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现行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是:在雏鸡7~14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首次免疫,一个月后用Ⅱ系苗再次免疫,然后到每年7、8月份用Ⅰ系苗防疫,防疫重点是青、成年鸡。但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对雏鸡不易达到较高的防疫密度。为了改进现行鸡新城疫免疫程序,达到既简化程序,又提高雏鸡保护率的目的,我们设想,把雏鸡的第一次免疫改在炕坊进行。1985年5~8月,分别对1、14日龄雏鸡进行Ⅱ系苗免疫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关于用新城疫弱毒苗拌入饲料喂服,对鸡进行免疫,国内外已有报道。考虑到疫苗拌料口服免疫方法简单,且适用于目前千家万户群众养鸡的状况,于1984~1985年,选用新城疫Ⅱ系弱毒苗做拌料喂服试验,并与滴鼻免疫、饮水免疫进行了比较。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雏鸡:为刚15~16日龄的京白雏鸡600只。抽检母源抗体后,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400只,行滴鼻免疫;第二组100只,行饮水免疫;第三组100只,行拌料喂服免疫。 2.非免疫鸡:购入7只未免疫鸡用作红细胞凝集(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 ,鹧鸪饲养量逐年增加 ,但随之而来的鹧鸪疾病也愈来愈严重 ,尤其是传染病 ,一旦发生 ,迅速蔓延波及全群 ,无法治疗控制 ,损失惨重。因此 ,根据几年来对鹧鸪疾病的防治 ,列举几种免疫程序供参考。  商品肉用鹧鸪的免疫程序  1日龄 ,用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9~ 12日龄 ,用新城疫Ⅳ系疫苗或N79疫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12~ 14日龄 ,用传染性腔上囊病弱毒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2 0~ 2 2日龄 ,用传染性腔上囊病弱毒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2 4~ 2 6日龄 ,用新城疫Ⅱ系、Ⅳ系或N 79疫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2 8…  相似文献   

4.
有关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或温和型新城疫的报道已屡见不鲜。本文报道了在某鸡场(7000只鸡)用不同免疫方法免疫的鸡群中爆发急性新城疫的情况,并对其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一)各鸡群的免疫及发病情况 第1群有1月龄鸡2500只,23日龄时用Ⅱ系苗滴鼻,免疫后第3天,全群发病(发病率100%),病死2000只,病死率80%;第2群有3月龄肉仔鸡900只,10龄时用Ⅱ系苗  相似文献   

5.
南京农业大学郑明球等报道,他们所做的中间试验结果表明,N-79型疫苗不受母源抗体影响,给刚出壳雏鸡滴鼻免疫,表现安全且免疫效果良好。河北省目前对鸡新城疫防疫是按现行免疫规程,即7日龄、30日龄各用NDⅡ系苗滴鼻免疫,2月龄后用NDⅠ系苗肌注免疫,但孵雏房的雏鸡多在1~3日龄未免疫就出售了,常造成免疫空白而爆发鸡新城疫。为了改革我省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提高防疫密度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6.
1998年1月16日,成都市温江县农友家禽研究所由四川省原种鸡场购进罗曼父母代卵用型种鸡苗4000只,1~10日龄期间在饮水中加百病消药液防病,于7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点眼免疫,饲养至15日龄时开始有雏鸡发病,整群发病率近5...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广大农村,危害鸡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仍是鸡新城疫。根据农村现状,预防接种还是防制本病的首要手段。但是,影响免疫接种效果的因素甚多,如疫苗种类的选择、免疫时间、接种途径等等,而雏鸡的母源抗体也被认为是影响因素之一。究竟在广大农村雏鸡饲养阶段的新城疫免疫程序应如何制定,确是一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农村孵化房孵化的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及用新城疫Ⅱ系弱毒苗经滴鼻和饮水不同途径接种后产生免疫抗体测定结果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V_4株、V_4株和克隆-30株联合苗对高母源抗体的雏鸡进行了 口服、滴鼻与同居感染免疫试验。结果口服或滴鼻免疫后一周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并可持续到第9周。同居感染鸡分别与口服、滴鼻免疫鸡在同一隔离器中饲养,同居后3周血清HI抗体效价开始上升,与免疫鸡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并具有同免疫鸡一样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自制了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简称油苗),油苗与Ⅱ系或Ⅳ系弱毒疫苗同时应用于带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鸡,较好地克服了母源抗体的干扰,获得了理想的免疫效果。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60日龄内,Ⅳ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内,HI抗体效价在4 log_2 X以上,攻毒保护率为100%;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HI效价为3 log2 X,攻毒保护率为80%,其免疫效果远远高于油苗单独免疫及Ⅱ系疫苗对1日龄或9日龄雏鸡的免疫。在农村推广应用油苗与弱毒疫苗同时免疫孵坊内的1日龄雏鸡,可避免雏鸡因母源抗体水平高低悬殊而造成的单用弱毒疫苗的初免失败,又克服了在7~15日龄时,鸡己分散到千家万户,使免疫很难进行的缺点。既提高了免疫密度,又提高了免疫效果。油苗对经免青年鸡及成年鸡的免疫,其HI抗体效价高于Ⅰ系弱毒疫苗免疫鸡3~4个倍比滴度,且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高免疫水平状态。免疫后390天,HI效价还在4 1og_2X以上,攻毒保护率100%。疫苗原胚液经4~40倍稀释后制成油苗,免疫鸡仍能达到或超过Ⅰ系疫苗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省对雏鸡的鸡新城疫免疫,多年来一直是把住孵房采用Ⅱ系苗在出孵后一两天点鼻(或点眼),然后再用Ⅰ系苗注射或刺种。为了避免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的影响,现已改为出孵后7~10天用Ⅱ系苗免疫一次,25~30天用Ⅱ系苗二次免疫,两月龄后再用Ⅰ系苗免疫。应该肯定,根据雏鸡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在较大日龄施行多次免疫,无疑是比较好的免疫方法。然而,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目前,不易达到有效的免疫密  相似文献   

11.
罗曼蛋鸡爆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发病情况江苏省洪泽县万集镇郭贝村李某,1996年12月由宿迁市某鸡场购回罗曼雏鸡300只,途中压死24只。饲养至7日龄时进行IBD疫苗滴鼻免疫,1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18日龄时用IBD疫苗作第2次饮水免疫...  相似文献   

12.
肉用鸡缺硒症的诊断与防治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一养鸡户从铜川市购进白洛克肉用雏鸡2000只,以玉米、麸皮、豆饼为主要饲料,22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25日龄饲喂时发现有14只发病,在24h内陆续死亡。临床症状病鸡消瘦,羽毛松乱,精神沉郁,眼半闭...  相似文献   

13.
疫苗免疫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滴鼻、点眼、皮下或肌肉注射、刺种,气雾和饮水等。群体免疫以饮水法较为实用,而气雾法因受条件限制,往往不如饮水法方便。饮水免疫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已用于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等。本文仅就新城疫Ⅳ系(Lasota)疫苗的饮水免疫方法及应用作以简述。 (一)效果观察 1.笔者对青岛市某鸡场饲养的2639只海赛克斯祖代雏鸡应用NDⅣ系疫苗进行了饮水免疫。10日龄首免时,用Ⅳ系滴鼻和灭活苗半个剂量注射,免疫后15~20天采血测HI抗体,48日龄时HI效价均值为6.0log_2,至71日龄时HI抗体效价降至3.92log_2。于75日龄时进行Ⅳ系疫苗(弱毒)饮水免疫,免疫前停水4小时。疫苗用量为1.5剂量/只,用凉开水稀释,加水量按每1000 只鸡40L计算,并加0.2%脱脂乳。将疫苗水直接加入塑料水槽中让鸡自饮,在20分钟内喝完。  相似文献   

14.
将黄芪多糖(APS)分别按0、2.5、5.0、10.0 mg/只,以点眼、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不同方式,分别与鸡NDⅠ系、NDⅣ系、ND油乳剂苗和IBD冻干苗同时接种于4组(每组35只)健康非免疫雏鸡,对血清中ND、IBD抗体效价及脾、腔上囊重量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检测结果各APS组血清ND、IBD抗体效价显著高于APS空白组(P<0.05),其中以APS 5.0 mg/只组的抗体效价最高;除ND油乳剂苗各APS组和NDⅣ系APS 2.5 mg/只在12日龄测定值外,各APS组脾和腔上囊重量显著高于APS空白组(P<0.05).试验表明,APS可用作鸡疫苗的免疫佐剂提高鸡的免疫力;点眼、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接种方式不影响APS提高鸡免疫力的作用;APS以5.0 mg/只为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反复试验自制了一种两用管,可灵活地应用于鸡瘟Ⅱ系苗的滴鼻,鸡瘟Ⅰ系苗和霍乱苗的接种,使防疫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 两用管的制作 注射、滴鼻两用管由胶乳头,玻璃滴管、7号注射短针头组成。将胶乳头与玻璃滴管连接即可作滴鼻用,将胶乳头与玻璃滴管连接后,再接上7号注射短针头即可作接种用。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某鸡场新引进的罗曼蛋鸡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拉稀和个别鸡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鸡新城疫病毒、大肠埃希氏菌和霉形体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1999年 5月 ,该鸡场先后从外地引进 2批罗曼雏鸡 60 0 0多只。这 2批鸡均在出壳当日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在 7日龄时用新城疫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滴鼻 ,18日龄注射自制的抗传染性腔上囊病卵黄抗体 ,2 4日龄时再次用上述二联苗免疫 ,40日龄用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免疫。 6月中旬这 2批鸡同时发病 ,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拉稀、渴欲增…  相似文献   

17.
用新引进的 6株禽流感病毒 (AIV )H9亚型和现制苗用的AIV H9毒株分别制备AIV H9、AIV H5、NDV二联三价油乳剂灭活疫苗 ,免疫 5日龄和 10日龄雏鸡 ,于免疫当日直至 80日龄鸡出栏期间定期采血 ,用HI法检测相应的AIV H9、AIV H5和NDV抗体。结果表明 ,10日龄免疫鸡的AIV H9抗体效价最高 ,5日龄和 10日龄免疫鸡的AIV H5抗体效价差别不明显 ;用引进的 3号AIV H9毒株制备的联苗对 10日龄雏鸡免疫后 2 0d产生AIV H9保护性抗体 ,一直持续到 80日龄以上 ,期间的抗体平均效价为 6 .72 (lb) ,而现制苗用的AIV H9毒株制备的联苗免疫力较差 ;现制苗用的AIV H5毒株制备的联苗免疫效力仍较好 ;分别接种 0 .2 5、0 .30mL/只联苗的雏鸡AIV H5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别 ,而AIV H9抗体效价以接种 0 .30mL/只剂量的为高 ;不同日龄、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鸡NDV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用手工和机械乳化制备10组不同HLB值的新城疫油乳剂苗,分别免疫3月龄来航鸡,免疫后每隔1-2周采血检测血清HI抗体,直至第8周.结果,相同HLB值的手工和机械乳化的油乳剂苗的HI抗体效价无明显差异;攻毒保护试验表明两种方法乳化的油乳剂苗免疫鸡均能获得保护,而对照鸡全部死亡.多数手工乳化的油乳剂苗在37℃环境放置30 d物理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热应激处理下分别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和N79弱毒苗免疫伊莎蛋用雏鸡,各试验组抗体效价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温处理24h的雏鸡,无论用油乳剂灭活苗还是用N79弱毒苗免疫,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高温处理48h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组鸡,在免疫初期(免疫后8d)抗体效价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下降(P<0.05),以后逐渐上升,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而N79弱毒苗免疫鸡在整个试验期抗体效价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1983年,我们在禽病调查中,发现不少地区的7~10日龄雏鸡经Ⅱ系鸡新城疫弱毒疫苗滴鼻或F系疫苗饮水免疫后4~10天,大批发病死亡。从4个发病鸡场和专业户,采集了86份材料,经病理解剖、切片、细菌学检查,双相血清测HI抗体,分离病毒和毒力测定,确诊为鸡新城疫病。 (一)临床症状和解剖变化 7~10日龄雏鸡Ⅱ系或F系疫苗免疫后,一般4~10天发生新城疫病,最早在免疫后1天,最晚80天,死亡率约50~90%。病初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气喘,气急,有罗音,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