面发展。七○一社区创造性地成立了"联合党委",初步构建了以社区"联合党委"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党建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彭苏 《唯实》2007,(11):43-45
现阶段,地方政府、居委会、居民角色不符合社区自治发展,合理定位其角色,方能推进社区自治。目前地方政府职能"越位"、居委会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淡薄阻碍了社区自治发展,应对地方政府、居委会、居民在社区自治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论社区居民自治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社区居民自治 ,必须建立良性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 ,落实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环节 ;必须培育社区居民自治意识 ,形成自觉参与社区事务的浓厚氛围 ;必须强化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 ,确保社区居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韦少雄 《求实》2016,(8):30-36
"党群共治"模式是广西河池市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该模式以自然村屯作为切入口,抓住了影响村域基层党建创新和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薄弱环节,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深度融合,创新了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该模式表明,促进村域基层党建创新,提升村民自治有效性,党的领导是方向,群众参与是动力,保障自治权是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