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淑静 《世纪行》2013,(3):29-29
本刊讯如何促进鹤峰旅游,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旅游的认识,从而积极投身和推动旅游发展,是鹤峰县政协主席张真炎思考得最多的问题。2012年10月。张真炎参加在湖南张家界举办的武陵山片区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培训班,聆听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锋博士的旅游经济专题讲座,刘博士的精彩演说,深深的打动了张真炎的心,同为山区的邻居张家界的旅游发展和鹤峰的旅游滞后,更让他的心被深深触痛。基于此,张真炎萌生了请刘博士来鹤峰专为旅游传经授道,利用专家学者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土司政制与哈尼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司及土司政制,前人颇多微词!但是,单一的观察角度、研究方法以及简单的情感渲泄,难以理智地观照土司政制这一历史文化现象;无助于从横纵思索比较中,清醒地认知土司政制与民族文化衍变之间的规约关系。事实上,植根于哈尼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圆融基础上的哈尼土司政制,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在土司政制辖域,哈尼古典文化受到了强烈的激荡与冲击,脱离了其固有的运行轨迹。土司政制的确立,一则阻断了哈尼族历史的固有进程,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它吸收了封建专制政体的内核;同时,诱发了哈尼文化,由沿自身固有的轨迹自行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19)
正这几年,恩施州鹤峰"红"了,唯美的自然风光让它成为游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但它曾经的革命征程,真正让它"红"遍中国。"深山、绿水、险峡,这里是恩施鹤峰深山里的屏山峡谷""清澈见底的河上,船行上面犹如飘浮空中,简直美呆了""这是桃花源吧"……每到假期,都会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鹤峰县屏山旅游风景区,感受"中国仙本那,世外古桃源"的人间仙境和诗情画意,并发出这样的感叹。  相似文献   

4.
有关明清云南土司的编户赋役问题,学界关注较少。如运用历史政治地理及社会经济史的视角,对明清时期云南土司地区的赋役征收及少数民族编户问题进行考察,即可发现,元明两朝均已对云南土官、土司征收赋役,并已完成对部分少数民族的编户。明朝初年,中央王朝曾在云南各地土司编里甲造黄册,以征收赋役。明代云南各属土司中既有编户、编丁并承担赋税的“内地土司”,也有既不编丁,也不编户,甚至不承担赋役的“边外土司”。少数民族地区编户赋役的实施,是明清王朝国家治理直接深入西南边疆地区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蓝韶昱 《传承》2011,(21):70-71
土司社会的认同研究是人类学认同理论应用于历史学的体现,是历史人类学又一个崭新的课题。以广西龙州县域土司社会为例,试论壮族土司社会的阶级认同与制度认同,并得出相关结论。龙州县域土司社会中的各阶级只认同本阶级。土司始终认同土司制度。在土司社会前期和中期,土民认同土司制度;至土司社会末期,土民逐渐放弃对土司制度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五政并举"是鹤峰县委的执政理念,这种执政理念的深入贯彻,必将为"和谐鹤峰"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彭军 《政策》2001,(Z1)
鹤峰是一个山区。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鹤峰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开发热潮。大山人不等不靠,在奋斗、在拼搏,这就是大山的希望。这里,我们选刊了鹤峰发展的四篇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深山里的新事。  相似文献   

8.
情系鹤峰1996年6月的一天,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视察民族法律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来到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地处鄂西南武陵山区的鹤峰县,因县城后奇峰耸立如鹤飞翔,而得县名。境内层峦叠嶂,溪流纵横。这山这水,既为鹤峰人民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也给鹤峰人民的对外交往制造了种种不便,给鹤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鹤峰是土家族人口密集的地方,土家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5%,历史上的容美宣抚司曾设在这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鹤峰是湘鄂西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达五年之久,当时全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一个多月中我们在鹤峰所作的实地调查,在此对该县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 先分别剖析一下鹤峰几大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茶叶和烟叶。现在,两叶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鹤峰经济的命脉,它们在县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因而鹤峰称自己的经济是“烟茶经济”。  相似文献   

10.
作家与警察     
作家与警察亦非作家与警察,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警察这个行当,备不受文学青睐。特别是在纯文学作家的笔下,写警察的就更是微乎其微。可是回头瞧瞧1994年的河南文学界,几乎所有全国知名的作家、诗人们都好象受到了某种传染,把笔端投向了他们以前曾经忽略了的警察。...  相似文献   

11.
土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管理制度,其在历史上的实施,以西南地区最为广泛,这使得西南地区成为我国民族史和边疆史地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长期以来,土司研究重其名实、性质、职分、世系等讨论,对其置废、分布,特别是长官驻地、辖境范围等历史地理状况研究较少。基于从事《清史·地理志》编撰和《清史地图集》编绘工作积累的经验和认识,推进土司历史地理研究可弥补学术界在土司驻地、建制、管理层级和辖境范围等方面上考察的不足,也是从更高、更深视域的疆土管理等中央与地方关系审视土司制度的需要。具体上,可以采取“世袭职授查其沿革,政体建置考其地理”,纵横经纬结合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并在一手档案资料基础上重视制度史与实际运作的过程讨论,积极开展土司历史地理研究乃至编绘土司历史地图,全景式展示土司演变状况,对民族史、边疆学和地方治理等边疆民族史研究的多学科建构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鹤峰地处鄂西南,古称容阳,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清雍正年“改土归流”始名鹤峰。鹤峰是武陵山区一颗耀眼的明珠,这里山川锦乡,物产富饶。性情开朗的鹤峰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开拓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八峰氨基酸、长友香菇薇菜、翠泉绿茶等一大批特色产品洋溢着土苗儿女的热情,走出深山、走往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徐启贵治校     
程立 《政策》1999,(Z1)
1999年3月,鹤峰县第一中学向全省98所学校校长、主任介绍经验引起了强烈反响;5月,全州召开校园建设管理现场会,鹤峰一中再次传经送宝。国家督学纪登训来到鹤峰一中视察时说:我1995年来过鹤峰一中,当时是全省最差的学校,三年建设达到现在这个水平,并已申报省级和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确实很不容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此看到了鹤峰教育发展的希望。 1995年秋,县委、县政府任命徐启贵担任鹤峰一中校长。这位当时只有32岁的知识分子,上任伊  相似文献   

14.
土司制度效仿唐朝的“羁縻制度”,始置于元代、完善于明代、衰落于清代。清代“改土归流”以后,云南境内的土司减少了,但部分边境地区的土司制度却一直延续到21世纪5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5.
论云南土司制度与古代地方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云南土司制度与古代地方法制刘艺乒土司制度,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个特殊的政治历史产物。研究分析云南以至整个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状况,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这一历史现象。笔者认为,以往对土司制度的研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相似文献   

16.
傣族土司公文探微刘云明一、傣族土司政权中的公文事务傣族土司政权内有着层次分明、上下有序的政权组织系统,文书人员(或机构)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西双版纳,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松列帕宾召”,俗称“召片领”,元政府封其为“彻里总管”,明、清政府封其为“车里...  相似文献   

17.
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制度。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后 ,土司制度逐渐被废除 ,但到民国时期云南仍有土司存在。本文根据国民政府对土司的几次调查 ,拟从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存在的原因、国民政府对云南土司的调查及调查总结 3个方面进行探讨 ,说明民国时期云南一直存在土司制度 ,云南土司的存在体现了民国时期云南政治统治的两重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东南亚殖民地化之前,掸傣区域“非中心化”边疆政治体制发展的历史表明,明清时期,在王朝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国家通过土司制度和外藩朝贡的实践来实现其“天下”宇宙观的建构,随之在明、清王朝和缅人建立的洞吾、雍籍牙王朝之间的掸傣土司地带逐渐形成了土司之间互相牵制的政治联姻体制。获得明清王朝国家的授权,是土司职权和土司在地方上建立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在清缅战争之前,就制度而论,土司承袭是国家不断更新其对土司政权合法性授权的关键步骤。在土司承袭的过程中,随同承袭申请,土司衙门还必须向朝廷中央出具宗枝图谱、由邻封土司具署的具结等证明土司父子继嗣的申请证明文件,并通过临近区域的流官知府具文,转交省府核实后送交朝廷。在土司承袭制度的规范之下,土司之间的政治牵制与联姻网络,致使土司政权难以进一步集中,土司之间相互牵制的分散化发展,得到了国家体制的长期保障与规范。因此,掸傣土司之间通过联姻来分享土司政权、并不时互换嫁妆地作为经济补偿的政治文化制度逐渐发展起来,婚姻成为土司结盟来应对利益对立的重要政治手段。于是,作为女婿的土司与作为丈人的土司之间,通过土司的“掌印夫人-出嫁女儿”的联接,在土司之间结成政治结盟的同时,也延续着相互间持续的代际分化。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滇、缅、泰、老边疆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分散性的地方政治体制。至19世纪80年代,由于欧洲殖民体制在东南亚的扩张,原先的许多嫁妆地之间的界线,就成为分割国家边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08,(21):I0002-I0002
忻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五大战略和“高举一面旗帜,走好五条特色道路,实施十大目标”的新思路,着力推进“一园十业”建设,重点抓好药业、酒业、丝业等新兴产业的扩大、发展和提升,提高工业化水平。按照“花园式特色山庄,土司文化旅游城”和“壮乡·土司·生态·现代”的建筑风格,以“两城两河”为重点,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开发土司文化为主题,通过举办“三节一会”,进一步挖掘土司文化内涵,激活文化旅游市场,打造壮乡土司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引领社会经济不断取得新成就。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央政府与土司的关系及土司享有的权力等方面阐述了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并通过讨论雍正执政早期关于土司制度改革的争议,论述了雍正废除土司制度的根本原因在于消除西南民族地区土司间和土司内部的暴力事件,加强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