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泰国的历史文化深受印度婆罗门教的影响,包括宋干节在内的许多节日都起源自印度。宋干节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婆罗门教徒每年规定一个日子到河边洗礼,表示洗涤身上的种种罪恶。但年近古稀、步履艰难的老人,不能与青年人一起到河边沐浴,则由亲属挑水回来为他们洒泼洗罪。这一宗教仪式传到泰国以后,逐渐起了变化。例如,泰国人的宋干节不在4月1日的旧历新年,而在规定为佛历新年的阳历4月13至15日三天举行,他们不到河边沐浴,也不取河水向老人身上洒泼,而用和尚念过经的“圣水”来代替,以表示对长辈的祝福和涤旧迎新。后来,一般青年男女利用这欢度佳节之际,借泼水来表达情意,因此宋干节又被称为“情人节”。  相似文献   

2.
早在公元前,上座部佛教和婆罗门教同时传入柬埔寨。公元3世纪左右,大乘佛教传入,并和印度教同时盛行于9—13世纪。14世纪以后,由于泰国的影响,上座部佛教在柬埔寨占据了统治地位。近100多年来,柬埔寨虽经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但佛教在柬埔寨的崇高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仍然如故。时至今日,柬埔寨男子上至国王,下至平民,一生都要剃度一次,以报答佛恩和  相似文献   

3.
在公元十三世纪小乘佛教传入柬埔寨以前,柬埔寨并存着婆罗门教、大乘佛教和原始宗教。(一)婆罗门教的传入与发展。公元一世纪婆罗门教随着混填的入侵而传丁进来。扶南王国建立以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信奉婆罗门教的人越来越多,婆罗门教在首都和对外贸易的港口,更为流行,这其中商人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跋摩王朝时期,统治者是印度人或其后裔。公元五世纪下半  相似文献   

4.
节日越南人民的民族性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大体相近,过节的时间都是按夏历(农历)来计算的,主要有春节(阴历一月初一),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节日活动的主要內容有:春节合家团圆,吃团圆饭、吃年糕,家家户户贴春联,  相似文献   

5.
姜永仁 《东南亚》2006,(2):35-43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最古老的宗教,它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印度的文化与习俗,而且也对与印度毗邻的缅甸、泰国、柬埔寒、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与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婆罗门教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对于深入研究东南亚各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印度婆罗门教在缅甸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对缅甸文化的影响。(一)婆罗门教是印度的古代宗教之一,它是在公元前两千年形成的吠陀教的基础上产生的宗教,大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以《吠陀》为经典,信仰多神。梵天、毗湿奴、湿婆被奉为婆罗门教的三大主…  相似文献   

6.
一、老挝语中的梵语、巴利语借词在老挝语众多的外来语中,对老挝语起重要影响的要算梵语和巴利语。梵语和巴利语都是古印度权威性的语言,是古印度向国内外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主要媒介。显而易见,梵语、巴利语传到老挝,以至成为现代老挝语中主要外来语,和婆罗门教、佛教传到老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公元7世纪起,婆罗门教就通过吴哥王朝时代的柬埔寨传到老挝来。婆罗  相似文献   

7.
婆罗门教(8—9世纪改革以后称为印度教)产生于古印度,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及碑铭材料,史家们断定,婆罗门教曾超越印度国界,于古代传入东南亚地区,成为爪哇、扶南、真腊、占婆、暹罗等古王国的主要宗教,对这里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建筑艺术、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地区的人民后来虽然以小乘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但婆罗门教的影响在人民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那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嘉木扬凯朝博士的牵线搭桥,应日本佛教曹洞宗德林寺和同朋大学的邀请,我们赴日本名古屋市,《心系雍和宫与草原美术作品展》在两地同时展出。日本寺院是按阳历计算节日,此时日为释迦牟尼佛诞日,依循仪轨,德林寺将举行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法会”。期间还要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其中包括艺术展览。  相似文献   

9.
水灯节是泰国民间最富有意义的节日之一,在每年的泰国阴历12月15日(即中国农历10月5日),亦同中国民间于正月十五举办“元宵灯节” 一样,是在夜晚举行。每年水灯节,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男女,特别高兴。他们穿上民族  相似文献   

10.
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它是4世纪前后,由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而成。经8世纪印度著名哲学家商羯罗改革,逐步形成现代的雏形,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摩诃婆罗多》等,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后逐步形成毗湿奴教、湿婆教和性力派三大派列①。巴厘印度教(Agama Hindu-Bali)②是印度教与印尼巴厘岛本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别具特色的宗教。以往许多介绍巴厘印度教的文章,大多以描写巴厘岛宗教风俗现象为主。但是,倘若要更加客观深入地认识巴厘印度教的实质,还必须顺延印度教在印尼,特别是巴厘岛传播…  相似文献   

11.
佛教在当代泰国政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国是当今南传佛教的三大中心之一.泰国国旗以白、红、蓝三色组成,其中白色代表佛教.泰国宪法的前言用南传佛教经典语言巴利文写成,国家纪年以佛陀涅槃后一周年为元年.直到今天,泰国男子上至国王,下至平民一生中仍必须出家一次.佛教僧侣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所以泰国宪法虽然规定“公民享有信仰宗教以及宗教中的某一教派和某种宗教的自由”,但同时又说“这种信仰不得与履行公民义务相抵触,不得危害社会的安宁秩序和人的良好道德风尚”.而泰国95%的人信仰佛教. 所以佛教在泰国享有事实上的国教地位,在当代泰国政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姜永仁 《东南亚》2001,(3):48-52
缅甸传统文化的内容很丰富 ,包括小乘佛教文化、婆罗门教与印度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中国儒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缅甸本土神祗崇拜文化等各种文化 ,经过长期的碰撞与融合 ,最后形成了以小乘佛教文化为主体的缅甸传统文化。 1988年 9月以来 ,缅甸军政府宣布对外开放 ,吸引外资 ,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以求实现现代化。那么 ,缅甸以佛教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与缅甸现代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是促进缅甸的现代化进程 ,还是阻碍缅甸的现代化进程。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具体的探讨和论述。一、从当代缅甸的发展形势看佛教与缅甸现代化发展进程1…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宗教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根本的社会原因,佛教也是如此。原始佛教诞生于列国时期的印度,除了重视哲学和宗教的社会文化特征外,破碎的政治板块以及以婆罗门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催生佛教的主要动力。此后,部派佛教和大小乘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乃至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湮灭,无不体现出印度政治版图的变迁。印度佛教的兴衰无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政治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要想确切地指出婆罗门教是何时和如何传入老挝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知道,公元6世纪扶南为其北部的属国真腊所征服,后来真腊又分为两部,即上真腊(安南西部的老挝)和下真腊,因而婆罗门教在老挝广为传播,为大多数民众所信奉。在公元8或9世纪,老挝成为柬埔寨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老挝尤其是万象和琅勃拉邦,间接地接受了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思想。结果婆罗门教(湿婆教、毗湿奴教)在这些地区得到了繁荣。婆罗门教在老挝的盛行,可以由该国的碑铭和文物得到证明。拉孔山(老挝)的梵文碑刻由六行诗组成,包括三个诗节,用赞歌的韵律写成,刻在拉孔山顶部沙岩石柱的东北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泰国佛教的活动及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世界佛教国家里,从上到下完全体现佛教气氛的,非泰国莫属了。泰国宪法规定:“国王须为佛教徒,且为佛教之最高赞助人。”泰国国旗以白、红、蓝三色组成,白色代表宗教,即指佛教。国家宪法的前言也使用佛教界的文字——巴利文撰写,国家采用的纪年,是用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曰,即佛教纪年来计算。泰国人民一直奉行男人终生须至少到  相似文献   

16.
论泰国历史上四次僧伽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立生 《东南亚》2005,(1):58-64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素有“黄袍佛国”之称,全国人口的95%以上信奉佛教,全国共有佛寺32000多所,僧侣30万人。每个成年男子一生中必须出家一次,少则三月,多则数年,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人能够蠲免。泰国宪法规定:“泰国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及佛教的护持者,才可以登基为王。”又在宪法第四章公民的义务中规定:“泰国公民有保卫国家,保护宗教,保卫国王和维护以国王为元首的政治体制的义务。”可见佛教在泰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教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传入泰国地区,到现在历时二千多年而不衰。佛教在泰国的传播和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傅云仙 《东南亚》2004,(3):54-59,53
泰国佛教造型艺术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 ,95%的民众是佛教徒。据说最早在公元前2 4 1年佛教就传到泰国 ,传入最早的地方是现在泰国中部的佛统。① 佛教造像的传入晚于佛教的传入。东南亚的佛陀雕像最早出现在公元 4— 6世纪 ,大量的佛陀雕像在东南亚各地均有发现。在半岛地区的东洋 (Dong -duong在越南中部岘港附近 )、柯叻 (泰国东北部 )、文斯洛 (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地区 ) ,海岛地区的森帕加、任抹 (爪哇东部 )、以及巴邻旁 (巨港 )附近的布基特 塞光唐等地都有佛像发现。② 随着佛教在东南亚的发展与兴盛 ,佛像艺术也兴…  相似文献   

18.
泰国的佛教     
泰国是佛教国家。全国人口的95.3%信奉佛教。信徒主要是泰人、高棉血统泰人、华裔泰人和华侨。 佛教在泰国的传布具有悠久的历史。十三世纪伊始,泰国信奉由锡兰(斯里兰卡)传入的上座部(小乘)佛教,泰国称其为楞迦宗。上座部佛教教义比较接近原始佛教。佛教徒把释迦牟尼看成是实际存在的教祖和传教师,崇拜佛牙、佛脚印、佛塔和菩提树等。在宗教修持上特别注重禅定,并保持早期某些戒律,如托钵化缘,过午不食,雨季安居等。上座部只使用巴利文佛经。将释迦牟尼  相似文献   

19.
分布在越南境内的苗族同胞把过年看做一年中最要的节日。居住在莱州、山萝、黄连山等越老边境地区的苗族同胞按照习惯过元月一日的阳历新年,而居住在广宁、高平、谅山等中越边境地区的苗族同胞则按农历过年。按照民族的传统,苗族的过年,不管过阳历年还是阴历年都一样,从十二月初就开始、到新年的第二天就算过完了年,主要的节庆活动都要安排在新年的两天里。为了过年,苗族同胞要进行隆重而细致的准备。他们首先要修茸屋舍、洒扫庭院,  相似文献   

20.
柬埔寨总人口约为六百多万,主要宗教是小乘佛教,国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奉该教。伊斯兰教徒在柬约有十多万人;天主教徒约有七万人。至于曾在柬历史上盛行过的婆罗门教,其宗教仪式除保留在历代的王室宫庭外,目前只存在于极少数印度侨民中。此外,部分华侨和越侨信奉多神教,他们崇拜的偶象甚多,如:道教的鬼神;大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